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現雷
直腸癌是臨床上最為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其中以低位直腸癌最為常見。近年來,隨著醫療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采用直腸低位前切除吻合術治療低位直腸癌的臨床效果越來越好。但該手術也有一定的缺陷,即術后易引起吻合口局部紅腫、疼痛,甚至因黏膜潰瘍、糜爛而導致其吻合口發炎。在本次研究中,為了探討分析用清熱止瘍湯坐浴療法治療低位直腸癌術后吻合口炎的臨床效果,筆者進行了以下研究:
本文的研究對象是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間我院收治的68例行低位直腸癌術后發生吻合口炎的患者,我們將其隨機分為A組(34例)和B組(34例),兩組患者的臨床表現及各項檢查結果均符合《臨床疾病診斷標準與國家體檢標準》中規定的關于低位直腸癌的臨床診斷標準[1],并且均不存在糖尿病及心、肝、腎等重要器官病變。在A組34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22例,女性患者有12例,他們的年齡為42~72歲,平均年齡為(63.7±2.5)歲;在B組34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21例,女性患者有13例,他們的年齡為41~72歲,平均年齡為(62.3±2.6)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及病情等一般資料方面的差異均不顯著(P>0.05),不具有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使用腫節風注射液為A組患者進行坐浴治療,使用清熱止瘍湯為B組患者進行坐浴治療,然后觀察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并將對比的結果及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的分析。
1.2.1 A組 使用腫節風注射液為A組患者進行坐浴治療,具體的方法是:將適量的腫節風注射液(由長春博奧生化藥業有限公司生產)混入1000ml、濃度為2%的高滲鹽水溶液中,加熱至37℃左右,指導患者進行坐浴治療,每次治療30min,2次/天,連續治療10d。
1.2.2 B組 使用清熱止瘍湯為B組患者進行坐浴治療,具體的方法是:取大黃30g、黃柏50g、防風20g、紫花地丁50g、苦參40g、蒲公英50g、制乳香40g、制沒藥40g、蛇床子20g、槐花20g、五倍子20g、蓮房25g、地榆20g,用水煎煮,取汁2000ml,分早晚2次進行坐浴治療,30min/次,連續治療10d。
①痊愈:患者的各項臨床癥狀完全消失,每日大便次數不超過3次。②顯效:患者的各項臨床癥狀基本消失,每日大便次數在3~5次之間。③有效:患者的各項臨床癥狀有所改善,黏膜糜爛、潰瘍未完全愈合,每日大便次數在5~10次之間。④無效:患者的各項臨床癥狀無改善甚至加重。治療的總有效率=痊愈率+顯效率+有效率。
應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本次研究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當P<0.05時,視為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
在A組34例患者中,臨床療效判定等級為痊愈的患者有19例,為顯效的患者有8例,為有效的患者有5例,為無效的患者有2例,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4.12%;在B組34例患者中,臨床療效判定等級為痊愈的患者有22例,為顯效的患者有7例,為有效的患者有4例,為無效的患者有1例,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7.06%。B組患者的臨床療效略優于A組患者,但差異不顯著(P>0.05),不具有統計學意義。詳情見下表。

表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的比較(n,%)
在B組34例患者中,病情復發的患者有2例,病情的復發率為5.88%;在A組34例患者中,病情復發的患者有7例,病情的復發率為20.59%。B組患者的病情復發率明顯低于A組患者,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與以往采用永久性腹壁結腸造口術相比,采用直腸低位前切除吻合術治療低位直腸癌的臨床效果更為顯著,可有效減少手術對患者造成的創傷。但這項手術也有一定的缺陷,即術后并發癥較多,其中最為嚴重的并發癥就是吻合口炎。分析術后吻合口炎發生的原因,主要概括為以下幾點:①手術操作的刺激,使局部原有靜脈、淋巴循環通路遭受破壞,局部血液循環受阻。②低位直腸癌靠近齒狀線,而齒狀線以下的肛管組織主要由脊神經支配,當受到手術刺激,在應激反應下,易產生疼痛,引起肛門括約肌痙攣,血液循環受阻,進而加重病情。③術后引流不暢、吻合口黏膜糜爛或有潰瘍形成,加重炎癥反應。④術后早期大便,術后機體免疫力下降,加重局部黏膜損傷。中醫學認為術后吻合口炎的發生機制主要是由經絡受阻、血運不暢、外邪侵襲所致[3]。腫大節風注射液是一種純中藥制劑,具有活血化瘀、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可用于治療由胃癌、直腸癌、食管癌及各種細菌病毒感染所導致的各種炎癥。在清熱止潰湯的藥物組成中,蒲公英、紫花地丁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苦參、黃柏具有瀉火解毒、清熱燥濕的功效;大黃具有瀉火、解毒、消炎、抗感染的功效;蓮房、五倍子具有消淤、止血的功效;沒藥、乳香具有消炎止痛、抗菌的功效;蛇床子、防風具有祛風燥濕、抗炎止痛的功效;槐花、地榆具有涼血止血的功效,將上述諸藥合用,可共奏活血化瘀、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4]。本次研究結果顯示,B組患者的臨床療效略優于A組患者,但差異不顯著(P>0.05),不具有統計學意義。B組患者的病情復發率明顯低于A組患者,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這一結果與文獻報道基本一致[5]。
綜上所述,用清熱止瘍湯坐浴療法治療低位直腸癌術后吻合口炎的臨床效果顯著,患者的病情復發率較低,并且價格低廉,此方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 馬云龍,張紅英,李永清等.中藥外用治療低位直腸癌術后吻合口炎療效觀察[J].遼寧中醫雜志,2007,34(7):937-938.
[2] 王墨飛,胡祥,張健等.經骶尾腹與經腹會陰入路治療低位直腸癌療效分析[J].中國醫師進修雜志,2009,32(35):57-58.
[3] 杜鵬,子樹明,翁子毅等.生物反饋治療中低位直腸癌保肛術后排糞失禁[J].中華胃腸外科雜志,2010,13(8):580-582.
[4] 趙海生.經腹結腸肛管吻合術治療低位直腸癌臨床分析32例[J].中國醫藥指南,2009,7(11):73-74.
[5] 耿宏智,迪力旦·納斯爾,劉兵等.擇期低位直腸癌前切除術預防性袢式回腸與結腸造瘺相關并發癥的Meta分析[J].中華胃腸外科雜志,2014,17(11):1137-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