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 敏
(廣西全州縣人民醫院 廣西 桂林 541500)
子宮肌瘤是臨床上常見的婦科良性腫瘤[1]。該病患者的臨床癥狀主要為經期延長、經量增多、月經周期縮短、排尿困難以及出現繼發性貧血、腹部包塊等[2],可嚴重影響其身體健康及生活質量。目前,臨床上主要采用手術療法治療該病。近年來的臨床實踐表明,對進行手術的子宮肌瘤患者實施圍手術期綜合護理的效果較好,可有效地提高其治療效果。為了進一步探討對進行手術的子宮肌瘤患者實施圍手術期綜合護理的臨床效果,我們對近年來在我院進行手術的130例子宮肌瘤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了回顧性研究。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3年5月~2015年5月期間在我院進行手術的130例子宮肌瘤患者。這些患者經B超、宮頸細胞學檢查均被確診患有子宮肌瘤,均具有進行手術治療的指征,且患者均自愿參與本次研究并簽署了知情同意書。在這些患者中,排除存在有嚴重的心、肝、腎等器官功能不全的患者以及有盆腔手術史的患者。她們的年齡為31~49歲,平均年齡為(41.3±6.4)歲。其中,患有闊韌帶肌瘤的患者有21例,患有肌壁間肌瘤的患者有38例,患有子宮頸肌瘤的患者有26例,患有漿膜下肌瘤的患者有9例,患有多發性肌瘤的患者有36例。我院隨機將這些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有65例患者。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不明顯(P>0.05),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我院對對照組患者進行圍手術期常規護理,內容包括:護理人員在患者接受手術前要協助其進行各項檢查,并指導其完成術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在對患者進行手術的過程中,護理人員要密切觀察其生命體征的變化情況,并及時記錄其出現的不良反應。在手術結束后,護理人員要指導患者保持正確的體位,并對其進行用藥指導和健康教育。我院對觀察組患者進行圍手術期綜合護理,具體的方法是:
1.2.1 進行手術前的護理 ①進行心理護理:多數子宮肌瘤患者在進行手術前都會出現緊張、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從而影響其麻醉與治療的效果。針對這種情況,護理人員要主動與患者進行交流與溝通,鼓勵其說出內心的想法,并用溫和的語言安慰患者,從而消除其不良情緒,增強其戰勝疾病的信心。②進行環境舒適護理:護理人員要為患者營造一個舒適、安靜、整潔的病房環境,要每天對病房進行消毒,并保持病房內有適宜的溫度、濕度與采光。另外,護理人員還要主動為患者介紹醫院的醫療環境,從而消除其對醫院的陌生感。③進行健康教育:護理人員在患者手術前要詳細為其講解進行手術治療的目的、方法、安全性以及療效,以消除患者及其家屬的疑慮,增強其對手術治療的信心。
1.2.2 進行手術中的護理 護理人員要幫助患者保持正確的體位,并配合麻醉師對患者進行麻醉。同時,在患者進行手術的過程中要密切監測其血壓、心率及血氧飽和度的變化情況,并注意對其進行保暖。
1.2.3 進行手術后的護理 ①進行體位護理:在患者手術結束回到病房后,護理人員要將其頭部偏向一側,以免其在嘔吐時發生誤吸的情況。在手術結束2h后要將患者的體位調整為半臥位,以利于對其進行盆腔引流和排痰。對于臥床時間較長的患者,護理人員每隔2h幫助其翻身一次,并對其受壓的部位進行按摩,以免其發生壓瘡。②進行引流護理:護理人員要密切觀察患者引流液的顏色、性狀等,一旦發現其引流液的量出現明顯的減少或增多,其引流液的顏色或性狀發生明顯的改變,要立即通知醫生并協助醫生進行處理。另外,護理人員要定時擠捏引流管,以保持引流管的通暢,避免引流管發生折疊、扭曲、滑脫等情況。③進行出院指導:患者在出院前,護理人員要叮囑其在2個月內不得進行性生活和盆浴,要告知其多食用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及蛋白質的食物。另外,護理人員要叮囑患者定期到醫院進行復查,告知其一旦出現陰道流血、反復發熱及腹痛等癥狀時,要立即到院就診。
①我院使用焦慮自評量表(SAS)與抑郁自評量表(SDS)對兩組患者在接受治護后的焦慮、抑郁情緒進行評分,患者的得分越高表示其焦慮、抑郁的程度越嚴重。②我院將患者術后手術切口的疼痛程度分為0~3級四個等級。0級:患者在手術后其手術切口不疼痛。1級:患者在手術后其手術切口出現輕微的疼痛,但可以忍受。2級:患者在手術后其手術切口出現明顯的疼痛,勉強可以忍受。3級:患者在手術后其手術切口出現劇烈的疼痛,無法忍受。③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手術的用時及術中的出血量。
我院采用SPSS19.0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正負標準差表示,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用X2檢驗,P<0.05表示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3]。
觀察組患者手術的用時與術中的出血量分別為(103.4±125.7)min與(70.3±123.1)ml,對照組患者手術的用時與術中的出血量分別為(125.6±148.3)min與(87.7±144.5)ml。觀察組患者手術的用時與術中的出血量均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在接受護理后,觀察組患者術后SDS與SAS的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術后SDS與SAS評分的比較

表1 兩組患者術后SDS與SAS評分的比較
注:*表示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例數(n) SDS SAS觀察組 65 31.5±5.9* 29.0±6.1*對照組 65 43.2±7.2 38.6±6.3
兩組患者在接受治護后,觀察組中手術切口的疼痛程度為0級的患者有0例,為1級的患者有47例(72.31%),為2級的患者有16例(24.62%),為3級的患者有2例(3.08%)。對照組中手術切口的疼痛程度為0級的患者有0例,為1級的患者有26例(40%),為2級的患者有29例(44.62%),為3級的患者有10例(15.38%)。觀察組患者術后手術切口的疼痛程度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子宮肌瘤是婦科的常見病。據相關的統計數據顯示,近年來子宮肌瘤在我國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嚴重影響女性的身體健康[4]。目前,臨床上主要采用子宮切除術與子宮肌瘤剝除術治療該病。有研究表明,對進行手術的該病患者實施圍手術期綜合護理可有效地提高其手術的效果。
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手術的用時、術中的出血量、術后手術切口的疼痛程度以及SDS與SAS的評分均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這與邵艷梅[5]等學者的研究結果相一致。可見,對進行手術的子宮肌瘤患者實施圍手術期綜合護理的臨床效果顯著,可有效地縮短其手術用時,并能減輕其術后手術切口的疼痛感,緩解其不良的情緒。此護理方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 俞水娣.子宮肌瘤合并高血壓患者圍手術期護理干預效果分析[J].護士進修雜志 ,2012,27(21):2014-2015.
[2] 莫建英.腹腔鏡子宮肌瘤切除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0,26(27):39-40.
[3] 宋雪花.綜合化護理在妊娠合并子宮肌瘤中的應用[J].河北醫藥 ,2014,(11):1743-1744.
[4] 李蘭萍.護理質量持續改進在子宮肌瘤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導報 ,2014,11(2):129-131.
[5] 邵艷梅.綜合化護理在子宮肌瘤合并糖尿病的應用[J].河北醫藥 ,2014,(10):1586-1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