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雪|文
應收賬款居高不下已是導致建筑施工企業資金周轉困難的不爭事實。特別在當前建筑市場競爭激烈的現狀下,由于應收賬款不能及時收回,占用了企業的大量資金,導致企業變現能力差,資金鏈處于崩斷邊緣,進而增加了經營風險,制約了建筑企業發展。
提升對清欠工作的認識。近些年,因建筑市場經濟形勢相對不景氣,從而應收賬款制約建筑施工企業發展的重要性才顯現突出。一些施工企業賬面上的錢不少,但可支配資金不多,千方百計向銀行貸款而不得已支付高額的利息。作為建筑施工企業應有所認識,即便市場開發搞得再好,但錢收不回來,資金不能變現,這都是虛假收入,對企業的潛在危害是巨大的。所以,建筑企業應清醒地認識到,應收賬款是關乎企業生死存亡的大事,施工企業要將資金回籠作為中心工作來抓,需要真正轉變思想認識,切實把清欠工作當作企業的中心工作,算好賬,要好錢,加快資金回籠,盤活資金。
在源頭上防范經營風險。作為施工單位,過去光干不算的蠻干做法顯然已不適應當前的經濟發展形勢,所以在源頭上控制經營風險是重中之重。為此,筆者有幾點建議。首先,要對涉及的施工領域以及業主的資金能力進行評估。當前建筑施工企業承接項目難是有目共睹的,但應加強投標評審和合同評審,敢于主動放棄風險較高且經過調研已經得知業主資金緊張的項目投標,從源頭上防范經營風險的發生。其次,應堅持“給多少錢、干多少事”的項目建設原則,并要求所有項目部對經營情況進行風險評估,主動停止或減緩資金不到位項目的施工。應按照合同付款額度組織生產,更不允許超前預支部分款項。還要加強與業主溝通,保持良好交往,積極索要工程進度款。

制定切實可行的工作制度及獎罰措施。沒有切合實際的工作制度,難以改變應收賬款居高不下的現狀。如何清欠回收資金,筆者認為,企業應對每個債務人進行清理,按照“誰經手,誰負責,誰形成,誰催討”的原則,將清收任務下達到具體責任人;建立陳欠款清收動態臺賬,每月定期對每個責任人聯系核實清收的結果,遇到問題及時采取措施。對應收賬款的業主進行分類,對可能沒有后續市場或企業狀況持續惡化的業主在實屬無奈的情況下應采取訴訟手段。對將來后續市場或經營狀況可能有好轉的業主,盡量采取積極與上層領導溝通,適當發律師函的形式催要欠款。當然,要徹底解決應收賬款危機,關鍵還要調動和激發清欠人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只有將企業利益放在首位的員工,才能把項目的錢當成自己的錢。再者,還要建立一定的激勵機制,對于超額完成清欠的員工要實行獎勵,最大限度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
總之,解決建筑施工企業應收賬款問題,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每個企業在思想上足夠重視,在過程中全盤考慮,在措施上落實得力,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在經濟大潮中有立足之地,更加健康、綠色、可持續發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