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連坤 陳杰 姚欣


摘 要:沈陽經濟區是遼寧省重要的產業戰略,其物流業的發展對遼寧省經濟發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本文通過分析沈陽經濟區物流業效率,以便探究其內在的規律演化。
關鍵詞:沈陽經濟區;物流業;效率分析
沈陽經濟區,又稱為遼寧中部城市群,是指以沈陽為中心,輻射遼陽、鞍山、撫順、朝陽、阜新、鐵嶺和本溪等八大內陸城市所組成的聯系緊密的區域共同體。該經濟區地處遼東半島的中軸線,是東北鐵路運輸和海陸交通樞紐,具有資源相對豐富、工業基礎雄厚、基礎設施條件優越和城鎮化水平高等諸多優勢,是目前遼寧省經濟發展較高的經濟區,并于2010年被國務院批準正式成為國家戰略。
一、沈陽經濟區物流業投入產出表
基于上述沈陽經濟區的城市劃分,本文對相關地級市的投入產出數據進行分類整理,得到沈陽經濟區物流業的投入產出表,見表1。
二、沈陽經濟區物流業效率分析
為深入研究遼寧省物流業效率變化的區域差異,探究遼中所屬的沈陽經濟區物流業效率變化機理,本文測度沈陽經濟物流業效率,包括總技術效率、純技術效率和規模效率。測度沈陽經濟區物流業效率變化結果見表2。
由上表可知,沈陽經濟區物流業效率的整體有效程度達到較高水平,強于遼寧省物流業效率的平均水準,進一步證實了遼寧省物流業發展具有明顯的區域差異,而產生這區域差異的主要在于沈陽市經濟區相對優勢的區位條件、相對集中的基礎設施和物流人才。從沈陽經濟區物流業效率變化情況來看,沈陽經濟區物流業效率均處于無效率狀態,且都呈上升趨勢,但在2010年-2013年為有效狀態。具體而言,沈陽經濟區物流業總技術效率提升幅度最大,其產出偏低的浪費現象得到極大減輕;就純技術效率而言,沈陽經濟區物流業效率具有一定程度提升,對資源投入的無效現象得到相應緩解;在規模效率上,沈陽經濟區規模效率提升相對較大,物流產業規模和資源匹配的程度得到較大提高。
參考文獻:
[1]孔凡文,才旭,常春光.沈陽經濟區7城市與沈陽市經濟聯系強度與相關性分析[J].沈陽建筑大學學報,2009(11):44-47.
[2]關偉,王春明.沈陽經濟區經濟重心的演變趨勢及軌跡分析[J].人文地理,2014(3):103-108.
[3]譚冰.我國物流業與經濟發展關系的定量分析[J].物流技術,2013,32(7):345-347.
作者簡介:張連坤(1989- ),男,山東濰坊人,沈陽理工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司治理;陳杰(1990- ),男,江西九江人,沈陽理工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物流與供應鏈管理;姚欣(1989- ),男,湖南長沙人,沈陽理工大學碩士研究,研究方向:國際投資與跨國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