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寧
(雙峰縣人民醫院 湖南 婁底 417700)
乳腺癌是臨床上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在某些大城市,此病的發病率甚至超過宮頸癌[1]。相關的研究資料表明,乳腺疾病患者入院就診的原因大多是發現了可疑的乳房腫塊。因此,準確地判斷乳房腫塊的良惡性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2]。進行鉬靶檢查、核磁共振檢查、彩超檢查等都是診斷乳房腫塊性質的有效方式。但上述影像學檢查并不能完全代替病理檢查,部分乳房腫塊還是需通過進行病理活檢才能得到確診。在對患者進行手術的過程中采集其腫塊標本進行病理活檢可對其造成較大的創傷。進行穿刺活檢術是獲取腫瘤組織進行病理診斷的常用方法,具有安全、高效、微創的優點。為了探討對乳房腫塊患者使用穿刺活檢進行病理診斷的臨床價值,我院對近年來收治的80例乳房腫塊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3年5月~2014年5月期間我院收治的80例乳房腫塊患者。這些患者均為女性。她們的年齡在22~79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1.53±10.95)歲。她們的病程為1~15m,平均病程為(2.3±0.35)m。在入院時本組患者的臨床表現為:有12例患者出現月經周期紊亂,有30例患者發生乳房疼痛,有8例患者的乳腺皮膚呈橘皮樣改變,有20例患者出現乳頭溢液,有14例患者患處同側的腋窩可捫及腫大的淋巴結。
由我院乳腺外科醫師對本組患者的乳房腫塊分別進行術前穿刺活檢和術后病理活檢。對本組患者進行術前穿刺活檢的方法為:①臨床醫生用可調節式自動活檢槍對患者乳房腫塊的不同區域進行4次穿刺取材。②用濃度為10%的中性福爾馬林溶液對穿刺獲取的標本進行固定,同時使用石蠟對其進行包埋。③制作厚度為5μm的石蠟切片,對其進行HE染色,使用光學顯微鏡對其進行觀察。④對被診斷為惡性腫瘤的標本采用SP法進行免疫組化分析。對本組患者進行術后病理活檢的方法為:在對患者進行手術治療時,切開其乳房組織獲取乳房腫塊標本,在術后進行病理活檢。
由兩位或兩位以上的主治醫生根據檢驗結果對患者的病情進行診斷[3]。在使用兩種不同的檢驗方法對本組患者的病情進行診斷后,比較兩種不同檢驗方法的診斷結果。參考WHO頒布的《關于乳腺腫瘤組織的分類診斷標準》來判定患者是否罹患惡性腫瘤。
對本組患者進行穿刺取材共獲取組織292塊,取材的達標率為100%。進行穿刺活檢后,本組患者中有34例患者乳房腫塊的性質被診斷為良性。這34例患者進行穿刺活檢的診斷結果與進行術后病理診斷的結果完全一致,其診斷結果的符合率為100%(34/34)。其中,有4例患者的腫塊為肉芽性腫塊,有4例患者的腫塊為纖維腺瘤,有14例患者的腫塊為乳腺炎所致的漿細胞性包塊,有12例患者的腫塊為乳腺增生腫塊。進行穿刺活檢后,本組患者中有40例患者乳房腫塊的性質被診斷為惡性,有6例患者乳房腫塊的性質不明。經術后病理診斷發現,這46例患者乳房腫塊的性質均為惡性。這46例患者進行穿刺活檢的診斷結果與進行術后病理診斷結果的符合率為86.96%(40/46)。經穿刺活檢診斷乳房腫塊性質為惡性的40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的腫塊為黏液腺癌(圖A),有4例患者的腫塊為浸潤小葉癌(圖B),有30例患者的腫塊為浸潤導管癌(圖C),有2例患者的腫塊為大B淋巴瘤(圖D),有2例患者的腫塊為原位癌(圖E)。經穿刺活檢診斷乳房腫塊性質不明的6例患者其乳房腫塊主要表現為乳腺不典型性增生合并惡變,且局部病灶存在微小浸潤組織,對其進行術后病理診斷發現,有2例患者的腫塊為原位癌(其小葉內存在微小浸潤),有2例患者的腫塊為浸潤小葉癌,有2例患者的腫塊為浸潤小管癌。本組患者進行術前穿刺活檢的診斷結果與進行術后病理診斷結果的總符合率為92.50%(74/80)。

進行穿刺活檢術是獲取腫瘤組織進行病理診斷的常用方法,具有簡便、快捷、微創、安全、高效及價格便宜等多種優勢[4]。近年來,穿刺活檢術被廣泛應用于婦科疾病的診斷工作中,并成為診斷乳房腫塊性質的主要手段。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對本組患者進行術前穿刺活檢診斷良性腫瘤的結果與進行術后病理診斷結果的符合率為100%,診斷惡性腫瘤的結果與進行術后病理診斷結果的符合率為86.96%(40/46)。在對本組患者進行穿刺活檢時,有2例原位癌患者、2例浸潤小管癌患者和2例浸潤小葉癌患者被漏診。本組患者進行術前穿刺活檢的結果與進行術后病理診斷結果的總符合率為92.50%(74/80)。這說明用穿刺活檢診斷乳房腫塊的準確率雖然較高,但仍然存在一定缺陷。我院對6例經穿刺活檢被發現乳房腫塊的性質不明的患者進行了分析,發現導致其診斷不明的原因可能為:①在對患者進行穿刺活檢時,對其交界性病變組織的取材操作受到了一定的限制。②浸潤性乳腺腫瘤的病變較為復雜。③對患者進行穿刺活檢難以準確地辨別其微小的病變組織[5]。因此臨床醫生在使用穿刺活檢術對乳房腫塊患者的病情進行診斷時,需仔細地觀察所得的影像學資料、結合患者的臨床表現及主述進行綜合判斷,以免發生誤診與漏診[6]。對患者的乳房腫塊進行穿刺活檢可準確地在術前判定其腫塊的病理性質,為制定手術治療方案提供科學的依據[7-8]。
綜上所述,使用穿刺活檢術對乳房腫塊患者進行病理診斷的準確率較高,并可顯著降低對患者的損傷。此檢驗方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 方群.彩色超聲與鉬靶攝片在乳腺包塊診斷中的比較研究GES-6[J].中外醫療,2013,10(14):175-176.
[2] 張醇,王建容,陳春燕.3例乳腺包塊穿刺細胞學誤診病例分析[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4,11(16):2279-2283.
[3] 孟躍進,顧曉荔.陰道鏡宮頸病變活體組織檢查及活體組織檢查后治療問題[J].中國計劃生育和婦產科,2013,5(01):15-17.
[4] 武瑩,李忠武,薛衛成.乳腺乳頭狀病變的穿刺與切除病理診斷比較[J].臨床與實驗病理學雜志,2012,28(11):1260-1262.
[5] 曾群章,王希平,方藝聰.空芯針穿刺活檢在乳腺腫瘤術前診斷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醫藥,2013,8(35):50-51.
[6] 張建蕾,白愛芳.高頻超聲引導下乳腺包塊穿刺活檢的應用價值[J].陜西醫學雜志,2014,43(08):975-976.
[7] 段立鋒,米賢軍,鐘守軍.40例乳腺腫塊空芯針穿刺標本病理活檢的臨床探討[J].吉林醫學,2012,33(04):696-697.
[8] 杜鵬,任道舉,凡蘭.超聲引導下細針穿刺乳腺包塊細胞學檢查的臨床探討[J].當代醫學,2015,21(07):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