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我們在“名家”欄目中,為讀者推出黑龍江省著名作家左泓先生的散文《我們》(外三篇),這是一組文字波瀾不驚、真情催人淚下之佳作。正如作家自己所言:“心懷真情寫出來的作品,有時候可以不考慮語言,不考慮結構,因為文字后的情緒就像溫暖的流水在涌動,讓敘述變得同樣動人!”
2013年5期《小說林》曾推出大慶作家薛喜君的中篇小說《酒館》。作品塑造了一個鮮活生動、富有生命韌性的底層婦女形象,洋溢著令人感動的關懷底層人民的道義激情。如今,她再次推出中篇小說《老榆樹下的女人》,依然是底層人民的悲歡喜樂,依然是底層婦女占據小說的中心位置,依然是質樸的現實主義筆法,依然是沉穩老到的敘事節奏,洋溢著的依然是關懷底層人民的道義激情。
魚禾的《向日葵》寫的是司空見慣的男女情事,不色情、不喧囂、不倦怠,關鍵是不動情,就這一點貌似可以看作是對濫情寫作的抵抗。其實,是作家通過這樣一層更為直接的關系構成,提醒人們對自身種種晦暗性的警覺與理解。
繼2015年4期《小說林》刊登哈師大郭力教授攜她的研究生對當年1-3期重點作品的點評后,這次郭力教授又攜她的研究生對去年4-6期《小說林》重點作品做了點評。這樣,對全年重點作品進行了整體評論。觀點依舊犀利,思維依舊嚴謹。我們將繼續為大學生提供理論實踐的平臺,因為這是對我們的鞭策與鼓勵。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