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敏
(重慶市長壽區人民醫院急救重癥部 重慶 長壽區 401220)
“五常法”是一種精細的醫療設備管理方法,也是一種用來創造和維護良好醫療工作環境、提升醫療機構形象及競爭力的先進管理方法[1]。ICU是醫院的重要部門,ICU急救用物品的完好是確保搶救工作能夠正常運行的關鍵。我科室自2012年8月開始使用五常法對ICU急救用物品進行管理,獲得了良好的效果。為了探討五常法在ICU急救用物品管理中的應用價值。我們對2011年7月~2013年8月期間我院急救科收治的794例患者及50名急救科醫務人員的資料及實施五常法對ICU急救用物品進行管理前后ICU急救用物品的完好情況進行研究?,F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本次研究的對象是2011年7月~2013年8月期間我院急救科收治的794例患者及100名急救科醫務人員。將2012年8月~2013年8月期間我院急救科收治的439患者及50名參與急救的醫務人員設為試驗組,將2011年7月~2012年7月我院急救科收治的355例患者及50名參與急救的醫務人員設為對照組。在對照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12例,女性患者143例。他們的年齡在19~58歲,平均年齡為(32.6±5.3)歲。在試驗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29例,女性患者210例。他們的年齡在18~62歲,平均年齡為(35.1±6.2)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方面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采用常規的管理方法對ICU急救用物品進行管理,常規管理的方法是:對搶救藥品進行定期檢查和更換,保證急救藥品均在有效期內。對急救儀器定時進行檢查,保持其外部的干燥和清潔。搶救結束后,我們使用我院自制的調查問卷對對照組患者及50名參與搶救的醫務人員進行搶救滿意度的調查,同時,統計急救儀器的完好率和搶救的成功率。并根據調查結果對急救用物品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根據分析結果,在2012年8月~2013年8月期間對我院ICU急救用物品實施五常法進行管理,具體的管理方法是:
1.2.1 常組織 “常組織”是確保五常法有效落實的關鍵[2],醫院應定期組織全體護理人員對工作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總結和分析,使其重視在急救儀器、急救藥品管理中出現的問題,并制定有效的措施整改管理制度。此外,醫院應經常組織護士學習各種急救設備的使用方法和維護方法。
1.2.2 常整頓 將儀器設備的管理質量納入科室工作質量評比標準中,將所有儀器統一編號,固定放置。制做各類儀器操作及消毒處理的流程卡,以供醫護人員在使用及維護ICU急救儀器進行維護時參考。制定設備故障登記表、儀器日檢查表和設備外借登記表,以便對ICU急救儀器的各類情況進行登記。確保各類急救物品均嚴格按照相關的規定進行擺放,并做好相應的標識。對于應用范圍較廣的物品應將其置于易取放之處,每日由專人進行清點,并及時對其進行補充。將零散放置的搶救物品放置在一起,以節約護理人員查找時間,提高護理效率。以季度為單位對過期的急救物品進行定時清理。按照“一盒一藥品”原則,按藥品的作用對其進行分類擺放,護理人員在取放急救藥品時,應遵守“左進右出,上進下出”的原則。護理人員應在每月1號檢查急救藥品,對即將失效的藥品應及時進行處理,對有效期在6個月以內的藥品應貼警示標志以便護士能優先使用。對使用頻率低但數量較多的藥品,ICU科室應在進行討論,并及時報告藥劑科對該藥品進行退庫處理。
1.2.3 常清潔 每日對ICU進行濕式拖地2次,進行常規消毒1次。每周對ICU中使用的拖鞋清洗消毒1次。院感質控員及儀器管理員應每天檢查急救儀器的清潔情況、急救車的清潔情況及對儀器進行處理的情況,每周將檢查結果如實報告給護士長。
1.2.4 常規范 建立健全的急救儀器管理制度,對急救儀器的操作和保養進行規范。對新入科的護理人員應進行嚴格培訓及考核。急救儀器的標簽應規范、清晰,急救儀器的標簽如有缺損或模糊,應通知儀器生產廠家及時進行更換。
1.2.5 常自律 ICU科室管理人員應囑咐科室人員嚴格自律,應讓所有科室成員都認識到確保搶救儀器完好及急救藥品完備的價值及作用,制定嚴格的責任追究制度。規定科室人員在下班前認真對急救儀器及急救藥物進行檢查,定期對工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總結分析。
搶救結束后,我們使用我院自制的調查問卷對觀察組患者及50名參與搶救的醫務人員調查他們對搶救的滿意度,同時,統計急救儀器的完好率和搶救的成功率。
觀察并比較兩組ICU急救儀器的完好率、兩組患者搶救的成功率、醫務人員及患者對急救治療的滿意率。
我們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包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顯著性,具有統計學意義。
在實施五常法對ICU急救用物品進行管理前,共有11個儀器不完好,其中,有除顫儀5個,呼吸機3個,靜脈輸液泵3個。在實施五常法對ICU急救用物品進行管理后,僅2個儀器不完好,其中,有靜脈輸液泵1個,呼吸機1個。試驗組1CU急救用物品的完好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相比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試驗組患者及醫務人員對急救治療的滿意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及醫務人員,兩組相比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患者搶救的成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兩組相比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各項指標的比較[n(%)]
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各種先進的高科技醫療儀器在臨床上得到廣泛應用。ICU科是醫院的重要部門,ICU急救用物品的完好是確保搶救工作能夠正常運行的關鍵,這要求臨床上對ICU急救用物品的管理更加規范。實施“五常法”對急救用物品進行管理的宗旨是“全員參與,自行管理”,護理人員既是急救用物品的管理者,又是這些物品的使用者。貫徹該宗旨可充分調動了護理人員工作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加強其工作的責任心,提高護理人員隊伍的整體素質,進而保障護理的質量和安全,減少醫患糾紛,塑造醫院的良好形象。
本次研究的結果證實,用五常法管理ICU急救用物品可顯著減少ICU急救儀器損壞事件的發生,提高患者及醫務人員對急救服務的滿意度和對患者搶救的成功率。此管理方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 何廣明,現代管理五常法[M].香港:明窗出版社有限公司,2000,1239.
[2] 劉立芳,伍玉琴.應用五常法能力急診搶救室藥品[J].管理沙龍2005,(2),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