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梅
(江蘇省興化市顧莊學校,江蘇興化225700)
小學語文作為小學的基礎課程之一,教師在教學時須要結合孩子們的性格特點,制訂出更加科學的教學方案,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達到教學目標,為學生以后的語文知識學習奠定良好基礎。但是由于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許多小學語文教師不能夠給予學生更多的學習空間,小學生無法感受到語文知識的魅力,從而降低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影響到他們的語文學習質量。所以在今后的教學中,教師須要轉變自身的教學理念,幫助學生找到學習語文的樂趣,提高他們語文學習水平。
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天性比較活潑,如果教師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式來講解語文知識,將會降低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最終降低他們的學習質量。許多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上沒有給與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也沒有尊重學生的學習需求,他們只能被動接受教師的講解,從而不利于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態度。除此之外,小學語文教師的課堂活躍氣氛不足,學生在課堂上不夠活躍,無法更好地培養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不利于他們今后語文知識的學習。
小學語文教師在講解相關知識時,應該要設計出比較科學的教學方案,這樣才能夠達到教學目標,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許多小學語文教師由于自身的專業素質較低,對學生的心理把握不準確,制定出的教學方案無法滿足他們的學習需求,從而降低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許多小學教師在教學時往往采用原有的教學設計,沒有結合學生的實際狀況以及課堂的教學狀況來調整相應的教學方案,這樣容易導致小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下降,從而影響到他們今后語文知識的學習。還有一些教師他們課堂設計過于枯燥,學生在這樣的課堂上不能夠充分發揮自身的主動性,這樣也會降低他們的學習興趣,不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
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應該要有專業的素質,這樣才能夠達到教學目標。但是當前我國許多小學語文教師的專業素質不高,他們大部分沒有經過系統的培訓,對學生的心理了解不足。小學生處于一個特殊的年齡階段,他們的好奇心一般較強,教師在教學時應該抓住他們的這一心理,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興趣。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許多教師不能夠準確把握學習心理,不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降低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教師在為小學生講解語文知識時,應該轉變自身的教學理念,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首先,教師須要將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轉變為激勵式,讓學生感受到語文知識的魅力,給予他們更多的語文學習空間,為他們今后語文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礎。其次,教師要不斷豐富課堂教學氛圍,為他們創建更好的學習環境。比如在講解杜甫的《絕句》時,教師就可以先讓學生了解詩句中所描寫的意境,如“黃鸝”“翠柳”“白鷺”“雪”“船舶”等,然后教師可以以講故事的形式將詩句中的意境展現出來,讓學生通過想象來感受詩句意境之美。教師還可以帶領學學生朗讀這些優美的詩句,讓學生在節奏與韻律的變化中更好地認識語文,提高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最終達到小學語文教學目標。轉變教學理念,教師就要增強學生之間的交流合作,在合作中學習到更多的語文知識,提高他們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小學語文教學離不開課本,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時,就要提前做好教案分析,了解課程設置狀況,出現問題時能夠及時調整,為小學生以后的語文知識學習提供幫助。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明確自身的教學目標,確定相應的教學重點,找到更多適合小學生語文學習素材,拓展學生的文學視野,提高他們的文學素養。語文作為一門交流工具,教師就要鼓勵學生加強與其他同學的交流,讓他們將自身已經學習到的語文知識應用到交流過程中,從而增強他們的語文表達能力。加大對課本的分析,教師還要做好課前備案,從小學生的實際狀況出發,利用課本上的知識,為他們創建相應的學習環境,從而提高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比如教師在講解完禮貌性語言時,就可以為學生創建一定的情景,如朋友之間禮貌用語、同學之間禮貌用語,與父母交流的禮貌用語等,在這些環境中,學生可以更加熟練地掌握應用環境,認識到禮貌用語的重要性,在以后的寫作和交流中用詞更加確切,從而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小學教師須要提高學生的主體地位,不斷優化教學課堂,保持小學生持久的語文學習興趣,為他們今后語文知識的學習提供良好幫助。優化教學課堂,第一,教師就要將教材內容與課堂問題巧妙結合,給予學生更多思考空間,讓他們帶著這些問題去尋找語文知識的魅力,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第二,教師要遵循小學生的思維規律,增強學生理解能力,通過語文課文的閱讀,讓他們認識到語文知識的豐富性,在今后的寫作中可以運用相應的技巧,提升自身文章的情感。第三,教師要積極利用多媒體技術為他們創建相應的學習環境,拓展他們的眼界,幫助他們積累更多的文學素材,為以后的創作提供良好幫助。比如教師在講解《早春》時,其中的“草色遙看近卻無”對小學生來說理解難度較大,教師就可以在網絡上下載相應的視頻,讓他們更深入地認識生活,了解語文,提高他們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在優化教學課堂時,教師也要結合學生的實際需求來進行,引導學生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探索問題、總結問題,只有在這樣的課堂上,才可以讓小學生更好地認識語文,感受到語文知識帶給他們的樂趣,為他們以后語文知識的學習奠定良好基礎。
語文作為一門應用型的課程,要想提升學生的學習水平,教師就要加大對學生文學知識的積累,提高小學生對語文的認識,調動他們學習語文的積極性。但是這樣的知識儲備并不是單純的死記硬背,而是要在小學生自身的學習基礎上使其有所提升。比如針對年級較低的學生,教師在講解語文知識時就可以采用畫畫、模仿等方式來降低他們學習語文的難度,同時也可以加深他們對這些文學素材的認識,更好地記憶這些東西,為以后的寫作提供幫助。對于高年級的學生,教師則可以采用問題引導的方式進行教學,學生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會更好地理解文章,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從而提高他們的學習水平。教師只有通過提升自身的語文知識儲備量,才可以在課堂上給予學生更多的學習空間,引導他們探索語文知識,找到語文知識的魅力。除此之外,教師還要不斷提高自身的計算機應用能力,能夠在教學中充分利用網絡資源來增加小學語文課堂的趣味性,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為他們創造更好的學習環境。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應該積極轉變自身的理念,不斷優化教學方案,這樣才能夠達到語文教學目標。除此之外,教師還要為學生創建良好的學習環境,增強學生對語文知識的認識,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興趣,為他們今后語文知識的學習提供更多幫助。
[1]莫莉.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J].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報,2013,(04).
[2]楊俊權.有關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的幾點思考[J].學周刊,2014,(17).
[3]王彩云.淺談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J].學周刊,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