覃 艷
小兒支原體肺炎又叫原發性非典型肺炎。最新的研究數據表明,支原體肺炎患兒的數量約占我國所有肺炎患兒數量的20%[1]。該病為肺炎支原體侵襲患兒肺部所致。該病患兒的臨床癥狀有發熱、持續劇烈咳嗽、厭食、胸痛等。該病患兒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會出現呼吸困難、氣道梗阻等癥狀,嚴重者可發生死亡。有研究發現,使用阿奇霉素對該病患兒進行治療的效果顯著。為了探討使用阿奇霉素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的臨床效果,我們對2010年7月~2011年10月期間我院收治的90例小兒支原體肺炎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本次研究的對象是2010年7月~2011年10月期間我院收治的90例小兒支原體肺炎患者。我們將這些患兒隨機分為甲組和乙組,每組各有45例患兒。甲組患兒的男女比例為27:18。該組患兒的年齡在6個月~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86±1.69)歲。乙組患兒的男女比例為25:20。該組患兒的年齡在7個月~7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23±1.26)歲。兩組患兒在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方面相比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使用阿奇霉素對甲組患兒進行治療,具體的治療方法是:按照10mg/(kg·d)的比例使用阿奇霉素注射液對患兒進行靜脈滴注,每日靜脈滴注1次。使用紅霉素對乙組患兒進行治療,具體的治療方法是:按照250mg/(kg·d)的比例使用紅霉素注射液對患兒進行靜脈滴注,每日靜脈滴注2次。為兩組患兒治療1周為1個療程。
觀察兩組患兒治療的總有效率和不良反應的發生率。
①治愈:治療結束后,患兒的臨床癥狀消失,對其進行X光透視檢查的結果顯示其肺部陰影完全消失。②顯效:治療結束后,患兒的臨床癥狀明顯減輕,對其進行X光透視檢查的結果顯示其肺部陰影基本消失。③有效:治療結束后,患兒的臨床癥狀有所減輕,對其進行X光透視檢查的結果顯示其肺部陰影有所減小。④無效:治療結束后,患兒的臨床癥狀未減輕或有加重的趨勢。治療的總有效率
我們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包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顯著性,具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結束后,甲組患兒治療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乙組患兒,兩組相比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甲組患兒不良反應的發生率明顯低于乙組患兒,兩組相比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治療效果及不良反應發生率的比較
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是臨床上的一種常見病,該病患者主要為嬰幼兒,該病的高發季節為春冬兩季[3]。該病的病因主要有患兒發生支原體感染、患兒長期處于空氣污濁的環境中、患兒免疫力低下等。該病患兒的臨床癥狀主要有持續性劇烈咳嗽、發熱、呼吸困難等。過去,臨床上主要使用紅霉素對該病患兒進行治療,但紅霉素會引起患兒發生惡心、干嘔、腹痛等的消化道不良反應,降低了患兒對治療的依從性[4]。有研究發現,使用阿奇霉素對該病患兒進行治療的效果顯著,患兒不良反應的發生率較低。阿奇霉素是一種半合成的大環內酯類抗生素,該藥通過與支原體細胞中的核糖核蛋白體50s亞基進行結合,使支原體細胞內的轉肽反應受阻,從而抑制支原體細胞蛋白質的合成,起到殺滅支原體的效果[5]。
本次研究的結果證實,使用阿奇霉素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的效果顯著。此治療方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 鄧益斌,潘攀,肖玉榮等.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的臨床特點分析[J].中華臨床醫師雜志(電子版),2014,43(18):3384-3386.
[2] 王雷,段建華.68例小兒難治性肺炎支原體肺炎臨床分析[J].中華實驗和臨床病毒學雜志,2011,25(3):224-226.
[3] 吳云剛.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臨床特點及肺外表現分析[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4,28(9):897-898.
[4] 張世昌.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肺外并發癥54例臨床分析[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0,24(3):293-294.
[5] 劉新榮,郭祥,朱永生等.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341例臨床分析[J].中華全科醫學,2013,11(8):1185-1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