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曉慧
【內容摘要】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如何有效地在高中課堂上進行詩歌教學一直困擾著廣大高中語文教師。針對這種情況,本文將結合多年的高中語文教學經驗,就高中語文詩歌教學策略和方法展開詳細的探索,旨在推動高中語文教學的可持續發展進程。
【關鍵詞】高中語文 ?現代詩歌 ?古體詩歌 ?策略與方法
“詩”、“詞”、“歌”、“賦”作為我國古典文化的四大體裁,具有重要的意義。而“詩”更是以“首位”的姿態于文學界獨領風騷,正是由于“詩”在文學上具有崇高的地位,高中教學中的“詩歌”教學才顯得更加重要。
一、詩歌的重要意義
對詩歌重要性的認識,將幫助教育工作者樹立正確的詩歌教學觀念,有利于教學法的改革與優化。
(一)古體詩歌的重要意義
1.傳統文化的精華
詩歌是古代文化濃縮的精華,正如一位名人說過的“詩歌以最簡短的方式闡發最綿長的情感”。詩歌的創作來源于對情感的高度概括,而詩歌也不僅僅是詩人個人的情感,更多地情況下它還夾雜著一個時代的情感。
比如,王昌齡的《從軍行》中“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一句,抒發的就是廣大將士的共同的衛國豪情,是一種情感的濃縮,更是一種文化的濃縮。
2.情感含蓄的技法
詩文是含蓄的,這不僅是指婉約派詩人清麗的寫法,更包含了所有古代詩人內涵深遠的表達技巧。
(二)現代詩歌的重要意義
1.新時代、新思想、新內容
現代詩歌是古代詩歌的發展,現代詩歌指的是“五四遠動”之后所創作的詩歌,具有“五四運動”倡導的“新時代”、“新思想”、“新內容”等顯著的標識。只是,這些顯著的“新”標識,使得現代詩歌既繼承了古代詩歌的優點,又衍生出了比傳統詩歌更加豐富的創作形式。
如教材中舒婷的《致橡樹》,詩歌句式錯落,情感持續了古體詩綿長深遠的特質,卻更增添了時代的脈搏,使得詩歌全文形式平實自由,而情感蓬勃洶涌,給人以全新的感受。
2.新體裁、新魅力、新熱情
許多青少年學生不喜歡古體詩歌,就在于其過于精巧嚴苛的格式,而現代詩歌韻律更加自由,富有更加強大的生活氣息,不拘形式的表達方式,使得言語平淡,行文灑脫。
新體詩使詩歌逐漸走向“誰都能寫,誰都能看”的階段,然而情感韻味又毫不遜色于古體詩歌,對學生具有更大的吸引力,也更加有利于學生激情的釋放。
二、詩歌教學的誤區與存在問題
之所以進行詩歌教學的改革,是因為現階段的高中詩歌教學中確實存在著大量的問題。對這些問題的剖析,將有利于我們“對癥下藥”。
1.以應試的標準來衡量詩歌的價值
高中是受“應試”思想影響最為嚴重的一個教學階段,教育者過于注重成績,因而重點教學考綱內的詩文,對考綱之外的優秀詩作不加理睬,這是一種錯誤的教學意識,它將導致學生的詩歌學習處于分數的“捆綁之下”,而無法獲得真正的自由。
2.以己度人的強迫式解讀
詩歌的思維是廣闊的,對于同一事物的解讀也是多種方式的。而許多教師卻往往按照某一種“權威”的解讀對詩歌進行定性,這樣,不僅扼殺了學生的思維,還使得學生對詩歌學習漸漸失去了興趣,進而導致了詩歌教學的停滯不前。
比如,當詩中出現“藍色花朵”字樣時,教育者往往會告訴學生“這是詩人憂傷情感的象征”,而事實上學生自己可能會認為這是詩人浪漫情懷的表達,此時教育者再對學生的解讀予以無條件的否決,就會對學生的學習情緒與詩歌思維造成嚴重的傷害。
三、詩歌教學的具體方法
1.靈活設計導語,為教學做引人入勝的開場白
正所謂一個好的導入是課堂成功的一半,導入部分具有構建情景、調動思維的重要作用。因此,教育者在詩歌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注重導入部分的靈活設計,通過適宜的導入將學生帶入詩歌的情景之中。讓學生在情境中感悟詩歌的情緒變化,與詩人形成情感的共鳴。
2.熱情朗讀文本,為正確把握情感態度做好準備
詩歌是語言藝術的書面表達,朗讀往往能夠將情感進行有機的聯系。如教育者組織學生朗讀“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時,就能夠讓學生在朗讀之中實現對詩歌的多次“咀嚼”,從而實現學生對詩歌的深入領悟。
3.感時生情,知人論世,領略風景
無論是現代詩歌還是古體詩歌,它的創作都基于一定的歷史背景,對于背景壞境的分析是實現情景重現的必要前提。因此,教育者在進行詩歌教學時,要學會從詩人的生活背景,人生遭遇,性格特質入手,帶領學生準確把握詩歌的內涵。除此之外,分析基本意象,逐步把握詩歌的主旨也是十分重要的,“意象”是詩歌中情感的濃縮,具有一定的指向性。準確把握詩歌中的意象,對詩歌教學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四、結語
詩歌是詩人情感的藝術化創作,是最為精煉的文化形式。詩歌的學習既有利于學生文化知識的掌握,又有利于學生情感的延伸。因此,教育者在教學中要特別注意方式方法的選擇,尊重學生詩歌學習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感受到詩歌的魅力,愛上詩歌,感悟生活之美。
【參考文獻】
[1] 李永剛、李曉文、王桂榮. 如何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效率增強初中詩歌教學效果[J]. 山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5).
[2] 俞林. 在初中語文課堂中如何有效的詩歌教學效果[J]. 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12).
(作者單位:江蘇省姜堰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