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麗文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指出,農村貧困人口脫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的任務,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標志性指標。近日,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通過《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對我國“十三五”期間脫貧攻堅做出全面部署,明確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
2015年12月15日上午,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務院扶貧辦主任劉永富、國務院扶貧辦政策法規司司長蘇國霞出席發布會,并就“十三五”脫貧攻堅的目標任務、基本方略、政策部署等有關情況回答了中外媒體提問。發布會由國新辦新聞局副局長胡凱紅主持。
劉永富表示,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目標,到2020年實現“兩不愁、三保障”,核心是“兩個確?!??!皟刹怀睢本褪欠€定實現農村貧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就是保障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兩個確?!本褪谴_保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確保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
劉永富指出,實現貧困人口如期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必須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改革現行扶貧思路和方式,變大水漫灌為精準滴灌,變“輸血”為“造血”,變重GDP為重脫貧成效,解決好“扶持誰”“誰來扶”“怎么扶”“如何退”的一系列問題。
截至2014年底,全國尚有7000多萬農村貧困人口,相當于一個中等國家的人口規模。這些貧困人口主要集中在相對欠發達的中西部地區,貴州、云南、河南、廣西、湖南、四川6省區的貧困人口都在500萬以上,14個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有3518萬貧困人口。這就意味著,從現在開始的5年時間,平均每年需要脫貧1000多萬人,平均每月需脫貧100多萬人。要完成這項艱難的任務,讓脫貧攻堅“不留鍋底”,應該如何創新扶貧體制機制?采用哪些兜底政策和措施?真金白銀又將從何而來?
面對媒體提問,劉永富表示,經過多年的努力,容易脫貧的地區和人口已經基本脫貧,剩下的貧困人口貧困程度較深,自身發展能力比較弱,越往后脫貧攻堅成本越高、難度越大。我們以前出臺一項政策、采取一項措施就可以解決成百萬甚至上千萬人的脫貧,現在減貧政策效應遞減,而且到2020年只有5年,時間緊迫,沒有退路,如果不能完成這個任務,就沒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所以,一定要做到全部如期脫貧,不留鍋底,最后如果通過扶貧措施不能全部脫貧,就要通過低保措施兜底。目前,中央財政扶貧專項投入只有400多億元,這個數字在2016年會有較大幅度增長。同時,綜合扶貧的幾千億元也要向脫貧攻堅傾斜。在金融政策方面,貧困人口可以通過扶貧小額信貸發展生產來脫貧,下一步還將設立扶貧再貸款。此外,還會有社會捐助等社會資金的加入。
蘇國霞指出,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對于今后五年的扶貧政策,國家可謂拿出了“真金白銀”來支持打脫貧攻堅戰。《決定》提到要創新扶貧的投融資機制,支持易地扶貧搬遷,這句話的含金量是5年將投入6000億元,通過政府創新融資機制,在涉農投入里面應該是力度最大的。另外,扶貧再貸款的優惠力度也將超過一般支農再貸款,大規模推廣到戶的扶貧小額信貸規模也會超過以前。
關于《決定》在機制體制、政策空間上的創新問題,蘇國霞表示,《決定》首次提出“發展生產脫貧一批、易地扶貧搬遷脫貧一批、生態補償脫貧一批、發展教育脫貧一批、社會保障兜底一批”的“五個一批”工程,對脫貧攻堅提出明確要求,這些具體措施也是國家“十三五”整體發展理念的具體落實。她舉例說,結合生態保護脫貧,我們將建檔立卡的貧困人口轉化為生態保護人員,護林員,這是綠色發展理念的落實,就是把一些既生活在生態脆弱地區,又搬不走的貧困群眾就地轉化成國家工人,領取政府工資。
在蘇國霞看來,扶貧整村推進工程、職業教育培訓工程、扶貧小額信貸工程等十項精準扶貧工程也蘊含了許多創新理念,如探索資產收益性扶貧,一次性把錢給貧困戶,轉化成資產,讓他們長期受益,像光伏扶貧、旅游扶貧等都是通過把政府的投入轉化成群眾的資產來實現脫貧增收。同時,利用“互聯網+”為農村貧困人口發展創造機會,現在在農村實施的電商扶貧就是如此。此外,還有創新扶貧開發的用地政策,過去用地更多的是城市周邊的人受益,但如今通過制度創新,可以增加貧困人口在土地增值中的受益程度,“這些政策理念都是在十八屆三中全會以后,在國家大的改革創新環境下,為農村貧困地區提供和創造了更多的發展機會?!碧K國霞對媒體記者說。
對于《決定》中提到的完善考核機制問題,劉永富介紹說,考核機制主要是兩個方面。首先,是對中西部向中央簽署了脫貧攻堅責任書的2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黨委政府的考核辦法,已有初步規劃,主要是要考核減貧成效,即貧困人口脫貧了多少、貧困人口收入增加了多少、貧困縣“摘帽”了多少等,以及工作的扎實程度,如精準識別問題、對扶貧幫扶措施的認可程度和扶貧資金項目使用管理成效等。其次,還有針對貧困縣的黨政領導干部和經濟社會發展狀況的考核。
“脫貧攻堅戰略五年實施過程中,還會有少量人口因種種原因致貧?!眲⒂栏槐硎荆瑢@些人群最后也要通過一系列社保和低保措施對其進行兜底,讓所有農村貧困人口共享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果。“打贏脫貧攻堅戰,不是輕輕松松一沖鋒就能解決的,必須立足國情,發揮優勢,堅持黨的領導、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群眾主體。”劉永富強調。
據悉,未來五年,要如期實現脫貧目標,中國還將采取七大行動:包括教育扶貧行動,提高貧困民眾的技能和自我發展能力,努力阻斷貧困代際傳遞;健康扶貧行動,提高貧困民眾的健康水平和生產生活能力;金融扶貧行動,努力解決貧困戶、合作組織、扶貧龍頭企業貸款難、貸款貴問題;交通扶貧行動,支持貧困地區重大交通項目建設,重點幫助貧困村解決通村路、村組路硬化問題,改善貧困村貧困戶交通條件;勞務協作對接行動,鼓勵東部地區和大中城市吸納貧困勞動力就業,促進貧困人口通過轉移就業脫貧;百縣萬村行動,組織中央企業幫扶革命老區1萬個貧困村,解決水電路等問題,實現率先脫貧;萬企幫萬村行動,組織萬家以上民營企業與萬個以上貧困村建立結對幫扶關系,不脫貧不脫鉤。
劉永富最后表示,2016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實施精準脫貧工程的第一年。國務院扶貧辦將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扎實工作,奮力拼搏,開好頭起好步,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貧困人口早日脫貧、貧困縣早日摘帽,與全國人民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