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欽田 張 莉
皰疹性咽峽炎是臨床上兒科的常見病。此病患者多為10個月至7歲的兒童。皰疹性咽峽炎患兒的主要臨床表現為高熱、咽痛、厭食、嘔吐、咽喉充血和咽峽部位出現皰疹等,可嚴重影響其生活質量。相關的臨床實踐證實,聯合使用康復新液和常規療法對皰疹性咽頰炎患兒進行治療可取得很好的效果。為了進一步證實此療法的有效性,筆者對2012年3月至2013年6月期間我院收治的132例皰疹性咽峽炎患兒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F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2年3月至2013年6月期間我院收治的132例皰疹性咽峽炎患兒。這132例患兒的病情均符合《實用兒科學》中規定的皰疹性咽峽炎的診斷標準并被確診。我們將這132例患兒隨機分為康復新液組和常規組,每組各有66例患兒。在康復新液組66例患兒中,有男性患兒34例,女性患兒32例。他們的年齡在10個月至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6±0.5)歲。在入院時,他們中有出現發熱癥狀的患兒62例,有未出現發熱癥狀的患兒4例。他們中有體溫超過38.6攝氏度的患兒55例,有體溫在37.5攝氏度至38.6攝氏度之間的患兒7例。他們中有咽峽部位皰疹發生破損并形成潰瘍的患兒43例。在常規組66例患兒中,有男性患兒33例,女性患兒33例。他們的年齡在11個月至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7±0.6)歲。在入院時,他們中有出現發熱癥狀的患兒63例,有未出現發熱癥狀的患兒3例。他們中有體溫超過38.6攝氏度的患兒53例,有體溫在37.5攝氏度至38.6攝氏度之間的患兒9例。他們中有咽峽部位皰疹發生破損并形成潰瘍的患兒46例。兩組患兒在性別、年齡和病情等一般資料方面相比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1 為常規組患兒使用常規療法進行治療。進行常規治療的方法是:(1)使用5~10mg/kg的喜炎平注射液對患兒進行靜脈滴注,每天滴注 1 次,應連續用藥5天。(2)使用50~100mg/ kg的頭孢呋辛鈉注射液對合并細菌感染的患兒進行靜脈滴注,每天滴注 1 次,應連續用藥5天。(3)使用布洛芬混懸液和物理降溫療法對體溫超過38.5攝氏度的患兒進行治療。
1.2.2 為康復新液組患兒在使用常規療法(方法與常規組患兒相同)的基礎上加用康復新液進行治療。康復新液的使用方法為:(1)將康復新液噴灑于患兒的咽峽部位,每天噴三次,每次噴兩噴。治療3天為一個療程,應連續治療兩個療程。
治療結束后,觀察并記錄兩組患兒的治療效果。
(1)顯效:經過治療,患兒的臨床癥狀和體征完全消失。(2)有效:經過治療,患兒的臨床癥狀和體征有所好轉。(3)無效:經過治療,患兒的臨床癥狀和體征未好轉,甚至在加重??傆行?(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我們使用SPSS18.0軟件包對本次實驗的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 ±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采用x2檢驗,用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結束后,在常規組患兒中,治療效果為顯效者有38例,為有效者有15例,為無效者有13例,常規組患兒進行治療的總有效率為80.30%(53/66)。在康復新液組患兒中,治療效果為顯效者有45例,為有效者有18例,為無效者有3例,康復新液組患兒進行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5.45%(63/66)。康復新液組患兒進行治療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常規組患兒,二者相比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詳細結果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治療效果的比較 [n(%)]
皰疹性咽峽炎是臨床上兒科的常見病。此病主要是由于患兒的咽峽部位受到病毒感染引起的。皰疹性咽峽炎患兒若未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其病情會進一步發展,進而可導致其發生病毒性心肌炎和顱內感染等嚴重的并發癥,從而會嚴重影響其生活質量和生命安全。康復新液具有通利血脈和養陰生肌的功效。此藥的主要成分為美洲大蠊干燥蟲體提取物。臨床研究發現,美洲大蠊干燥蟲體提取物中含有黏糖氨酸和多元醇。其中,黏糖氨酸具有增強細胞免疫功能的作用,多元醇具有促進表皮細胞生長和促進肉芽組織增生的作用。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聯合使用康復新液和常規療法進行治療的康復新液組患兒其治療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單獨使用常規療法進行治療的常規組患兒。這與李婕等人的研究結果相似[2]。
綜上所述,聯合使用康復新液和常規療法對皰疹性咽頰炎患兒進行治療的臨床效果確切。此療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 胡治麗,潘義紅,鄧寶琴,李燕. 康復新液在兒科疾病中的應用[J]. 當代醫學. 2011(08)
[2] 李婕,王雪芹. 康復新液治療小兒皰疹性咽峽炎療效觀察[J].臨床醫學. 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