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 鵬 羅清勇 嚴 棵
(四川省南充市第五人民醫院外四科 四川 南充 637100)
良性前列腺增生癥(BPH)是泌尿外科臨床上十分常見的一種疾病,多發生于中老年男性。該病患者的臨床表現主要有尿頻、尿急、尿細及排尿困難等,可對其生活質量造成嚴重的影響[1]。目前,臨床上多采取手術療法治療該病。傳統開放性手術對患者造成的創傷較大,且術后并發癥較多。近年來,隨著微創技術的發展,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TURP)逐漸得到了臨床上的廣泛應用。在本次研究中,為了探討分析用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癥的臨床效果。筆者進行了以下研究:
本文的研究對象是2011年1月~2013年1月間我院收治的58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癥患者,他們的年齡為47~80歲,平均年齡為(66.7±4.7)歲,他們的病程為1~16年,平均病程為(7.6±2.1)年,所有患者的臨床表現及各項檢查結果均符合BPH的臨床診斷標準[2],均存在尿頻、尿急、排尿困難及夜尿增多等臨床癥狀,其中Rous分級為Ⅰ°增生的患者有9例,為Ⅱ°增生的患者有18例,為Ⅲ°增生的患者有21例,為Ⅳ°增生的患者有10例。在患者知情同意,并且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的情況下,我們將這58例患者隨機分為開放組(29例)和TURP組(29例),兩組患者在年齡、病程及Rous分級等一般資料方面的差異均不顯著(P>0.05),不具有統計學意義,可比性較強。研究對象的排除標準是:①患有前列腺癌的患者。②存在神經源性功能障礙的患者。③無法配合完成調查的患者。
為開放組患者實施開放性手術,為TURP組患者實施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然后觀察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并將對比的結果及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的分析。
1.2.1 開放組 為開放組患者實施開放性手術,具體的方法是:①患者取仰臥位,并對其進行全麻。②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選用恥骨上經膀胱前列腺切除術或恥骨后保留尿道前列腺切除術為其進行治療。③順利切除前列腺后,逐層縫合腹壁切口。
1.2.2 TURP組 為TURP組患者實施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具體的方法是:①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在連續硬膜外麻醉下施行手術,若患者存在尿道狹窄則先行尿道擴張,經尿道插入前列腺電切鏡,將電功率設置為250-300W,電凝功率設置為50-200W。②對患者前列腺、尿道、膀胱以及精阜情況進行探查,明確患者前列腺增生程度。③使用生理鹽水持續低壓沖洗膀胱,于膀胱頸口6點鐘方向入手,從內口切至精阜,并逐步將包膜切開,將中葉切除,隨后于12點鐘方向切除兩側葉增生部位,最后將精阜處的腺體切除。④術后均留置導尿管,并常規使用抗生素預防感染。
①手術指標,包括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導管留置時間及住院時間。②療效指標,包括前列腺癥狀評分(IPSS)[3]、最大尿流率(Qmax)、殘余尿量(PVR)及生活質量評分(QOL)[3]。③并發癥的發生情況,如尿道狹窄、感染、繼發出血及尿失禁等。
應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本次研究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當P<0.05時,視為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
TURP組患者的手術時間明顯短于開放組患者,術中出血量明顯少于開放組患者,導管的留置時間及住院時間明顯短于開放組患者,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各項手術指標的比較
在手術前,兩組患者在IPSS、Qmax、PVR、QOL等指標方面的差異均不顯著(P>0.05),不具有統計學意義。在手術后,兩組患者的IPSS、Qmax、PVR、QOL等指標較術前均有明顯的改善,且TURP組患者上述指標的改善程度更為明顯,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詳情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各項療效指標的比較
在TURP組29例患者中,發生術后并發癥的患者有2例,并發癥的發生率為6.9%;在開放組29例患者中,發生術后并發癥的患者有9例,并發癥的發生率為31.0%。TURP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開放組患者,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詳情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的比較
前列腺是男性生殖系統中的一個重要器官。良性前列腺增生雖不屬于惡性疾病,但前列腺組織肥大導致尿道與膀胱出口受到壓迫,會導致患者出現排尿困難、尿頻、尿急等癥狀,若不及時處理,還可能引發腎功能損害、膀胱結石、尿潴留等嚴重的并發癥,可對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質量造成嚴重的影響[4]。目前臨床上多采取手術方式治療本病,手術治療原則以切除增生肥大的前列腺組織為主,并解除尿道與膀胱出口梗阻[4]。由于前列腺體積較小,且解剖位置較深,傳統開放式前列腺摘除術創傷大、出血多、恢復慢,且容易出現并發癥,對患者身體危害較大。隨著近年來電外科技術的發展,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癥逐漸受到臨床的關注與重視。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是一種微創術式,具有較好的止血效果好、創傷小、恢復快及適應癥廣等優勢。結果顯示,實驗組在手術情況、療效指標及并發癥率等方面較對照組均顯著更優,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另外,筆者總結認為,在進行手術時應注意以下幾點:①明確界定需要切除的位置、部位及深度,保證手術的精準性。②要保證充分的灌洗量,以保證術野開闊、止血迅速。③若患者為高危人群,則手術時間不能過長,以免增加并發癥風險[3]。在本次研究中,為了探討分析用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癥的臨床效果,筆者為開放組患者實施開放性手術,為TURP組患者實施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然后對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進行回顧性的對比分析。分析結果顯示,TURP組患者的各項手術指標及療效指標均明顯優于開放組患者,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TURP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開放組患者,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用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癥的臨床效果顯著,此手術不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提高其生活質量,還具有手術創傷小、患者術后恢復快、并發癥少等優點,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 李海峰.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癥的臨床療效分析[J].河南外科學雜志,2015,21(02):110-110+111.
[2] 陳維剛.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癥效果觀察[J].吉林醫學,2015,36(06):1159-1159.
[3] 馬建強.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癥臨床分析[J].中國傷殘醫學,2014,22(08):84-85.
[4] 李正文.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癥64例療效分析[J].現代醫藥衛生,2014,30(02):247-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