邴紹倩
摘要:醫藥行業B2B是指以醫療機構、醫藥批發企業、銀行、藥品生產企業、醫藥信息服務提供商,以及保險公司為網絡成員,通過Internet網絡應用平臺為用戶提供安全、可靠、開放并易于維護的醫藥貿易服務的商務活動。本文對我國醫藥行業B2B業務優勢及劣勢進行分析,并提出一定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醫藥 B2B 優勢 劣勢
一、我國醫藥行業B2B業務概述
醫藥行業B2B是指以醫療機構、醫藥批發企業、銀行、藥品生產企業、醫藥信息服務提供商,以及保險公司為網絡成員,通過Internet網絡應用平臺為用戶提供安全、可靠、開放并易于維護的醫藥貿易服務的商務活動。在此運行模式中,企業通過內部信息系統平臺和外部網站將面向上游的供應商的采購業務和下游代理商的銷售業務都有機地聯系在一起,從而有效降低彼此之間的交易成本。
目前醫藥行業B2B業務根據服務方式的不同,主要可以分為平臺B2B和商業B2B。
平臺B2B是持有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證A證資格的企業,該證由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審批驗收,全國僅有13張,其服務方式主要由第三方交易平臺實現,既不屬于買方,也不屬于賣方,僅為藥品生產企業、藥品經營企業和醫療機構之間的互聯網藥品交易提供服務。
商業B2B是持有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證B證的企業,該證由地方局審批,截止至2014年8月15日,全國范圍共有72張,其服務方式則是由藥品生產企業、藥品批發企業通過自身網站與本企業成員之外的其他企業進行的互聯網藥品交易。
中國網上藥店理事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醫藥電商規模大約4-5億,約占國內醫藥市場的0. 3%左右;2012年達到16.65億元,2013年達到42.6億;2014年實現77.9億,約占整體市場的2.7%。中國醫藥B2B業務的發展潛力巨大。
二、我國醫藥行業B2B業務的優勢
(一)擁有廣泛的用戶群。我國人口眾多,截至2014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6.49億,全年共計新增網民3117萬人。互聯網普及率為47.g%,較2013年底提升了2.1個百分點。另外,2014年中國網絡購物市場交易規模為6287.6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47.1%:網購人數的快速增長,而藥品又是人們的剛性需求,未來5到10年絕對會大幅擴張,中國醫藥電商領域的發展潛力巨大。
(二)豐富的品類。我國多種多樣的自然條件,孕育了豐富的中藥材資源,使我國培育、發展中藥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據全國中藥資源普查統計,我國有記載的藥用資源多達12807種。按來源分,藥用植物11146種,藥用動物1581種,藥用礦物80種,按使用情況分,經營中藥材1200多種,民族藥4000多種,民間藥7000多種。2014年前3季度,我國原料藥出口額為192.83億美元,同比增長8.15%。出口數量523.37萬噸,同比增長5.3g%,隨著世界制藥產業格局的轉變,初級原材料工業不斷向我國轉移,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原材料供應商。
(三)較低的勞動力成本。中國具有發達國家無法比擬的成本優勢,我國勞動力成本顯著低于發達國家水平,雖然目前勞動密集型制造業向越南、印度、墨西哥、東歐等國家轉移是不爭的事實,部分高端制造業也向美國回流,但是,短期內沒有幾個國家可以和中國比人力資源,特別是發達國家,美國人口最多,總數也才3億多。所以,龐大的人才數量將使得中國勞動力低成本的優勢在國際上長期存在。
三、我國醫藥行業B2B業務的劣勢
(一)信息化工作相對滯后。盡管許多藥品供應商、中間商、零售商、醫院藥房等都配備了電子計算機但由于相互之間大多沒有形成網絡,大多醫藥物流企業信息缺乏相互鏈接和共享,遠遠沒有達到物流運作所要求的信息化水平,因而發揮的作用極為有限。另外,數據采集分析功能弱,系統的管理方式,導致業務數據采集不及時、不準確、更缺少信息的挖掘分析功能。
(二)藥品供應鏈中流通效率低下。在我國醫藥流通領域,流通企業數量多、規模小、市場分散、效益低下的局面,造成了我國醫藥電子商務中信息流、資金流、物流之間的不連貫以及不能有效的對接與集成。而第三方B2B醫藥電子市場應該以充分運用現代網絡信息技術高效地實現信息流和資金流為基礎,從而帶動醫藥物流的發展,促進高效率醫藥物流體系的建立與發展。
(三)法律規范存在缺陷。醫藥電子商務面臨著網上信息披露,系統集成,在線交易的安全性等一系列問題。目前,我國與醫藥電子商務相關的法律規定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簽名法》以及《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審批暫行規定》等,但是由于沒有一部明確規定網上售藥全部行為的法規,因此,必須對醫藥電子商務領域進行立法,科學有效地建立醫藥電子商務市場的法律秩序。
四、醫藥行業B2B業務發展對策及建議
(一)加大醫藥行業信息化建設的投入。開展電子商務的主體是企業,企業信息化的程度必將影響電子商務的發展。應努力推進醫院和醫藥零售業的信息化進程,使電子商務的前臺處理與企業、醫院的后臺信息處理相結合,真正實現交易的及時化和自動化。
(二)建立健全醫藥電子商務相關法律法規。醫藥行業B2B業務的發展與運行需要有良好的政策與法律環境。由于藥品的特殊性和限制性,國家醫藥監管部門應借鑒國外的相關法律,加快制定醫藥電子商務發展與規范的指導意見和相關政策法規。
(三)完善現有醫藥物流體系與物流配送網絡。系統地分析、設計醫藥行業的流通體系和醫藥供應鏈的管理體系對于我過醫藥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作用。目前亟需在理論方面對醫藥物流管理開展更加深入的研究,加強對醫藥電子商務的監督管理,確保藥品在互聯網交易過程及其網下配送過程中的藥品質量問題,提高消費者對醫藥電子商務較強的認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