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萍
(山西省運城市中醫醫院麻醉科 山西 運城 044000)
進行TURBt是治療泌尿系統腫瘤的常用方法。該手術具有對患者的創傷較輕、患者在術后恢復迅速等優點。但臨床研究表明[1],此手術易使患者出現閉孔神經反射等并發癥。而且對患者進行麻醉的方式若不當,會提高其閉孔神經反射的發生率。最新的臨床研究發現,對進行TURBt的患者實施喉罩通氣下全靜脈麻醉可有效地降低其閉孔神經反射的發生率。為了進一步證實此麻醉方法的有效性,我院對近年來在我院進行TURBt的91例泌尿系統腫瘤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2年3月~2015年3月期間在我院進行TURBt的91例泌尿系統腫瘤患者。本次研究對象的納入標準為:①接受TURBt的泌尿系統腫瘤患者。②患者的麻醉分級為Ⅰ~Ⅲ級。③患者均簽署了自愿參加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書。本次研究對象的排除標準為:①有全麻禁忌癥的患者。②心肺功能失代償及腎上腺皮質功能低下的患者。③有胃食管返流病史的患者。④對乳劑過敏的患者。我們將這91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其中,觀察組有46例患者,對照組有45例患者。觀察組中的男女比例為39∶7。他們的年齡在38~74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1.1±8.8)歲。他們的病程為6~28天,平均病程為(16.3±3.1)天。他們的腫瘤直徑為0.6~4.6cm,腫瘤的平均直徑為(2.9±0.4)cm。他們的體重為45~78kg,平均體重為(63.1±2.5)kg。對照組中的男女比例為35∶10。他們的年齡在41~72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1.3±8.6)歲。他們的病程為7~30天,平均病程為(16.5±3.3)天。他們的腫瘤直徑為0.5~4.7cm,腫瘤的平均直徑為(3.0±0.5)cm。他們的體重為46~79kg,平均體重為(63.0±2.3)kg。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腫瘤直徑、體重等一般資料方面相比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我院對兩組患者均進行TURBt治療。患者在術前須禁食、禁水。患者進入手術室后對其開放靜脈通路。使用Datex-Ohmeda多功能監測儀對患者的血氧飽和度(SpO2)、心電圖、血壓、心率等指標進行監測。
1.2.1 我院對對照組患者進行硬膜外麻醉。具體的麻醉方法為:患者取左側臥位,由第二腰椎與第三腰椎的間隙處進行硬膜外穿刺置管,先注入4ml濃度為2%的利多卡因,5min后再注入10ml 濃度為0.75%的羅哌卡因。
1.2.2 我院對觀察組患者進行喉罩通氣下全靜脈麻醉。具體的麻醉方法為:監測患者的腦電雙頻指數(BIS)及呼末二氧化碳分壓(PetCO2)。根據患者的體重確定所用喉罩的型號并對其進行潤滑。對患者依次靜脈注射0.08mg/kg的咪唑安定、3ug/kg的芬太尼、1.0mg/kg的異丙酚及0.1mg/kg的順式阿曲庫銨進行麻醉誘導。完成麻醉誘導后,為患者置入喉罩,并將喉罩與Datex-Ohmeda麻醉機連接。將患者的呼吸頻率控制在12~14次/分,將其吸呼比設定為(I:E)=1:2,將潮氣量設定為6~8ml/kg,將PetCO2控制在30~40mmHg之間。術中為患者靜脈泵入4~7mg/(kg·h)異丙酚,同時注入順式阿曲庫銨及芬太尼維持麻醉,使其BIS值維持在40~60之間。手術結束后,待患者的SpO2>95%、PetCO2<45mmHg且其自主呼吸與吞咽反射完全恢復后為其拔除喉罩。
①比較兩組患者術前(T1)、術中(T2)、術后(T3)不同時刻的HR及MAP值,T2為術中每10min記錄一次數值后所得的平均值。②比較兩組患者術畢至麻醉效果消失的時間及術畢至蘇醒的時間。③比較兩組患者因閉孔神經反射而發生體動的幾率。
我們采用SPSS19.0統計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用x2 檢驗,P<0.05時,視為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
比較 兩組患者術前與術畢時HR和MAP相比無顯著差異(P>0.05)。術中,觀察組患者的HR、MAP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二者相比差異顯著(P<0.05)。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不同時刻HR及MAP的比較[x±s]
觀察組患者術畢至麻醉效果消失的時間、術畢至蘇醒的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患者,二者相比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詳情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術畢至麻醉恢復時間及術畢至蘇醒時間的比較[x±s]
在觀察組的46例患者中,有1例(2.2%)患者因閉孔神經反射而發生體動。在對照組的45例患者中有6例(13.3%)患者因閉孔神經反射而發生體動。觀察組患者因閉孔神經反射而發生體動的幾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二者相比差異顯著 (χ2=3.989,P=0.046< 0.05)。
閉孔神經來源于人體脊髓腰第二腰椎和第三腰椎段,與膀胱側壁相鄰[2],向下由盆腔進入閉孔。進行TURBt是治療泌尿系統腫瘤的常用方法。在進行TURBt的過程中,電刀切割時電流易透過膀胱壁而刺激閉孔神經。有資料顯示[3],此手術導致患者出現閉孔神經反射的幾率高達21%。患者在進行手術時出現閉孔神經反射的主要表現為下肢內收肌群突發性痙攣及急劇內旋、內收[4]。閉孔神經反射可導致患者出現腸道損傷、盆腔大血管損傷、膀胱穿孔等嚴重后果。進行喉罩通氣下全靜脈麻醉的操作簡單,不需要進入患者氣管,不會觸碰其聲門[5-6],因此對其咽喉部的刺激較小。與進行氣管插管相比,對患者進行喉罩通氣下全靜脈麻醉可使其血流動力學指標保持穩定,降低其術后咽痛的發生率,而且能避免因插管與拔管刺激所引起的心率及血壓波動[7-8]。此外,藥物順式阿曲庫銨是一種神經肌肉阻滯劑,能有效地阻斷閉孔神經反射的出現[8]。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術中的HR、MAP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觀察組患者術畢至麻醉效果消失的時間、術畢至蘇醒的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患者,觀察組患者因閉孔神經反射而發生體動的幾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
綜上所述,對接受TURBt的泌尿系統腫瘤患者進行喉罩通氣下全靜脈麻醉的臨床效果顯著,可穩定患者的血流動力學指標,降低其因閉孔神經反射而發生體動的幾率,加快其術后蘇醒的速度,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 劉聰霞,徐鵬,邴海龍,等.喉罩通氣在小兒尿道下裂手術中的應用價值[J].重慶醫學,2013,42(2):201-203.
[2] 翁洪亮,范成云,王明敬,等.超聲引導腹橫肌平面阻滯聯合喉罩通氣麻醉在小兒腹腔鏡疝囊高位結扎術中的應用[J].山東醫藥,2014,10(47):73-75.
[3] 王瓊,程秋菊,勞建新,等.喉罩通氣下不同麻醉方法在乳腺癌改良根治術中的應用[J].實用醫學雜志,2011,27(21):3895-3897.
[4] 甘林光,陳駿萍.短小手術SLIPA喉罩通氣時不同通氣模式對肺功能的影響[J].中華醫學雜志,2011,91(32):2261-2263.
[5] 張文文,葉保國,韓春瑩,等.兩種控制通氣模式對老年患者喉罩麻醉下行腹腔鏡手術時呼吸功能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2):387-388.
[6] 周峰,白曉丹,王建軍,等.喉罩通氣聯合硬膜外阻滯在普通外科手術麻醉中的應用[J].中國普通外科雜志,2010,19(7):838-840.
[7] 趙弘卿,王冬青,馮金萍,等.纖維支氣管鏡替代硬鏡激光治療氣管腫瘤可行性探討[J].中國內鏡雜志,2010,16(9):904-906,911.
[8] 吳進鋒,嚴春寅,黃玉華,等.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中閉孔神經反射的處理[J].蘇州大學學報(醫學版),2009,29(2):370-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