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樂敏
“貧血”是指單位容積血液內紅細胞數和血紅蛋白含量低于正常,臨床上常以血紅蛋白(Hb)濃度來代替。我國血液病學家認為在我國海平面地區,成年男性Hb<120克/升、成年女性(非妊娠)Hb<110克/升、孕婦Hb<100克/升就有貧血。
貧血是一種綜合征,不是一種疾病。如果你最近氣色不太好,臉色看起來蒼白且暗淡無光,那么你可能貧血了,得補血。
中醫認為,有些“藥食同源”的食物對于改善貧血有著良好的效果,推薦以下六款經典補血佳品及食療方。
龍眼肉
中醫認為,龍眼肉能補心脾、益氣血、安心神,可治心脾兩虛、氣血不足所致的驚悸、失眠、健忘、貧血萎黃?,F代研究認為,龍眼肉含糖量很高,且為易消化吸收的單糖,可以被人體直接吸收,對體弱貧血、年老體衰、久病體虛及婦女產后有補益作用。
龍眼酸棗仁飲
原料:龍眼肉10克,炒酸棗仁10克,芡實12克。
做法:炒酸棗仁搗碎,裝入紗布袋;芡實加水500毫升,煮半小時,加入龍眼肉和炒酸棗仁,再煮半小時;取出炒酸棗仁紗布袋,加適量白糖,濾出汁液。
食用方法:適時飲用,同時吃龍眼肉及芡實。
紅棗
紅棗有著“天然維生素丸”的美譽,臨床研究顯示,每天吃紅棗的病人,健康恢復比每天單純吃維生素藥劑快3倍以上。根據中醫理論, 紅棗能補中益氣、養血安神,可治氣血津液不足、心悸失眠等。紅棗中還富含鈣和鐵,對防治骨質疏松、產后貧血有重要作用。
參棗飲
原料:黨參30克,紅棗10枚。
做法:黨參、紅棗洗凈,加適量清水,浸泡2小時,煎煮40分鐘。
食用方法:取湯溫服,每日1劑,早晚各服1次。
黑木耳
黑木耳是著名的山珍,其蛋白質含量與肉類相當,鐵含量比肉類高10倍,鈣含量是肉類的20倍,可食、可藥、可補,有“素中之葷”的美譽。中醫認為,黑木耳能補氣強身、補血止血?,F代研究認為,所有食物中黑木耳的含鐵量最高,可預防缺鐵性貧血,補充女性經期的失血,有助于補血養顏。
木耳黑豆燉龍眼
原料:黑木耳100克,黑豆20克,龍眼肉10克,紅糖(或冰糖)適量。
做法:黑木耳和黑豆分別用冷水浸泡后洗凈,放入燉鍋中,加入龍眼肉,倒入清水,煮30分鐘,放入紅糖或冰糖。
食用方法:每日服1次。
血糯米
被稱為“補血米”、“長壽米”。中醫認為, 血糯米可健脾養胃、養顏澤膚,可治女性產后虛弱、病后體虛以及血虛、皮膚干燥?,F代研究發現,血糯米不僅對產婦有良好的滋補作用,而且對慢性病患者、恢復期病人和體虛者都是一種很好的營養滋補品。年輕女性食用血糯米,有助于養顏護膚。
血糯八寶飯
原料:大棗20只,龍眼肉50克,葡萄干50克,當歸6克,黃芪30克,白扁豆50克,蓮子250克,血糯米500克,豬油適量。
做法:洗凈大棗、葡萄干、白扁豆、蓮子等,蒸熟;將當歸、黃芪煮湯備用;血糯米洗凈后,加入當歸黃芪湯代水蒸熟。取一只大碗,內涂豬油,在碗底放入蒸熟的大棗、葡萄干、白扁豆、蓮子,把蒸熟的血糯米飯放入碗中壓緊,再蒸20分鐘后,倒入大盤內,澆上糖水即成。
食用方法:各類貧血、體質虛弱者可經常食用。
黑芝麻
芝麻歷來被視為延年益壽食品,宋代詩人蘇東坡也認為,芝麻能強體抗衰。黑芝麻仁外面有一層稍硬的膜,只有把它碾碎,其中的營養素才能被人體吸收。中醫認為,黑芝麻能補血明目、潤燥通便,可治身體虛弱、須發早白、貧血萎黃、大便燥結等。
黑芝麻粥
原料:大米150克,黑芝麻50克,白糖適量。
做法:黑芝麻放鍋內炒熟,碾碎;鍋內放入米,加適量水,大火燒開后,轉微火至米爛粥稠時(也可用有煮粥功能的電飯煲),加入黑芝麻末;待粥微滾,放入白糖即可。
食用方法:可當早餐食用。
桑椹
中醫認為,桑椹能滋陰補血,可治久病體虛、肝腎陰虧等。現代醫學研究發現,桑葚含多種維生素,桑椹液能促進造血細胞的生長。
桑椹粥
原料:桑椹30克,糯米100克,冰糖少許。
做法:將桑椹、糯米放入砂鍋中,加適量水煮成粥,煮好后放入少許冰糖,再煮1~2分鐘即可。
食用方法:每天食用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