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紅
【摘 要】小學體育課教學中,游戲教學法是使用廣泛的教學方法之一,這種教學是利用游戲具有娛樂、知識、競爭性的特點,讓學生在訓練中獲得樂趣,能積極、主動地參與體育鍛煉。本文對小學體育羽毛球教學進行重點分析,將游戲教學法在小學羽毛球教學中的具體應用進行闡述。
【關鍵詞】 小學 羽毛球校本課程教學 游戲教學法
羽毛球是適合小學生參與的一項全面健身體育運動。它能有效激發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和參與度,有著趣味、娛樂、教育性質。在新的小學體育教學大綱中明確要求,小學體育教學要采用以娛樂引導體育教學的形式,讓學生體會到運動的快樂。小學階段的羽毛球校本課程教學,更要抓住小學生的心智特點,讓小學生通過游戲理解新課內容,通過游戲教學掌握羽毛球運動的規則和方法。
當前的體驗教學課改中,小學體育教材已經將游戲作為主要教學手段,符合小學生身心發展的體育項目不斷增多。這種以游戲引導教學的體育教學方法的引入,使小學體育教學更容易被學生接受。小學生年齡小,身心發育不成熟,教師在游戲教材設計上既要體現趣味性,又要將體育中基本的跑、跳、投、球類、技巧等基本動作要領清晰準確地傳遞給學生,讓學生掌握。老師要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終身鍛煉的習慣。在小學羽毛球教學中,新的教學方式理念已經成為教學主流和必然,這種娛樂教學方式已經得到廣泛應用。小學羽毛球教學主要包含準備、練習、結束三個環節,下面以一節課為例來談談小學羽毛球校本課程教學。
一、準備環節
由于不同地區小學教學環境不同,體育設施并不同步。在開展羽毛球教學之前,教師首先要選擇適宜開展羽毛球的訓練場地,普通學校可在操場上進行,條件好設施齊全的學校會有專門的羽毛球訓練場地,這也體現了羽毛球適宜在不同地區開展的實情。學生在場地集合完畢后,教師要讓學生進行熱身,活動身體各部關節,學生可按幾列隊形站立,或圍著教師站隊。教師帶頭進行頭部、擴胸振臂、手腕、腳踝、膝蓋等關節運動,讓身體各部分充分活動開,防止羽毛球運動過程中肌肉拉傷。熱身運動時間不宜過長,以三五分鐘為宜。為活躍氣氛,師生可進行“粘膏藥”游戲,游戲規則是學生面向老師站成兩圈,前后兩名同學為一組,兩人之間相距兩步。游戲開始是一人手拿羽毛球圍著外圓奔跑,另一人也手拿羽毛球追逐。如果追趕者接近逃者身后,將羽毛球拍到對方背上,則兩者角色互換。如若逃者感覺體力不支可站到任意一人面前喊一聲“粘”,則這一人就成為逃者,會被追趕者追趕,這樣會增加學生的參與度,能充分起到熱身效果。
二、練習環節
在經過熱身訓練后,羽毛球教學的主要內容開始。這一環節的教學還是可以以游戲為主要手段,教師可根據學生對羽毛球掌握情況設計不同技能的訓練游戲,有投擲、發球、控球等游戲項目,這些游戲都能促進學生掌握羽毛球運動技能,同時能培養學生勇敢頑強的意志品質,寓教于樂。
(一)擲球游戲:教師將學生分成四至六小組,每組選出一人進行投擲羽毛球。其他學生站成一排手握球拍,當投擲者奮力將羽毛球投出后,排頭學生奮力前追,以球拍接住羽毛球為獲勝。投擲者可再次投出,排在后面的同學依此跑出用球拍接球。這個游戲,不但鍛煉了學生的反應和接球技巧,還有效鍛煉了學生的速度和注意力。
(二)發球游戲:教師在場地一邊設置發球線,并在附近設置一個球筐。學生還是按照人數相等分成四至六組,根據教師指令,學生按順序揮動球拍將球擊向球筐,每人允許發球六次,最后統計每組球筐內球數量,以進球筐多的小組獲勝。對于擊球和落點掌握,教師可隨時進行提示或示范,同時要求學生不能違規發球。在游戲中還可進一步增加游戲難度,在球筐前拉上一根繩子,學生發出的球要在繩子上飛過,沒有在繩子上飛過的球都判無效。這樣的練習活動,在增大難度同時,也增加了游戲訓練樂趣,促進學生掌握發球技巧和準確性。
(三)控球游戲訓練:學生還是按照原有方式進行分組,進行挑球訓練時,教師要指點學生手臂內旋和手腕發力。學生根據教師指令向場地內指定區域向空中挑球,直至球落地為止。這種訓練游戲,已經不再是簡單訓練,能鍛煉學生掌控挑球方向和力道能力,已經能基本完成羽毛球的基本要點。
三、結束環節
在訓練結束環節,小學生此時會感到身體疲乏,這一環節主要是緩解學生訓練緊張情緒,調整放松身體消除疲勞。教師可帶領學生做一些放松的小游戲。
小學生羽毛球教學可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羽毛球課堂充滿活力, 學生在游戲訓練過程中,學會了互相配合、互相尊重、互相競爭, 為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打好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趙冬青.關于小學羽毛球訓練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考試周坤,2013,42(42):108.
[2]呼延青.淺談小學羽毛球教學和校本課程的開發[J].新校園,2010,3(3):129.
[3]魏金城,范德舉.羽毛球多球練習對發展學生體能的實驗分析[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0,4(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