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霞
摘要:近年來,我國地方政府債務一直處于增長態勢,且增速較快,債務規模的不斷擴大,給我國經濟的可持續健康發展帶來極大的隱患。因此,研究此問題的現狀、成因以及采取合適對策建議將我國地方政府債務規模控制在適度的水平上,對化解我國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維護宏觀經濟穩定運行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地方政府 債務規模 現況 原因 對策
一、地方政府債務規模的現狀
(一)債務規模
根據國家財政部發布的《2014年財政收支情況》,2014年度地方政府債務總額新增加了5.32萬億元,加上2013年以前年度的17.90萬億元,2014年地方政府債務總額為23.22萬億元,比2013年增加了22.9%。
(二)債務規模的變化情況
近年來,我國地方政府債務一直處于長的態勢,且增速較快。其中,1998年與2009年的債務規模較上年的增長率分別達到了48.2%與61.92%,主要原因是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以及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爆發,使得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得以推行,巨大的財政支出計劃導致地方政府負債規模迅速上升。1997年至2014年底,我國地方政府債務規模增速有所下降,但年平均增長率仍為36.31%,高于同期10%的GDP年均增長率,高于2014年的地方財政收入增長率。
(三)2013年全國地方政府債務構成情況
據審計署公布的數據,截止至2013年6月底,全國各級政府債務約30.28萬億元,其中地方政府債務余額17.9萬億元。具體構成如下:地方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10.89萬億元,負有擔保責任的債務2.67萬億元,可能承擔一定救助責任的債務4.34萬億元,合計約為17.9萬億元。
二、地方政府債務產生的原因
(一)財政體制改革不徹底
1994年的分稅改革使我國的財政體制改革跨出了具有實質性意義的一步,雖然我國社會與經濟由于財政體制改革得到了突出的發展與進步,但不得不說,財政體制改革并不徹底,留給我們很多需要修補的漏洞。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由于這些漏洞也產生了不小的負面影響。概括來講,財政體制改革主要在以下幾方面表現出明顯的不徹底:1.中央與地方政府之間事權的模糊界定。2.財權、事權不對等。3.不科學的分配各級政府之間的事權。
(二)地區經濟發展的要求
隨著地區經濟的發展,帶來社會需求的多樣化,必然要求地方政府在公共產品提供的數量及種類上也隨之增加,而地方財政收入現金流,并不總是能與支出現金流相匹配,為了保障公共產品提供的連續性,要想平滑財政收支缺口就必須要求地方政府進行負債來實現這一目的。同時,地方政府要先期投入巨大資金用于重大基礎設施建設,來實現促進經濟發展的目的,而這些重大基礎設施往往可以造福幾代人民,從代際公平的角度出發,按照權利與責任相當的原則,這部分建設資金的籌集,應該以債務的形式由幾代人共同承擔。因此,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地方政府債務規模也應適當增長。
(三)地方政府行政規模的擴大以及地區間的競爭
在我國,由于受到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地方政府職能的轉變不夠徹底,為了攫取更多的經濟資源,不斷擴張行政力量,地方政府“與民爭利”的現象時有發生。承擔了維護地方市場經濟秩序職能的地方政府,并沒有從一些競爭領域里退出來,并利用手中的行政審批權,讓一些原本應為自由競爭的行業,成為了壟斷行業,進行權力尋程。這些行為的存在,使得地方政府需要擴大機構管理職能,用國家的財政資金供養龐大的行政力量,最終為自己謀取私利。財政分權這一舉措得以實現以后,我國各地方政府間彼此競爭日益激烈,各地方政府為實現自己的競爭目標,使得各地方財政支出迅速增長,各個地方政府負債需求日益增大。
三、控制地方政府債務規模的對策建議
(一)加強中央管理控制,立法保障規模的安全
目前,統一的地方政府債務管理機構在我國還沒有實現,在一定程度上,這一弊端不利于控制債務風險和債務規模。因此,中央政府應該統籌規劃,實現建立各地方債務管理機構的目標,加強管理和控制各地方債務。我國也還沒有針對地方政府債務建立專門的法律法規,雖然我國曾在1995年實施的《預算法》中對地方政府的債務進行了一定程度上的約束,但里邊的法條過于粗陋,存在諸多漏洞,對于現在我國地方政府債務的狀況已不能完全適用。所以我國目前急需一部專門的法律法規來對地方債務進行約束,新建立的法律法規應該對地方政府債務的各個方面做出嚴格的規定。
(二)會計制度中引用信用評級
目前我國會計制度存在諸多缺陷,單純的會計報表并不能完全反映地方債務的情況,這就給地方政府債務的統計工作帶來了很大的麻煩,很難判斷地方政府具體的信用狀況,從而不能及時的發現地方潛在的債務風險。因此,我國急需對會計制度進行必要的完善,提高地方政府債務信息的準確性和透明度,引領隱性債務“顯性化”,為債務規模的統計和預警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開源節流,嚴格政府官員考核標準
當前我國的政府官員的考核機制存在問題,很多地方出現了唯“GDP”論,并且存在很嚴重的面子工程的隱患。同時由于我國政府官員的任期較短,導致了很多政府官員只顧在自己任期內做出輝煌的成績,從而大肆舉債,而不管債務在以后是否可以償還。
四、結束語
總之,我國地方政府債務一直處于長態勢,債務規模不斷擴大,給我國經濟可持續健康發展帶來極大的隱患。只有通過一系列的措施,保證地方政府債務處于適當的范圍內,才能很好地保障政府的信譽、地方財政風險的控制、國家和地區的金融安全以及地區經濟社會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