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互聯網金融的興起,移動支付市場呈現爆發式高速增長,打破了銀聯壟斷的支付體系。為了與第三方支付機構在移動支付領域競爭,中國銀聯推出了新型支付方式——云閃付。本文分析了“云閃付”的內涵及應用場景出發,重點對“云閃付”的優勢及特征進行了闡述,從商業銀行打造零售銀行的視角,對“云閃付”的本質及意義進行了總結。
關鍵詞:云閃付;虛擬卡;移動支付;客戶體驗
一、“云閃付”的內涵及應用場景
隨著“互聯網+”戰略落地,移動支付全面鋪開,互聯網公司正將目光從原來的線上逐漸轉向線下,積極搶占線下支付市場。在這一背景下,中國銀聯聯合多家商業銀行積極推出具備“云閃付”功能的支付業務。
1.“云閃付”的內涵。“云閃付”是中國銀聯推出的基于主卡仿真與令牌技術的創新支付方式,它直接在銀行客戶端內模擬一張實體銀行卡的云閃付卡,支持具近場支付功能的手機在非接觸POS機的實體店及互聯網進行支付。
2.“云閃付”的應用場景。“云閃付”支持線上支付和線下支付消費場景。線上支付場景包括:國美在線、東方購物、學而思、途牛、360手機衛士等手機客戶端支付;線下支持場景包括:家樂福、宜家、哈根達斯、85度C、漢堡王、麥當勞等實體商店。隨著業務的開展,銀聯“云閃付”的應用場景覆蓋范圍將進一步擴大。
二、“云閃付”的優勢及特點
1.“云閃付”的優勢。相比于其他移動支付方式,銀聯“云閃付”不僅能夠滿足持卡人的多元支付需求,且優勢明顯。首先,與第三方支付公司相比,中國銀聯是中國清算市場的龍頭企業;其次,銀聯“云閃付”更安全,憑借創新令牌技術帶來動態密鑰、云端驗證等多重安全保障,支付時不顯示真實卡號,有效保護持卡人隱私及支付敏感信息;再次,支付體驗更便捷,支付時則無需手機聯網,也不必打開手機銀行APP,只要確保手機開啟近場支付功能、點亮屏幕靠近POS,在POS機上輸入實體卡交易密碼即可完成支付。
2.“云閃付”的特點。第一,“云閃付”覆蓋的銀行卡種類多。目前銀聯“云閃付”業務可覆蓋借記卡和貸記卡,支持招商銀行、民生銀行、中信銀行、光大銀行、渤海銀行、北京銀行等多家銀行的借記卡;支持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招商銀行、民生銀行、華夏銀行、浦發銀行、北京銀行等多家銀行的貸記卡。第二,“云閃付”的支付額度高。單張云閃付卡的單筆交易限額為5000元人民幣或等值外幣,日累計交易限額為20000元人民幣或等值外幣,高于非銀行支付機構的支付限額。第三,“云閃付”的載體新。“云閃付”直接在手機銀行客戶端內模擬一張實體銀行卡的替身卡——云閃付卡,因此除了具備近場支付功能的手機外,手機客戶端成為將實體銀行卡轉化為云閃付虛擬卡的載體。
三、“云閃付”的本質及意義
1.“云閃付”的本質。“云閃付”移動支付方式和以往最大的不同,是不再借助銀行卡芯片、手機SIM卡等實體介質,而是基于主卡仿真和令牌技術,以動態密鑰、云端驗證等手段實現安全保障,這代表了未來移動支付主要發展方向之一。它的本質是智能化、終端化、網絡化、虛擬化的銀行卡,它是線上線下電子商務閉環的關鍵落腳點。
2.“云閃付”的意義。首先,“云閃付”有利于商業銀行為客戶提供安全、便捷的支付體驗。令牌技術把銀行卡號轉化為電子令牌的虛擬賬號,如果客戶不慎丟失“云閃付”手機,客戶能夠在銀行掛失云閃付虛擬卡,而期間用戶發生的損失可獲得銀聯合作保險公司的賠付。隨著“云閃付”移動支付方式的推廣與普及,可以預期,手機將等同于銀行卡。其次,“云閃付”有利于商業銀行發展年輕客戶。與基于早餐/地鐵/公交等場景推出的IC卡閃付不同的是,云閃付虛擬卡基于線上線下多種應用場景進行支付,這有利于商業銀行發展年輕客戶,與銀聯形成合力,打通線上線下支付渠道。再次,“云閃付”有利于降低商業銀行的發卡成本。如果客戶不慎將手機丟失,金融機構可根據客戶需要重新分配電子令牌和新的云閃付虛擬卡,降低客戶掛失后重新發卡的成本。
四、結語
“云閃付”新型支付方式的推出,開啟了移動支付新格局,有利于商業銀行提升客戶體驗、擴大銀行卡業務的覆蓋范圍、加快建設零售銀行步伐。
參考文獻
[1]徐虹.移動支付中電子錢包技術的發展與應用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2.
[2]陳啟全.基于感知價值的移動支付使用意愿影響因素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5.
[3]劉冠群.淺談移動支付的安全性[J].電子制作,2015(13).
作者簡介:張智慧(1985- ),女,漢族,湖南省益陽市南縣人,供職于威海市商業銀行戰略管理部,經濟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銀行經營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