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蒙
摘 要:衍生金融市場是我國金融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圍繞衍生金融市場,分析了其風險性以及進行市場監管的必要性,并就如何強化衍生金融市場監管提出了建議措施。
關鍵詞:衍生金融市場;監管
一、相關概述
衍生金融市場是我國金融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衍生金融市場中的金融產品屬于衍生金融工具,它們大都具有活躍金融市場、規避防范風險的作用,同時也具有高風險的特征。正是基于此,要想推動金融市場的創新和發展,實現衍生金融市場的規范化,有效規避風險就需要強化對衍生金融市場的監管。
在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不斷加快以及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的大背景下,衍生金融市場也快速發展,這一背景下導致傳統的金融監管模式在衍生金融市場面臨著不少的缺陷和問題。一方面是衍生金融市場發展速度驚人,操作程序和流程復雜,同時交易的產品種類也千差萬別,這就使得原先的外部監管模式很難全面包容現有的衍生金融產品,出現監管的空白。另一方面衍生金融市場中的金融機構也會利用當前的監管空白和漏洞逃避監管和制約。在這樣一種情況下,金融監管機構有必要進一步重視衍生金融市場的風險管控,強化內部風險管理機制建設,確保風險的可控性,在強化衍生金融市場監管的基礎上推動金融秩序更加規范化。
二、衍生金融市場監管的必要性分析
1.衍生金融市場的職能
衍生金融市場具有配置資源、降低國家風險以及吸收社會游資的作用,正是由于衍生金融市場的重要作用也要求國家金融監管部門強化對衍生金融市場的監管。衍生金融市場的資源配置作用主要是體現在其價格發行機制上,一方面衍生金融市場本身接近于完全競爭,在這一環境下的衍生金融產品價格也接近于供求均衡價格,有助于實現衍生金融市場的資源配置作用。同時,衍生金融市場的價格也是基礎市場價格的預期,基本上能夠反映出基礎市場未來預期的收益率。只有在基礎市場的預期收益率高于社會資金平均收益率時,才能夠實現社會資金向高收益項目流動。同時,衍生金融市場能夠提高國家金融體系的效率,降低金融風險,也為社會游資投資提供了一種新的渠道,有助于將預防性貨幣需求轉化為投資性貨幣需求,這就使得市場化、證券化以及經濟貨幣化大背景下社會游資積極參與衍生金融市場建設發展提供了必要的條件。
2.衍生金融市場的風險性
盡管衍生金融市場能夠轉移和分散風險,但是其并不能夠化解和消除風險,只是風險管理工具。由于衍生金融工具本身具有杠桿作用,能夠對金融效用產生放大作用,因此當衍生金融工具產生風險時常常也比較巨大,會扮演風險放大器的作用。假設衍生金融工具過渡衍生或者過度集中在某一些金融機構中,這些衍生金融產品本身的風險就可能會進行集聚,產生巨大的風險壓力,既可能會對金融機構本身造成打擊,也很可能會對整個金融市場產生巨大的傷害。衍生金融工具既可以分散風險,同時也會放大風險,關鍵在于市場監管的效率和效益。正是基于衍生金融市場的重要作用以及自身的風險性,有必要強化監管,有效規避風險,推動衍生金融市場規范化發展。
三、強化我國衍生金融市場監管的建議措施
1.進一步健全完善衍生金融市場內部風險管理制度
強化風險管控,實現規范化管理和發展是確保我國衍生金融市場健康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作為新興的金融市場,推動衍生金融產品創新,促進衍生金融市場發展是當前我國金融創新的重要方向。要實現衍生金融市場的規范化發展離不開內部風險控制機制的健全完善,建立健全內部風險管控體系具有很高的必要性。在金融危機爆發之后,政府金融監管部門積極倡導依靠清算所和交易所作為場外衍生品市場的中央對手方,來解決衍生金融市場發展中出現的問題。由于清算所和交易所自身在降低信用風險、提高金融市場透明度方面的重要意義,有必要在健全完善衍生金融市場內部風險管控的要求下,重點對清算所、交易所市場進行優先扶持。尤其是在當前我國衍生金融市場正處于初始起步階段,各項管理機制尚待進一步健全完善,內部風險管控機制的作用和效能也有待于進一步發揮,優先發展場內衍生金融市場,逐步實現管理環境的信息透明、風險管控完備、監管嚴格,在此基礎上切實推進我國衍生金融市場的健康持續發展。
2.建立完善衍生金融市場風險救援以及市場準入制度
在我國衍生金融市場的發展過程中,政府金融監管部門有義務和責任強化對衍生金融市場的監管,在風險管控和規范發展上給予指導,以此來不斷強化衍生金融市場的穩定性和規范性。一方面,政府金融監管部門要對市場中的衍生金融產品實現市場準入上的有效監督管理,確保在技術手段上可控,規則設計上有法律依據,在方案設計上論證充分,同時在運行上確保實施監管,并對異常事件設計必要的應對措施,只有這樣才能夠確保我國的衍生金融市場在發展過程中規范高效。另一方面,政府監管部門應當就我國衍生金融市場的發展設計必要的風險救援以及市場準入制度。這主要是考慮到衍生金融工具本身具有較高的風險性和投機性,同時風險本身也在不斷變化發展。即便是衍生金融中介機構管理良好也難以保障衍生金融市場中發生異常事件,出現連鎖反應,影響到衍生金融市場中的信用風險,正是基于上述分析,要實現對衍生金融市場的風險管控,政府金融監管部門有必要建立完善衍生金融市場風險救援以及市場準入制度。
3.進一步推動衍生金融市場信息披露制度建設,切實提升衍生金融市場的信息透明度
要規范衍生金融市場發展,切實規避和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就需要建立完善衍生金融市場的信息披露制度,提升市場信息披露的透明度。衍生金融產品之間的交易活動屬于表外業務,相關的金融監管部門難以獲得準確的財務信息,無法實現對衍生金融市場中衍生品交易風險的把握,相關的市場交易者也就更難以準確把握衍生品自身的財務信息,這對于投資者做出準確的財務判斷都十分不利。因此,要確保衍生金融市場的健康發展,實現規范化、科學化發展,并切實規避風險就需要推動信息披露制度建設,提升信息透明度。在此,政府金融監管部門應當要求相關交易方強化衍生金融產品信息披露,便于市場參與者及時把握市場風險。一方面,政府監管部門需要強化對衍生金融產品交易動態的監管,及時收集和把握衍生金融產品的交易信息。另一方面,政府監管部門在原先的信息披露基礎上增加衍生交易頭寸報表設計,滿足資產負債表表外業務的資本充足性要求,逐步建立完善各類衍生金融產品交易投資充足率的標準,強化衍生金融市場風險規避和抵御能力建設。除此之外,衍生金融產品交易雙方還應當按照信息披露的基本原則,對于那些能夠幫助市場參與者準確評價衍生金融產品組合質量以及風險水平的信息進行及時充分的披露,減少市場參與者的盲目性,滿足他們的信息需求,便于自身科學決策。
4.推動衍生金融市場向著多元化方向發展
伴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包括場外交易市場在內的國際衍生金融市場發展速度越來越快,規模越來越大,場外交易所占的比重也越來越高。與此同時,伴隨著我國利率市場化程度的不斷加深,匯率形成機制逐步向著市場化方向邁進,在很大程度上導致我國的匯率風險和利率風險不斷加大,迫切需要建立多層次的衍生金融產品來對風險進行對沖。我國衍生金融機構需要不斷進行產品創新,在原先債券遠期交易、遠期外匯交易、債券買斷式回購、人民幣利率互換,人民幣與外幣互換等相關衍生金融產品的基礎上,結合我國金融市場實際和現實需求,積極依托銀行間市場和托管結算平臺、金融產品交易平臺等,緊緊抓住機遇推動外匯衍生金融產品跟人民幣之間的業務發展,逐步實現場外市場與場內市場并行、有競爭有合作、層次多元化、標準產品跟非標準產品相互補充的衍生金融市場發展格局。
四、結束語
總的來講,金融衍生市場是金融市場發展的重要內容,衍生金融產品的不斷創新和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我國金融市場的發展。在發展的背后,衍生金融市場中也存在著較大的市場風險和不確定性因素,這些因素的存在都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金融市場的穩定性。正是基于此,強化對衍生金融市場的監督管理,提升衍生金融市場的風險防范能力,推動衍生金融市場規范化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應當明確,衍生金融市場的發展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相關的監督管理體制建設在經驗上也需要慢慢積累,相關部門需要進一步認識和研究金融衍生工具,明確其在金融體制改革深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完善現代金融服務體系,強化對金融衍生產品和業務的監管,推動我國衍生金融市場健康持續發展,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金融保障和支持。
參考文獻:
[1]杜盼盼.衍生金融工具的應用對上市公司經營業績的影響研究[D].天津財經大學,2012.
[2]湯敏.衍生金融工具內部控制問題探討[D].江西財經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