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英
(云南省楚雄州永仁縣人民醫院急診科 云南 楚雄 651499)
出血性胃炎是一種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性疾病。該病發病的原因和機理目前尚未完全明確。精神壓力過大、飲食習慣不合理、服用藥物、感染、創傷、休克是導致出血性胃炎的主要因素。出血性胃炎患者在臨床上的表現主要是嘔血和黑便。患者出血量過多時會發生貧血或周圍循環衰竭,從而嚴重影響其身體健康[1]。目前,臨床上主要使用藥物療法和手術療法治療該病。為探討使用藥物療法和手術療法治療出血性胃炎的效果,我院對近年來我院急診科收治的76例出血性胃炎患者分別使用上述療法進行了治療,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本文的研究對象為2013年12月至2015年1月期間我院急診科收治的76例出血性胃炎患者。這些患者在臨床上的表現主要是不同程度的嘔血與黑便。這些患者均在胃出血24h內進行了內窺鏡檢查,其內鏡檢查結果均符合出血性胃炎的相關診斷標準。這些患者均無食管胃底靜脈曲張、消化道腫瘤及消化道潰瘍。隨機將這些患者分為藥物組和手術組,每組各38例患者。藥物組中有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6例;其平均年齡為(44.6±6.9)歲。手術組中有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4例;其平均年齡為(46.2±7.2)歲。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相比無顯著性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發生失血性休克的患者進行緊急輸血、補液,使其血壓恢復到正常水平。對患者進行血常規、消化液及大小便等常規生化指標檢查,并根據其具體情況進行適當的止血治療。在此基礎上,為藥物組患者使用奧美拉唑腸溶膠囊進行治療,具體的方法是:讓患者每天服用2次奧美拉唑腸溶膠囊,每次服1片(20 毫克)。為手術組患者使用手術的方法進行治療,具體的方法是:讓患者取仰臥位,對其進行全身麻醉。在患者的上腹正中部位做切口,縱行切開其胃壁,進行胃腸道吻合術。完成胃腸道吻合后,在患者的吻合口下放置胃管。觀察患者胃管內引流物的顏色和性狀,若發現其引流物內有較多的新鮮血液,則需拆開其吻合口,再次進行檢查,并徹底止血。使用10號絲線為患者結扎止血,在其胃主動脈“鴉爪支”的第二分支處縫扎胃左動脈,在其幽門環上2 cm處縫扎胃右動脈。若患者胃壁及胃黏膜的色澤正常,且無壞死,胃蠕動正常,無活動性出血,則使用7號絲線間斷地內翻縫合胃壁切口。術中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為其補充血漿,防止其發生休克。
痊愈:患者嘔血及便血的癥狀完全消失,連續進行3次大便隱血實驗的結果均為陰性,其進行影像學檢查的結果正常。有效:患者嘔血和便血的頻率和量均顯著降低,其進行大便隱血實驗的結果顯示,其便血量減少。無效:患者嘔血和便血的癥狀未得到改善。總有效率=痊愈率+有效率。
本次研究的數據均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9.0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2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經過治療后,藥物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7.4%,手術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4.7%,無顯著性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情況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的效果(n,%)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工作壓力的增大、外出就餐次數的增多及經常過量飲酒,出血性胃炎的發病率不斷上升。臨床上一般將引起出血性胃炎的因素分為外源性因素和內源性因素兩大部分。外源性因素包括服用某些非甾體類消炎藥物、抗生素或大量飲酒等。患者在服用非甾體類消炎藥、抗生素及腎上腺皮質類固醇等藥物后,其胃黏膜的通透性增加,胃液中的氫離子會滲入胃黏膜,導致胃黏膜糜爛、出血,發生出血性胃炎[3]。內源性因素包括嚴重的感染、休克、過度緊張、勞累等[4-5]。嚴重的感染、創傷、休克等應激狀態可使患者的交感神經及迷走神經興奮,交感神經興奮會使胃黏膜血管痙攣收縮,血流量減少,迷走神經興奮則會使胃黏膜下動靜脈短路開放,導致胃黏膜缺血缺氧,胃黏膜上皮受到損害,發生胃黏膜糜爛和出血。休克可導致人體釋放5-羥色胺及組胺,刺激胃壁細胞釋放溶酶體,促進胃蛋白酶及胃酸的分泌,損害胃黏膜[6]。
目前,臨床上主要使用藥物療法和手術療法治療出血性胃炎。相關的研究結果顯示,對病情較輕的出血性胃炎患者使用奧美拉唑進行治療的效果顯著[6,7]。但對出血量較大、病情兇險、隨時會出現休克的患者來說,使用藥物進行治療往往達不到快速止血的效果。因此,可根據患者的病情為其使用手術的方法進行治療。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兩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均較高,且兩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相比無顯著性差異。這說明,使用藥物和手術方法治療出血性胃炎的效果均比較理想,且治療效果不存在優劣之分。不過,本次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我們在對患者進行分組時,考慮到倫理學問題,將病情危急的患者直接分到了手術組中,然后才將剩余的患者隨機分組,但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總之,使用手術方法和藥物治療方法治療出血性胃炎的效果均比較理想,臨床醫師可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及其意愿為其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
[1] 張洋平.急性出血性胃炎臨床治療探析[J].航空航天醫學雜志 ,2014,(12):1686-1687.
[2] 姜振中,翟誠順,王棟,等.急診治療122例出血性胃炎的臨床療效觀察[J].遼寧醫學院學報,2015,36(1):27-28.
[3] 馬國平.急診胃鏡對上消化道出血診治的價值[J].中國實用醫刊 ,2011,38(23):104.
[4] 戴仙.奧美拉唑聯合硫糖鋁治療急性出血性胃炎臨床效果分析[J].當代醫學 ,2014,(30):115-115,116.
[5] 張俊平.急性糜爛出血性胃炎臨床治療效果觀察探究[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4,(19):36-37.
[6] 黃金紅.奧美拉唑聯合硫糖鋁治療急性出血性胃炎臨床效果評價[J].中國傷殘醫學,2014,(8):19-20.
[7] 覃桂聰,黃璐.奧美拉唑聯合硫糖鋁治療急性出血性胃炎臨床效果分析[J].河北醫學,2013,19(3):329-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