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巧
摘 要:企業實施會計內部控制,其是為了確保企業財產的安全性和會計信息的真實可靠,從而有效地實現對企業內部各種不規范行為及腐敗的治理,更好地維護市場經濟秩序的穩定性。但在當前我國企業經營管理工作中,由于會計內部控制還存在許多不完善的地方,企業會計信息還存在著嚴重失真的問題,這就導致企業利益相關者無法有效的掌握企業的實際經營狀況,企業面臨著嚴竣的經營風險。可見,對于一個企業而言,必須合理完善內部會計制度,只有這樣,才能確保企業科學、高效運行。
關鍵詞:企業;內部會計;制度
企業會計內部控制是企業內部控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是為了確保企業財產的安全性和完整,確保會計信息質量提升而采取的一系列方法和措施,通過完善企業會計內控制度,可以有效的防范企業財務風險,確保企業會計系統能夠正常的對企業各項經濟活動進行反映,使企業的經濟效益的實現得到有效的保障。對于一些企業而言,甚至由于這些原因,一些企業由昌盛走向衰敗,對其進行深究,相當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企業內部沒有建立過硬的企業內部會計制度。在這種情況下,企業需要加快對會計內部控制制度進行完善,確保會計信息的質量,確保企業財產的安全,保證企業健康、有序的發展。
一、內部會計制度的重要性
1.內部會計制度能夠提高企業管理的綜合效率,幫助企業能夠及時有效地獲得國家或是行業協會等發布的正確可靠的會計信息,杜絕企業內部的經濟犯罪或是效率低下等管理弊端,對于企業不同部門需要獲知的最新的相關政策出臺情況、企業對于不同部門的經營結果及分析結果,都需要由會計部門進行匯總、分析,進而形成報告。
2.內部會計制度能夠保護企業自身權益。在當前市場經濟環境下,為了確保企業能夠健康的發展,則需要完善企業會計內控制度。通過對企業會計內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可以有效的提高企業的效率,降低企業的財務風險,確保企業會計信息的質量,同時在完善的企業會計內控制度下,可以實現對企業會計信息的全面監督和管理,確保了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可靠性,使會計信息的實效性得以有效的發揮出來,有利于企業經濟效益的實現。
3.內部會計制度是保證會計工作的準確性合法性的基本制度,而同時也可以極大的促進會計工作的效率,合理有效的內部會計制度,能夠精化會計機構的設置、提高會計人員的分工效率,加大協作的密切度。
二、內部會計制度建設存在的問題分析
1.企業內部會計制度不健全
一些企業沒有建立完善的企業內部會計核算制度,崗位管理也處于混亂的狀態,個別企業甚至完全沒有建立內部會計制度,而是隨意地進行會計工作。一些企業為了方便,不考慮企業內部特點和工作需要,簡單地將企業會計準則以及現有的行業統一會計制度、企業財務通則,甚至是上級下發的各種文件直接拿來就成了企業內部會計制度,在此種情況下,經常 性的出現擠占成本,成本虛高,財務數據混亂,會計數據隨意等情況,這樣就使得企業日常會計工作沒有制度性只有隨意性,不能形成健康有效的會計信息,各項財務指標不能真實反映實際的經營狀況,無法保證企業得到正確的決算。究其原因,一些中小企業重視效益,輕視管理,尤其是財務管理工作,忽視內部會計制度建設,覺得本單位的業務比較單一,資金往來數量不大,沒必要建立完善的會計制度。而對于一些大中型企業,只是為了建立而建立,沒有考慮其實用性和操作性,因為相關部門和單位要求其建立,所以為了應付交差,生搬硬套的形成了一個東西而已,并沒有切實將其運用到企業的財務管理中。
2.企業財務人員素質不高
部分企業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并不具備會計資格,會計人員沒有經過系統的會計知識培訓,連基礎的會計專業的知識都不掌握,一些人員還存在職業道德欠缺的嚴重情況。多見于一些民營企業,由于傳統觀念的原因,企業的財務人員不會聘用外人而選擇自己家人或是熟人,這些“可信賴”的人員卻不具備起碼的會計專業資格,沒有會計經驗,不懂會計制度,沒有會計制度意識,甚至無法做到最基本的 規范處理會計業務,更談不上執行企業的內部會計制度。
3.企業會計業務缺乏內外部監管
形成企業內部的核查制度,并運用到實際管理工作中,可以防微杜漸,使得企業各職能部門形成一種對會計規范的重視態度,提高對經濟業務合法性和程序性的重視程度,并形成習慣,嚴格執行,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不斷從不同的環節防止、發現并及時糾正問題,保證會計活動的合法性與合規性。部分企業建立的內部會計制度,不具備可操作性,使得內部會計制度水土不服,無法貫穿到企業管理工作中,制度成為一紙空文,也未達到制定會計制度的目的。對于具有監管權限的政府部門沒能及時有效地監督和檢查所轄企業,沒能及時的督促企業建立健全,并且不間斷地實施內部會計制度,對其是否有效地執行也要給與跟進式的監督。一些為企業服務的會計師事務所、事務所具體執行的注冊會計師沒有按照國家相關要求,只是盲目追求利潤,不考慮誠信,沒有做到對國家對公平交易負責,甚至放棄了自己的職業道德的底線。國家審計署曾經對部分上市公司進行審查,其中一些公司所提交的年度報表,及其所完成的審計業務存在著較為嚴重的問題,包括明顯的數據造假,會計業務質量存在不符合要求,業務內容沒有按照客觀、公正的原則進行實施的問題,嚴重者甚至出具與事實大相徑庭的的審計報告。從近期的調查結果來看,相當一部分企業的內部會計制度建設無法滿足基本的企業財會制度要求,現有的財會人員所具有的相關知識與技能不能達到國家要求,建立科學、有效的企業內部會計制度是很多企業的當務之急。
三、進一步完善企業內部會計制度的有關建議
1.加強企業的內外監督
企業內部監督需要由內部審計部門來履行監督職責,這就需要企業內部審計部門要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嚴格按照規章制度辦事,這樣才能有效的履行好監督職責,發揮出自身的監督作用,有利于企業會計內控制度的完善。應當保證審計部門能夠全面覆蓋企業的經濟行為,能夠對專項進行審計,從突擊審計轉化為常規審計。在企業管理者內控意識薄弱情況下,發揮外部監督的作用是十分必要的。通過政府的相關法律法規來規范企業建立和完善內控制度,使之發揮作用,對于存在違法違規的行為進行處罰。同時還可以通過相關機構進行外部監督,比如發揮會計事務所的只能進行監督,以及新聞媒體等社會輿論力量發揮外部監督作用,促進企業完善會計內控制度。
2.提高企業會計人員的整體素質
企業會計內控制度的完善,離不開人才的培養,需要通過健全的人才培養機制來努力提高企業會計人員的整體素質。首先,企業需要把好會計人員的錄用關,對于錄用會計人員,需要其個有良好的基本專業技能和道德素質,確保其專業技能和職業道德素質能夠滿足企業對會計人員的要求;其次,企業需要加強對會計人員的培訓和再教育,通過定期的培訓不斷的提高企業會計人員的專業知識水平,強化其職業道德教育,確保企業會計人員對會計內部控制的認知度得以增強。企業在對會計人員進行培訓過程中,需要針對不同層次的會計人員制定具有針對性的培訓計劃,這樣才能使其更好的與實際工作的崗位要求相適應,確保會計人員工作質量和效率的提高。
3.進一步對企業會計內控制度進行完善
企業會財內控制度與企業經濟發展息息相關,所以需要進一步對企業會計內控制度進行完善,確保其在企業中進行具體的貫徹落實,使其更好的服務于企業的生產和經營管理。首先,需要對企業相關人員的職責進行明確,特別是財務管理部門要明確管理人員的主要責任,處理好與其他部門之間的相互關系,建立健全企業財務管理制度,加快推動企業會計內控制度的完善;其次,在企業發展過程中,在各項經濟活動中需要確保經濟行為的決策和授權方面的正確性,有效的杜絕違法經濟行為和弄虛作假的現象發生,企業會計人員要履行好自身的職責,將會計業務中的執行和審計業務進行分離,規范會計業務的記錄和會計核算,確保企業各項經濟行為都能夠做到有賬可查。
四、結語
對于目前的經濟形勢而言,企業建立內部會計制度不僅僅是對企業經營有益,還是輔助國家完善法律、法規的有效手段,是確保國家會計法律能夠切實推進的保障。企業只有具體一套科學、完善的會計內部控制制度,才能確保企業管理體系的正常運作,確保企業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有效性,有效地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能夠有效地實現對企業財務風險的防洪,有利于企業健康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王為貴.論企業會計內控制度的完善[J].商場現代化,2013(10).
[2]艾莉.如何完善我國企業會計內部控制的思考[J].科技致富向導,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