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發定
(海南省文昌市計劃生育服務站 海南 文昌 571300)
宮內節育器是一種有效的避孕方法。絕經期女性因受到自身雌激素分泌量減少的影響,其宮頸口會變小、變窄,使其在進行宮內節育器取出術時出現一定的難度[1]。因此,在對絕經期女性進行宮內節育器取出術前,應使用米索前列醇等藥物來軟化其宮頸口,以保證其手術的順利進行。為了進一步探討進行宮內節育器取出術的絕經期女性實施宮頸軟化的最佳用藥方案,我站對2013年7月~2015年5月期間進行宮內節育器取出術的100例絕經期女性在術前分別使用米索前列醇和米索前列醇聯合戊酸雌二醇進行宮頸軟化治療,其中術前使用米索前列醇聯合戊酸雌二醇進行宮頸軟化治療的50例女性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現將此情況報告如下: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3年7月~2015年5月期間在我站進行宮內節育器取出術的100例絕經期女性。這100例女性均符合以下情況:①其宮內的節育器為金屬單環。②其沒有藥物過敏史。③其未患有急性生殖器感染及乳腺病變等。④其對本次研究均知情同意,并簽署了知情同意書。根據術前不同的用藥方案將這100例女性分為米索前列醇組和聯合用藥組,每組各有50例女性。米索前列醇組女性的年齡在50歲~59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5.8±4.6歲。聯合用藥組女性的年齡在49歲~5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4.7±4.2歲。兩組女性在年齡等一般資料方面相比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對兩組女性均進行宮內節育器取出術。術前,讓米索前列醇組女性使用米索前列醇進行宮頸軟化治療,米索前列醇的使用方法為:在進行手術前一天的晚上,將200mg的米索前列醇放在其陰道穹窿的深處。米索前列醇由上海新華聯制藥有限公司生產,批號為國藥準字:H20094136。讓聯合用藥組女性聯合使用米索前列醇和戊酸雌二醇,具體方法為:①在術前一周,讓其每天服用1 mg的戊酸雌二醇片。戊酸雌二醇由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生產,批號為國藥準字:J20080036。②在進行手術前一天的晚上,將200mg的米索前列醇放在其陰道穹窿的深處。米索前列醇由上海新華聯制藥有限公司生產,批號為國藥準字:H20094136。讓這兩組女性在排空膀胱后取膀胱截石位,然后對其進行宮內節育器取環術[2]。
觀察這些女性進行手術的時間、術中的出血量及術中疼痛的程度。
我們使用SPSS17.0軟件包對本次實驗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正負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采用x2檢驗,用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聯合用藥組女性進行手術的時間、術中的出血量及其術中疼痛的程度均明顯優于米索前列醇組女性,二者相比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女性進行手術的時間、術中的出血量及其術中疼痛的程度的比較[±s,n(%)]

表1 兩組女性進行手術的時間、術中的出血量及其術中疼痛的程度的比較[±s,n(%)]
分組(例數) 進行手術的時間(min) 術中的出血量(ml) 手術疼痛的情況輕度 中度 重度米索前列醇組(50) 3.02 ± 1.07 11.6 ± 3.11 25(50.00) 17(34.00) 8(16.00)聯合用藥組(50) 2.03 ± 0.81 5.8 ± 2.23 46(92.00) 3(6.00) 1(2.00)
目前,在臨床上主要通過術前服用藥物來改善絕經期女性宮頸口的狀態,以減輕其在進行宮內節育器取環術時的痛苦[3]。戊酸雌二醇可減少女性下丘腦促性腺激素的釋放量,降低其垂體卵泡激素、黃體生成素的釋放量,從而抑制其排卵。戊酸雌二醇可增加女性宮頸口黏膜上皮細胞的彈性和厚度,從而軟化其宮頸口的組織。米索前列醇可對女性宮頸的纖維組織產生刺激性作用,加速其彈性蛋白酶、宮頸膠原的裂解變化,從而起到軟化其宮頸的效果[4]。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聯合用藥組女性進行手術的時間、術中的出血量及其術中疼痛的程度均明顯優于米索前列醇組患者,此研究結果與黃新[5]的研究結果相符。
綜上所述,對進行宮內節育器取出術的絕經期女性在術前使用米索前列醇聯合戊酸雌二醇進行宮頸軟化治療,可明顯縮短其進行手術的時間,減少其術中的出血量,減輕其術中疼痛的程度。此方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 趙蕾.160例絕經女性服用尼爾雌醇用于取宮內節育器觀察分析[J]. 延邊醫學,2014,5(21):130-131.
[2] 張穎,王疏影,黎秀等. 兩種宮頸準備方法用于絕經后宮內節育器取出[J]. 四川醫學,2013,34(7):949-951.
[3] 王長菊,王文藝,鮑春梅等. 絕經后宮內節育器合并宮腔積膿臨床分析[J]. 河北醫藥,2012,34(14):2166-2167.
[4] 譚電輝,韓春艷,麥月珍等. 絕經后宮內節育器取出術的臨床觀察及護理[J]. 中國性科學,2012,21(5):15-17.
[5] 黃新.絕經后女性宮內節育器取出的疑難分析[J]. 求醫問藥(學術版),2011,09(10):513-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