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偉,楊衛新,朱紅軍,蔡萍,劉傳道,陳慶梅,蘇楠
選取2014年10月~2015年9月我科病房住院的脊髓損傷(spinal cord injury,SCI)合并逼尿肌尿道外括約肌協同失調(detrusor sphincter dyssynergia, DSD)的患者,診斷符合美國脊髓損傷協會(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發布的《脊髓損傷神經學標準》[1]。27例患者中,男22例,女5例;病程<12個月的18例,>12個月的9例;年齡18~45歲的16例,45歲以上的11例;SCI水平頸髓10例,胸髓12例,腰髓5例;保留導尿管21例,未保留6例;ASIA分級A級5例,B~E級22例。對患者行超聲引導下(Sonosite M-Turbo ICTx)A型肉毒毒素尿道外括約肌注射治療。注射前患者清潔灌腸,膀胱適度充盈,消毒會陰部,注射時患者取左側臥位,左下肢伸直,右下肢屈髖屈膝位,將保妥適100U溶于2ml生理鹽水中,打開超聲,腔內探頭緩慢插入直腸(女性插入陰道),用超聲定位獲得準確尿道外括約肌影像,于會陰處消毒進針,尿道外括約肌處的當下體位3點位置注射25U BTX-A,注射時在超聲動圖下可見藥物回聲,注射后停針20s,拔出針尖,再次調整位置進針,如此在6點、9點、12點各注射25U BTX-A。T5平面以上的SCI患者注射時,全程記錄血壓,預防自主神經過反射。操作完成后口服可樂必妥3d預防泌尿道感染,注意觀察有無發熱、流感樣癥狀、小便帶血等情況發生。觀察時間為6周。
尿流動力學指標檢查結果顯示,治療前DSD患者的測量殘余尿量為(247.0±77.2)ml,最大尿道壓為(100.6±15.5)cmH2O,逼尿肌漏尿點壓為(61.1±12.5)cmH2O,治療后分別為144.8±63.8、81.8±14.4、57.3±12.7,均較治療前明顯降低(P<0.05)。世界衛生組織生存質量測定量表簡表測定結果顯示[2]:治療前,DSD患者在生理、心理、社會關系及環境領域的得分分別為10.3±2.5、9.5±2.5、12.1±2.2、11.4±3.0,治療后分別為13.8±2.3、12.6±2.5、14.0±2.4、12.6±2.2,4項評分除環境領域外其他3項評分均較治療前明顯提高(P<0.05)。
BTX-A治療DSD最早由Dykstra[3]于1988年進行尿道外括約肌注射治療,治療效果較為理想。肉毒毒素是一種突觸前膜神經肌肉阻滯劑,可選擇性可逆性的引起肌肉無力,是治療肌肉張力增高的一種方法。A型肉毒毒素對乙酰膽堿具有選擇性,因此當其被注射到肌肉時,可以阻斷神經傳遞。除此之外,BTX-A可通過調節下尿道多種信號因子而發揮作用。本研究結果顯示,DSD患者在接受肉毒毒素注射后,其生存質量在生理、心理、社會關系方面均有所提高,尿流動力學指標明顯改善,值得臨床進一步研究。
[1] 王方永,李建軍,譯.脊髓損傷神經學分類國際標準(ASIA 2011版)最新修訂及標準解讀[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2,18(8):797-800.
[2] Saxena S,Carlson D,Billington R.The WHO quality of life assessment instrument(WHOQOL-BREF):the importance of its items for cross-cultural research[J]. Qual Life Res,2001,10(8):711-721.
[3] Dykstra DD,Sidi AA,Scott AB,et al.Effects of botulinum A toxin On detrusor-sphincter dyssynergia in spinal cord injury patients[J].J Urol ,1988,139(5):919-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