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少華
中段食管癌是臨床上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之一。目前,臨床上對中段食管癌患者所采取的手術路徑有左胸頸部二切口手術和右胸三切口手術[1]。為了探討采用不同的手術路徑對中段食管癌患者進行治療的臨床效果,我們對近年來我院收治的180例中段食管癌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期間我院收治的180例中段食管癌患者。隨機將這些患者分為右胸入路組(70例)和左胸入路組(110例)。在右胸入路組患者中,有女性患者35例,男性患者35例。他們的年齡為42~75歲,其平均年齡為(55.25±3.26)歲。在左胸入路組患者中,有女性患者56例,男性患者54例。他們的年齡為43~76歲,其平均年齡為(55.32±3.29)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對右胸入路組患者進行右胸三切口手術治療的方法是:①對患者進行氣管插管麻醉。②協助患者取平臥位,并將其右側胸部墊高45°。③在患者右胸前外側的第四肋間做一個長度為15cm的切口。④對患者的胸腔進行探查,然后對其奇靜脈弓進行結扎和切斷。⑤對患者胸段的食管進行游離,并切除腫瘤。⑥對患者的食管旁、縱膈及其胸廓入口處喉返神經旁的淋巴結進行清掃。⑦在患者的上腹部做一個正中切口,切口的長度約為10cm。⑧在患者的腹腔內,對其胃大彎及胃小彎進行游離,并將游離的范圍擴大到其賁門上方的食管至幽門,同時注意保留其胃網膜的右側動脈和靜脈,并對其胃周圍的淋巴結進行清掃。⑨對患者的胃體進行裁剪和縫合,使其胃體呈管狀。⑩將患者的食管裂孔擴大到4橫指寬。11在患者右側的頸部做一個斜切口,然后對其頸部的食管進行游離后,再對其頸部的淋巴結進行清掃。12切除患者大部分的食管。13將患者的管狀胃牽引至頸部,然后將其管狀胃與頸部的食管進行吻合。14對患者的胃壁和胸膜進行固定縫合。對左胸入路組患者進行左胸頸部二切口手術治療的方法是:①對患者進行麻醉后,將其擺放為右側臥位。②在患者左胸后外側的第六肋間做一個長度為20cm的切口。③對患者的胸腔進行探查,然后對其胸段的食管進行游離,并切除其腫瘤。④對患者的主動脈弓上食管和弓后食管直至其左鎖骨處進行鈍性分離,并對其縱膈的淋巴結及食管旁的淋巴結進行清掃。⑤將患者的膈肌切開,對其胃進行游離,并對其胃左血管周圍的淋巴結及賁門的淋巴結進行清掃。⑥將患者的胃體進行裁剪和縫合,使其胃體呈管狀,然后對其膈肌進行封閉。⑦在患者左側的頸部做一個長度為3~5cm的切口,然后對其進行食管-胃頸部吻合手術。
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手術的時間、術后留置胸管的時間、住院的時間、為其清掃淋巴結的數目及其發生術后并發癥的情況。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正負標準差(x± s )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表示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左胸入路組患者手術的時間、術后留置胸管的時間及住院的時間均明顯短于右胸入路組患者,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與右胸入路組患者,為左胸入路組患者清掃淋巴結的數目明顯較少,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手術的時間、術后留置胸管的時間、住院的時間及為其清掃淋巴結數目的對比
在左胸入路組患者中,有1例患者發生了吻合口瘺,有1例患者發生了肺不張,有3例患者發生了術后感染,有1例患者發生了乳糜胸,有1例患者發生了心律失常,有2例患者發生了胃排空障礙,其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為8.18%。在右胸入路組患者中,有4例患者發生了吻合口瘺,有1例患者發生了肺不張,有8例患者發生了術后肺部感染,有3例患者發生了乳糜胸,有1例患者發生了胃排空障礙,有1例患者發生了心肌梗死,有9例患者發生了心律失常,有3例患者發生喉返神經損傷,其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為42.86%。左胸入路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明顯低于右胸入路組患者,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
中段食管癌是臨床上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臨床上主要采用外科手術對此病患者進行治療。但是,常規食管癌根治手術具有手術時間長、創傷大等特點,而且容易導致患者發生心血管系統并發癥[2]。近年來,臨床上采用不同的手術路徑對中段食管癌患者進行治療,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常見的手術路徑有左胸頸部二切口手術和右胸三切口手術。對中段食管癌患者進行左胸頸部二切口手術治療時,可不必變換其體位,也不需要在其腹部做切口,進而縮短了其手術的時間,減小了手術創傷,減少了其術后并發癥的發生[3]。但是采用此種手術路徑對患者進行治療時,由于無法充分地顯露其縱隔,因此對其縱隔處的淋巴結進行清掃的效果欠佳[4]。采用右胸三切口手術對中段食管癌患者進行治療時,雖然為其清掃淋巴結的效果較好,但是由于在其腹部做了切口,故延長了其手術的時間,加大了手術創傷,增加了其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5]。
總之,與采用右胸三切口手術相比,采用左胸頸部二切口手術對中段食管癌患者進行治療時,雖然為患者清掃淋巴結的數目較少,但是可縮短其住院的時間和術后留置胸管的時間,而且可減少其不良反應的發生。醫生應根據中段食管癌患者的實際情況為其選擇合適的手術路徑進行治療。對于身體狀況較差、年齡較大的中段食管癌患者可為其選擇左胸頸部二切口手術進行治療。
[1] 李杰,田鋒,林長錦等.不同手術方式對胸中段食管癌的近期和遠期療效評估[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3,17(21):50-52.
[2] 楊博,靳紅義,王衛杰等.左胸小切口及管狀胃在食管癌根治術中的應用體會[J].山東醫藥,2013,53(28):92-93.
[3] 單鵬飛,楊小龍,丁伯應等.頸部吻合在食管癌根治術中的臨床應用[J].河南醫學研究,2013,22(1):50-52.
[4] 羅強,藍碧洋,鐘醒能等.兩種徑路治療胸中段食管癌的手術評價[J].河北醫學,2012,18(6):746-748.
[5] 張國良,鄒志強,袁耒等.經左胸入路食管癌切除術治療胸段食管癌209 例臨床分析[J].山東醫藥,2015,55(17):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