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
手游市場有人一夜暴富,也有人一夜輸掉底褲。
手機功能和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催生手游行業的崛起,也吸引各路資本涌入。但由于產品周期、盈利模式等方面的問題,可以說手游市場有人一夜暴富,也有人一夜輸掉底褲。
“游戲設備的顯示屏幕從幾英寸到上百英寸都有可能”。完美世界CEO蕭泓接受《英才》記者專訪時表示,在布局手游的同時,“針對不同玩家的特性,完美世界提出了下一代互聯網的策略,在手游、頁游、端游與主機游戲等幾大領域進行綜合布局。”
近年以來,手游行業逐漸進入發展的快車道,涌入了大量的中小研發團隊,包括巨人網絡、網易等游戲巨頭也開始向手游轉型。數據顯示,第三季度國內移動游戲市場規模達到146.63億元。
完美世界在手游領域也已有所布局。根據近期完美世界發布的三季報顯示,完美世界第三季度總營收為人民幣9.743億元(約合1.587億美元),相比之下上一季度為人民幣9.284億元略有增長。
公司表示,在線游戲營業收入較上季度的增長主要得益于公司移動游戲的強勁表現,例如近期推出的《魔力寶貝》和《神魔大陸》,以及公司在中國大陸獨家運營代理的世界級游戲《DOTA2》繼續表現良好。
但蕭泓對手游有自己的看法,“我并不認為手游可以徹底取代端游。中國手游近幾年呈現出爆發性增長的態勢,這得益于智能終端和4G網絡的大規模普及,但中國手游市場增速也有從超高速成長向高速成長過渡?!?/p>
相關數據顯示,2014上半年中國手游市場增幅為394.9%,而2015上半年中國手游市場增幅降低到67.2%。
齊魯證券TMT行業首席分析師陳運紅表示:“手機游戲的產品周期越來越短,而供給會越來越多,競爭會越來越激烈。真正能夠勝出的公司肯定是要看自身精品開發能力怎么樣。”
實際上,由于創新性低、渠道混亂等問題,手游行業仍是高風險行業,能夠獲得可觀收益的手游不到5%。
作為在納斯達克上市的游戲公司,完美世界的國際化進程較早。常常奔波于世界各地的蕭泓向《英才》記者介紹,完美世界目前的一大策略即國際化。
在國內游戲行業競爭白熱化的背景下,轉投國外市場成為許多游戲公司的選擇。但在進軍海外的過程中,由于不熟悉當地環境而被迫“交學費”的公司也不在少數。
有業內人士分析,國內的游戲商,在游戲開發早期階段忽視了本土化,經過基本的語言翻譯進行游戲輸出,而沒有從當地的文化元素與市場運營的角度去考慮,結果收效甚微。
和許多公司一樣,完美世界的國際化之路并非一帆風順。
據了解,完美世界最初的國際化,是從簡單的產品授權出口開始,將單一產品授權給世界各地的運營商進行業務分成。
“但此后,我們發現,要想深耕海外市場,必須要進行過自主海外運營,通過收購等手段在海外建立自己的運營點,這是第二階段。”蕭泓表示。
運營點建立之后,完美世界開始嘗試采用投資并購的方式來拓展海外市場,進而通過海外投資團隊自主研發更具當地本土化特色的產品。據了解,完美世界分別在2010和2011年完成了對Runic Games和Cryptic Studios兩個團隊的收購。而為了進一步達到“本土化”的策略,蕭泓表示目前完美世界正在整合全球資源,針對全球市場來開發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