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雙平 袁 蓓 吳敬章 劉 芳
(1 甘肅白銀市第一人民醫院麻醉科 甘肅 白銀 730900;2 白銀市第一人民醫院檢驗科 甘肅 白銀 730900;3白銀市第一人民醫院普外科 甘肅 白銀 730900;4白銀市第一人民醫院婦產科 甘肅 白銀 730900)
近年來,術中自體血回輸已成為臨床上節約用血和安全用血最重要的方案之一[1]。我國在對手術患者進行自體血回收時所用的洗滌液主要為0.9%的氯化鈉注射液。但是,用氯化鈉注射液作為洗滌液對手術患者進行自體血回輸易使其發生高Na+、高Cl- 、低K+及高氯性酸中毒。為了探討用醋酸鈉林格氏液對手術患者需回輸的自體血進行洗滌的效果,我們將在我院接受手術治療的過程中進行自體血回輸處理的60例患者隨機分為A組與B組。為A組患者采用生理鹽水對回輸的自體血進行洗滌,為B組患者采用醋酸鈉林格氏液對回輸的自體血進行洗滌,在兩組患者進行自體血回輸前后對其進行動脈血氣及電解質檢測,并觀察其血乳酸的水平、pH值及電解質指標的變化情況,現報道如下∶
本研究中的60例患者均為在我院接受手術治療的過程中進行自體血回輸的患者。在這些患者中,有男性34 例,女性26例,其年齡為21~76 歲,其接受手術的種類包括脊柱手術、股骨干手術及全髖關節置換手術,其術中的回輸血量為800—2000ml。在術前對這些患者進行凝血功能檢查、電解質檢查、血氣分析檢查、肝腎功能檢查及血常規檢查的結果均無異常,其ASA分級為I級或II級。將這些患者隨機分為A組與B組,每組各30例患者。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相比較差異不顯著,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在對本研究中的患者進行手術治療期間為其實施靜吸復合麻醉,監測其血壓、心率、血氧飽和度及呼氣末二氧化碳分壓(PETC02),對其進行機械通氣,使其PETCO2的水平維持在40 mmHg左右。在對患者進行麻醉成功后,在其足背動脈或橈動脈進行穿刺,置入套管針進行血液標本的采集。
本研究所用的儀器主要為萬東BW-8100A血液回收機及其耗材。使用血液回收機對手術創面進行負壓吸引,將手術創面上的血液吸入儲血罐,將抗凝劑(500ml的生理鹽水中加入 2支12500U肝素鈉,使肝素鈉生理鹽水與吸入血液的比例保持為1∶5)注入吸血管道內與回收的血液混合,使血液在儲血罐內經多層過濾后泵入離心杯內進行分離、洗滌及凈化處理,使細胞碎片、游離血紅蛋白、抗凝劑及血小板等分流到廢液袋內,使濃縮的血細胞泵入血袋內,在術中回輸給患者。在對回收的血液進行洗滌時,為A組患者應用生理鹽水作為洗滌液,為B組患者應用醋酸鈉林格氏液(維力能)作為洗滌液。在對兩組患者進行自體血回輸前后(將洗滌后紅細胞全部輸入體內后60 min)進行動脈血氣及電解質檢測,觀察在不同時點其血乳酸(Lac)的水平、pH值及電解質指標的變化情況。
與進行自體血回輸前相比,在對A組患者進行自體血回輸1個小時后其pH值較低,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與進行自體血回輸前相比,在對B組患者進行自體血回輸1個小時后其pH值較高,但差異不顯著,無統計學意義。在進行自體血回輸后,兩組患者的pH值相比較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進行自體血回輸前相比,兩組患者在進行自體血回輸1個小時后其Lac的水平明顯較高,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A組患者在進行自體血回輸后其Lac的水平高于B組患者,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與進行自體血回輸前相比,在對A組患者進行自體血回輸1個小時后其Cl-值、Na十值較高,K+值較低。與進行自體血回輸前相比,在對B組患者進行自體血回輸1個小時后其Cl-值、Na十值、K+值無明顯改變,差異不顯著,無統計學意義。與A組患者相比,B組患者在進行自體血回輸1個小時后其CI-值較低,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 1。
表1 對兩組患者在進行自體血回輸前后其電解質指標的分析(±s)

表1 對兩組患者在進行自體血回輸前后其電解質指標的分析(±s)
注:a與回輸前比較,P<O.05,b與A組比較,P<O.05
項目 組別 例數 回輸前 回輸后Lac(mmol/L) A 組 30 1.0± 0.2 3.5± 0.5a B 組 30 1.3± 0.1 2.0± 0.4ab PH值 A組 30 7.402±0.231 7.211±0.324a B 組 30 7.386±0.228 7.399±0.295 K+ (mmol/L) A 組 30 3.90± 0.26 3.82± 0.21 B 組 30 3.95± 0.27 3.94 ± 0.31 Na+(mmol/L) A 組 30 138.1± 2.8 140.3± 2.9 B 組 30 138.0± 2.9 138.8± 2.8 Ca2+(mmol/L)A 組 30 0.97± 0.14 0.88± 0.12 B 組 30 1.01± 0.17 0.91± 0.14 Cl-(mmol/L) A 組 30 99.4± 3.6 105.8± 3.1ab B 組 30 98.9± 3.5 101.2± 3.2ab
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全球的醫療機構共開展手術約2.34億臺,而且近年來臨床上的手術率呈逐年遞增的趨勢。自體血回輸是臨床上重要的節約用血和安全用血方案,在手術患者中的應用十分廣泛。探討如何減少輸注自體血對手術患者生理功能的影響,對提高為其回輸血液的質量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目前,我國臨床上主要使用生理鹽水、乳酸鈉林格氏液等作為對手術患者進行自體血回收的洗滌液,但其均存在一定的不足。 動脈血乳酸的濃度是反映人體組織缺氧程度的高敏感度指標之一。在進行手術的過程中大量失血的患者可因有效循環血量不足、機體氧供障礙等因素而導致Lac的水平升高。乳酸鈉須經肝臟代謝產生HCO3-。患者在術中血壓下降、肝血流減少至1/60時其體內的乳酸鈉將不能被代謝[2]。臨床實踐證實,為手術患者回輸自體血使用醋酸鈉林格氏液對血液進行洗滌,其Lac的增幅可明顯降低[3]。醋酸鈉林格氏液是一種新型的平衡液,其所含電解質的比例與細胞外液相似,其PH值為7.4,滲透濃度為294mmol/L。與0.9%的氯化鈉溶液相比較,醋酸鈉林格氏液所含鈉離子、氯離子和鉀離子的比例更類似血漿,在用其對患者的自體血進行洗滌及回輸后不會使患者體內電解質的水平發生明顯的變化。與生理鹽水相比,醋酸鈉林格氏液具有阻滯鈣通道、抗氧化等作用,可保護被回收、分離及洗滌的紅細胞,而且對紅細胞ATP及2,3-DPG的水平無明顯的影響。
本研究的結果顯示,與應用生理鹽水相比,應用醋酸鈉林格氏液對手術患者需回輸的自體血進行洗滌的效果較優,可減少其紅細胞受到的破壞[6],防止其血Lac的水平過度升高,維持其體內電解質及酸堿的動態平衡。
[1] 吳昊.心胸創傷出血回輸對機體體液免疫影響的研究[J].中華檢驗醫學雜志,2003,5(5):26.
[2] 于泳浩,李文碩.代謝性酸中毒.李文碩主編.液體學.北京:醫藥科技出版社,1999,90-92.
[3] 曹偉,黃長順,陳駿萍,等,血液保護學。浙江大學出版社,200.
[4] 薛楊,褚慶福,熊有利,等.大量自體血回輸對患者pH值的影響[J].臨床麻醉學雜志.2004(20):438.
[5] SumPelmann R,Schurholz T,Marx G,d a1.Massive trans fusion of washed red blood cells:acidbase and eleetrol yth changes for different wash solutions[J].Anasthesiol Intensi Med Notfall Med Schmerzther t2003·38(9):587—593.
[6] 張曉卿,胡曉舟,張捷,等,不同洗滌液對自體血回收后紅細胞ATP及2,3-DPG含量的影響.北京醫學2008年第30卷第2期,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