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桃
摘 要:反壟斷與反傾銷的法律制度是經濟法律制度的重要法律形式,本文對反壟斷法律制度的研究,主要是通過對反壟斷制度的基本內容和行為的研究,同時,結合其余反傾銷的關系進行分析。
關鍵詞:反壟斷;反壟斷法;反傾銷法
一、反壟斷法的概念、性質
1.反壟斷法的概念
對于壟斷的定義的理解,在法律意義之上主要有廣義和狹義的分析。狹義的壟斷行為是指特定的主體或者行為人在市場經濟的活動過程中非法排除或者限制競爭的狀態或者行為,這也是對反壟斷法的發對或者禁止的壟斷。相比較狹義的壟斷行為,廣義的壟斷行為的定義較狹義壟斷行為的定義更加寬泛,其不僅包括法律所限制或者禁止的非法壟斷,還包括法律所允許和保護的合法壟斷行為。因此,對于發壟斷法的定義的概述,我們可以結合反壟斷法的經濟和法律定義進行總結和歸納:所謂反壟斷法,主要是指通過特定的行為或者規定制定主體或者行為在市場經濟活動中的非法排除或限制競爭的行為和狀態,從而調整企業也就是經營者之間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反壟斷法是反壟斷程序法和實體法的統一體。
2.反壟斷法的性質
對于反壟斷法的性質的研究,主要是指國家用法律手段對失靈的市場進行調節和干預,對市場進行打擊和消除,對競爭的不法行為或者不正當競爭行為進行限制,由此來穩定混亂的市場,使癱瘓的市場逐漸恢復成順利、有序的狀態,進行對廣大的消費者利益進行保護,調整和糾正市場失靈或癱瘓,傳統的合同自由,平等的人格和絕對所有權的基本原則和個人利益的民事法律規范無力,這將需要一個新的歷史使命,新法律是經濟 法,經濟法作為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重要的是融合的產物和私人法律,社會作為一個整體的利益為標準,其實質是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和調整,調整方法是公法為主 的綜合措施,所有這些在國內法律已經成為公共知識。反壟斷法規定,實體法和程序法的和限制競爭,國家干預和調控的市場運行秩序的基本法律,它的所有屬性和經濟法的特征。因此,《反壟斷法》的精髓。具體地說,它屬于市場經濟規則管理或操作的市場監管法律。
二、價格壟斷行為的內容
國家發改委發布了《制止價格壟斷行為暫行規定》,并且該固定自2003年11月1日起進行實施,其主要是規定了經營者的價格行為,以促進統一、有序、公平和開放的市場格局的形成。在《規定》中,對價格壟斷行為給予了具體的規定,主要包括五個方面的內容:第一是經營者通過協議,協調或者決定等一些串通方式,進行價格的操縱;第二方面是經營者利用其具有的市場支配地位,賺取利潤;第三方面是經營者的市場支配地位,通過向經營者提供商品強制性對轉售價格進行限定;第四個方面是經營者的市場支配第五,雖然是提供的是相同的產品或者服務,但是卻在同一交易對象中給予的是價格差別待遇;第五個方面是經營者以市場支配地位,通過排除、損害競爭的方式,用地與成本的價格進行銷售,或者是采取補貼、禮品以及回扣的方式,采用變相手段進行降價,使得產品以低于成本商品的自身成本進行銷售。
在《制止價格壟斷行為暫行規定》中對價格壟斷行為的定義給予了規定,主要是指:經營者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或者采用相互串通的方式,對市場價格進行操縱,擾亂正常的市場交易順序,對其他經營者或者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進行了損害,或者是威脅了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規定了價格壟斷行為的查處范圍是市場調節價,沒有包括政府指導價和政府定價。國家和逐步完善宏觀調控主要由市場形成價格機制,采用大多數商品和服務的市場調節價格,少數商品和服務價格的政府定價或政府定價。政府定價和政府定價的適 用范圍包括: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的幾個商品,少數商品資源稀缺,自然壟斷商品,重要的公用事業,五個重要的公共福利服務,看到政府定價或政府定 價的商品和服務國民經濟和民生的重要性。對國家《反壟斷法》進行分析,壟斷行為主要涵蓋了經營者從事商品生產、提供服務或者從事經營行為的所有的范疇,對政府的指導價格和政府定價行為都沒有給予排除的壟斷行為。所以,對價格壟斷行為的認知,應當從全面的方式進行概括和認知,而不是單一的從某個方面進行市場調節價格行為進行規定。在對政府進行價格指導和定價的服務之中,應當通過全面和合理的方式對價格壟斷行為進行認知和規定,對經營者的價格壟斷行為進行進一步的完善和規定。而且,不可忽視的是,在政府對市場行為價格進行指導和定價的過程中,也會發生一些價格壟斷行為,這種行為也是擾亂市場秩序的重要方面,對于市場順序的發展具有極大的阻礙作用。
三、反傾銷法與反壟斷法的關系
反傾銷法是與反壟斷法密切相關的一個法律部門,二者不同主要在于二者的著眼點不同,反壟斷法的著眼點在于國內市場,其法律法規和適用對象也主要是針對的國內的企業,但是,隨著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關聯的密切度的逐漸增加,越來越多的外國企業也逐漸進駐到國內市場,也逐漸受到反壟斷法的協調作用,但是,相對而言,反壟斷法的作用機制仍然是主要針對的國內經濟企業,對外國企業的束縛力仍然較小。反傾銷法與反壟斷法相比,則是主要用于國外企業,其實屬于國際經濟法的范疇。作為一國內的兩個法律部門,反傾銷法與反壟斷法既有聯系也有區別,二者存在著緊密的聯系。
1.從立法本意和功能來看。反壟斷法與反傾銷法都是與競爭行為密切相關的,都是為了維護市場經濟的公平競爭秩序,這是二者所具有的共同的歷史使命和進程。對于二者的不同,主要是在于二者的著眼點不同,反壟斷法制定之初是為了維護合理的市場結構機制,保證市場的有效競爭行為,而反傾銷法則是針對的不公平的貿易行為,是建立在國內外市場的沖擊之上的,反傾銷行為是一種不公平的貿易行為,并且這種行為是以不合理的低價對國內市場進行擾亂的。
2.從反傾銷法與反壟斷法的歷史發展中可以看出,反傾銷法與反對壟斷法是一脈相承的,他是從發壟斷法法理中合理延伸出來的一種合理的延伸和調整手段以美國反傾銷法和反壟斷法立法狀況來看,美國第一部反傾銷法深受反壟斷法的影響,它使用了反壟斷法中的一些概念,包括要求掠奪性意圖的證據和依靠刑罰與3倍的民事損害賠償,對跨國傾銷行為的定義也借用了當時反壟斷法的描述。
3.二者之間作用作用的互補性。反傾銷法律貿易法,不同國家之間的市場競爭的規定,主要監管、政府行動來消除官方的貿易壁壘,然后優化全球資源配置,這是一種進步的力量,增加福利的目的。和反托拉斯法標準,國內市場競爭,是私人行動反對競爭的監管。分離過程領域的國內外不同的種族,擁有兼容互補的。私人貿易壁壘和貿易壁壘是貿易自由的公共權力的兩大障礙,如果沒有反壟斷監管私人貿易壁壘,旨在解決公平問題,放寬市場準入的反傾銷法律的作用將貼現,如果沒有反傾銷保護公平競爭的法律秩序之間的國內和外國公司,外國公司或進入國內市場,與外國公司或進口商將傾倒,會引起障礙國內競爭,因此,保護效應的競爭效應都有很強 的相輔相成的。
實施反傾銷法消除國內和外國企業之間的不正當競爭行為,促進競爭,這有利于實施反壟斷法,反壟斷法的實施可以抑制國內的不正當競爭行為和壟斷,從而減少發生傾倒,反壟斷法的實施有利于反傾銷法律和促進自由貿易的目的的實現。
四、結論
反傾銷法與反壟斷法存在著緊密的聯系,但二者之間的沖突也是客觀存在的。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反傾銷法與反壟斷法的沖突與協調問題受到國際社會越來越多的關注。
參考文獻:
[1]李潔,李彬,賈曉強.積極推進反壟斷法的實施不斷拓寬行政執法新領域——北京市開展反價格壟斷行政執法的實踐與思考[J].價格理論與實踐,2010(1).
[2]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就《反價格壟斷規定》答記者問[J].價格理論與實踐,2010(12).
[3]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就反價格壟斷規定答記者問[J].中國價格監督檢查,2011(1).
[4]高境.八種價格壟斷協議將被禁止——解讀發改委《反價格壟斷規定》[J].光彩,2011(2).
[5]徐子良.經濟法司法實施之應用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