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慧+張小斌
【摘要】為深化校院兩級管理體制改革,擴大二級學院辦學自主權,客觀上需要建立二級學院自主理財制度。在學院管理權限下,如何對經費的實際支出進行有效的監督和管理,對于學院自主理財至關重要。本文從目前高校二級學院經費監管機制存在的問題入手,探討了校院兩級管理模式下二級學院經費監管機制的建立與完善,以期提高經費使用的規范性和有效性。
【關鍵詞】校院兩級管理 二級學院經費監管機制 建立 完善
一、建立二級學院經費監管機制的必要性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的不斷深入,建立以校、院兩級管理為中心的管理體制已成為當前高校綜合改革的一個熱點。為深化校院兩級管理體制改革,擴大二級學院辦學自主權,客觀上需要建立二級學院自主理財制度,這是高校管理工作重點下移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高校財務管理的一個重要方面和必然趨勢。
二級學院的“財”主要包括人員津貼和各類經費(教學經費、科研經費、學科專業建設經費、行政經費等)。在學院管理權限下,如何對經費的實際支出進行有效的監督和管理,對于學院自主理財至關重要,也是保障校院兩級管理模式良好運行的重要前提。因此,探討校院兩級管理模式下二級學院經費監管機制的建立與完善,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應用價值。
二、二級學院經費監管現狀及存在問題
在校院兩級管理模式下,學校將部分經費根據合理的依據和分配方法,下撥到二級學院,學院需對經費使用進行有效的監督和管理,并自覺接受學校財務、審計、紀監等部門的檢查。然而現階段,二級學院在經費監管方面存在諸多問題。
1.經費監管意識不強。部分學院領導和管理人員認為經費監管屬于學校財務處的責任,思想認識上有所懈怠,輕監管重業務,對資金使用效益及資產保值增值重視不夠。此外,教職員工由于對財務制度以及狀況缺乏全面深入地了解,很難主動參與監管工作,發揮監管作用。
2.經費監管制度不完善。目前多數高校的校一級經費監管制度都比較健全和完善,但基于學院層面的經費監管制度尚不完善,缺乏符合學校財務制度規定又適合二級學院實際情況的監管模式,難以保障二級學院自主理財的良好運行。
3.經費監管隊伍亟待建設。目前各二級學院的經費監管人員多數身兼數職,缺乏財會專業知識,使得監管工作不到位,給財務管理帶來隱患。
三、二級學院經費監管機制的建立與完善
一個完整的監管機制,其構成要素應包括監管制度、監管體系及監管結果。基于此,二級學院經費監管機制的建立與完善,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成立監管委員會。監管委員會由學院主要黨政領導負責,包含學院二級教代會代表、教授委員會委員、系主任、骨干教師、辦公室工作人員,該委員會負責學院各類經費的監管工作。
2.明確監管對象和內容。監管對象是劃撥至學院的各類經費(教學經費、科研經費、學科專業建設經費、行政經費等),包括經費的收入、支出的所有環節,即高等教育經費從收入到支出的全過程,均需要受到監管。
監管內容主要有:監管制度的建設及執行情況,包括制度的貫徹落實情況,制度執行過程中的逐步完善情況等;經費收入情況,包括經費來源,金額,收到經費后是否按照相關要求進行處理等;經費支出情況,包括支出項目是否按照預算執行,支出結構是否合理等;經費決算審計情況,包括各項收支項目、往來款項、財產物資的年終清理結算是否真實、客觀、合法,決算報表及財務情況說明書是否全面、完整、正確等。
3.制定經費監管制度。監管制度是實現監管目標的重要保障。在明確監管對象和內容的基礎上,認真研讀相關文件,通過報刊、網絡等渠道收集“校院兩級管理”、“教育經費監管機制”相關信息,了解管理重心下移后學院的職責權限,明確教育經費使用規定;走訪兄弟院系,借鑒和總結二級學院經費監管的經驗和辦法;設立“專家組——項目組——參與教師”的研究網絡,對監管制度的整體方案進行理論指導;分析監管過程中可能面臨的問題,結合學院自身情況,制定符合學院實際的經費監管制度。經費監管制度的內容必須全面、翔實,具有可操作性,經全院教職工大會通過后向全校公布。
4.創新監管方式和手段。監管方式和手段是經費監管機制中重要的一環,直接影響著經費監管的效果。
在監管委員會的領導下,由委員會秘書(一般由委員會中的學院辦公室人員擔任)對經費的使用情況定期匯總統計,一般每月一次,特殊階段隨時統計。每筆經費報銷前需在委員會秘書處登記,將報銷的經費設置“報銷日期、內容摘要、經費類別、經辦人、使用部門、票據號、支出金額、收入金額、余額”等欄目,便于進行經費的匯總統計工作。
通過定期檢查、不定期抽查等方式,對學院各類經費進行審查,對審查結果進行整理、歸納、分析,形成審查報告,反饋項目組在經費使用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隱患,監督整改。
針對經費監管制度在運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研究解決方案,逐步建立“預算編制有目標、預算執行有監控、預算完成有評價、評價結果有反饋、反饋結果有運用“的經費監管機制,以切實提高資金使用率。
5.反饋監管結果。得到監管結果之后,一方面要及時反饋至項目組,使之明確自身在經費使用中出現的問題;另一方面,要將監管結果向全院教職工公示,不但可以使公眾了解經費使用狀況,而且可以對監管結果進行二次監督。其次,在明確問題之后,必須及時進行整改。不僅包括對出現的問題進行修正,追究相關責任人,更要反思是否是制度或流程出現了問題,從而對相應制度進行修正。整改結果同樣需要反饋和公示,起到督促作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