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定洲++馬德貴



摘 要:該文以安農大工學院電子技術實驗課程為例,對比了當前教育體制下的傳統實驗教學模式與開放式實驗教學模式的優越點;以小班教學為試點對電子技術實驗課程教學進行了改革和探索,總結了改革與探索過程中的的一些成功經驗,為今后農業院校工科實驗教學的改革指明了方向。
關鍵詞:農業院校;開放式;實驗教學;改革與探索
中圖分類號 G642.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6)01-110-03
Opening Experimental Teaching Reform and Exploration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ies
Jin Dingzhou et al.
(College of Engineering,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efei 230036,China)
Abstract:Taking college of engineering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experiment course for example,compared the traditional experimental teaching mode and the mode of open experiment teaching the superiority in the current educational system. With small class teaching for the pilot to electronic technology experimental teaching means to undertake reform exploration,summarized the reform and exploration in the course of a number of successful experience,for the future of agricultural universities experimental teaching reform.
Key words:Agricultural universities;Opening;Experimental teaching;Reform and exploration
1 我院工科實驗現狀與背景分析
隨著高校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發展,傳統的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化、學年制正在向學分制轉化,動手能力強、具有創新精神為當今社會對人才的要求;知識型、應用型的復合人才才是當代的天資嬌子。實驗教學無疑是鍛煉學生動手能力,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有效手段。然而傳統的實驗室建設與管理模式下的實驗教學在很大程度上達不到當今社會對人才培養的要求,傳統的實驗教學只注重對學生共性的培養,忽視了其個性發展空間,限制了學生思維的發展和創新能力的提高;另外,如何解決學分制下不同專業同學間、同一專業不同學生間知識結構差異下的教學問題,如何解決高校擴招后教學硬件設備與學生數比例失衡的問題等等[1]。傳統的工科實驗室構建形式和教學模式很難解決上述矛盾。我們必須尋求一條新的農業院校工科實驗教學的道路,使之適應教育、教學改革的需要,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開放式實驗教學模式[2]就是將實驗教學資源向全校師生開放,可以使學生有所選擇和側重地規劃自己的學習目標,開闊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造性思維;可以為學生自主學習、個性發展、培養創新能力提供充裕的時間和空間;可以有效提高實驗設備的使用率,緩解高校擴招后學生數量上的增加與實驗設施相對缺乏的矛盾。開放式實驗教學是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高實驗教學水平的有效途徑,是教學改革的必由之路。
2 實驗教學改革和探索
傳統的實驗教學方法主要是教師講授,根據擬定的實驗內容、方法和步驟完成對既定實驗數據的測量,如果沒有按照要求完成就得不到老師的肯定。這種實驗教學模式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對知識的想象空間,不利于培養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思考。所以在開放式實驗教學手段上,我們必須“給老師減負”,讓學生成為實驗的主體(如圖1所示),老師只提供必要的輔助性教學指導。因此開放式教學要從以下幾方面保證教學質量。
2.1 教學方法上要求靈活多樣 在教學形式的開展上可以采取:以學生為中心的自主式學習,即學生可以通過自主設計問題、進行問題探索并能及時得到評價反饋;以教師為先導的導學式學習,即教師把實驗內容按層次、按模塊分類。學生選擇實驗題目,在教師指導下學習相關知識、查閱相關資料、獨立完成實驗任務;以學生學習小組為群體的協作式學習,即可以根據實驗題目的要求,組織若干名學生構成一個實驗課題組等等。實驗教學應該根據實驗教學內容特點,靈活運用各種形式,增大教學的開放程度,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實驗教學的質量。
2.2 多媒體教學手段有利于提高實驗效率 實驗課程除了涉及到知識點外,主要讓學生盡快掌握各種儀器設備的使用方法,多媒體教學手段的運用能讓學生在很短的時間內能更加形象直觀地掌握各種儀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因此多媒體課件的制作也是開放式實驗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有效減輕學生自主學習的負擔。圖2所示就是電子技術實驗課程的多媒體課件,從中可以很快讓學生了解面前的儀器設備的性能特點和使用方法。從而快速進入實驗狀態。完成實驗項目的測量。
2.3 網絡平臺是對課堂教學的有益補充 網絡教學輔助平臺建設也是開放式實驗教學的有效輔助手段。網絡教學平臺存儲信息量大,內容豐富,可以針對性的提供很多學生感興趣的科學知識,如課程文檔、元器件性能介紹、測試題等,更大程度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如圖3所示,平臺中的論壇也便于師生交流互動,可以有效激發學生對知識探索的積極性。
2.4 開放式實驗教學內容的創新 開放式實驗教學在項目內容設置上要考慮到不同層次學生的能力水平,注重基礎性與綜合性相結合,驗證性與設計性相結合,趣味性與實用性相結合的原則。首先要滿足人才培養方案中提出的對本課程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礎上結合趣味性、實用性的實驗培養學生對實驗的積極主動性,利用綜合性、設計性實驗來鍛煉和提高學生主動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3],培養學生的創新性和創造性的思維方法。如在電子技術實驗的內容中我們加進了電子秒表的設計,電子拔河比賽裝置的設計,以及智力競賽搶答裝置的設計等內容,這些與現實生活密切相連的、學生感興趣的實驗,很好的調動了學生實驗的積極性、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
2.5 開放式實驗教學時間安排 開放式實驗教學不僅體現在實驗項目的開放,更體現在時間和設備的開放,實驗室要全天候對外開放,在正常教學時間外,學生可以通過提前預約,在課余時間、晚自習、周末、節假日等任意時間來實驗室進行實驗,實驗室按照預約可以隨時開放,更大程度的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調動學生的實驗積極性。
2.6 開放式實驗教學效果評價 學生實驗成績的評定不僅是對學生動手能力的肯定,更是對實驗教學效果的一種評價。我院目前所有實驗課程都是采用考查的方式對學生成績進行認定,沒有統一的標準,存在很多主觀因素的干擾,缺乏科學、客觀性,大鍋飯式的評價不利于學生的實驗積極性的培養。因此建立與完善實驗效果評測體系,是提高實驗教學質量的重要措施。
公正客觀的評價能激勵學生的學生積極性。為貫徹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有效監測實驗教學質量,參考兄弟院校的做法,特制定評分標準,如表1所示。評分標準設若干個一級指標和二級指標,根據其在整個項目所起的作用不同給予不同的分值。評分成績采用等級分制登記,設4個等級,即優、良、及格、不及格。
實驗效果評測應是綜合性、多樣化的[4],其中實驗考核方法應包括自評、互評和總評,考評標準應兼顧客觀性和主觀性,同時應把動手能力、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及創新能力作為主要考核內容。
3 結語
通過開放式實驗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實踐可以比較出其優越點:(1)可以滿足分層次和個性化的教學要求。(2)使學生更加靈活的安排個人的學習時間。有效解決理論課與實踐課時間沖突的問題。(3)更大程度的提高現有實驗設備的使用效率。(4)有利于培養學生主動思維,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科學的實驗態度。(5)有利于提高師資隊伍水平和實驗教學質量。利用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改進實驗教學,采用引導式、啟發式教學方式,展現教師導學、學生自學、師生互動的學風,有利于全面培養學生的實踐科學作風以及綜合分析、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知識、能力、素質全面協調發展,確保開放實驗教學質量。
通過實行教學改革與探索,實驗設備的利用率得到有效提高,實現了校內資源共享。從而改善農業院校工科實驗教學的環境,為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開拓創新意識創造有利條件。
在以后的教學改革中我們必須進一步理順各種關系,為了實現工科實驗教學的全面開放,統一管理,必須制定一整套的規章制度,包括實驗體制和管理手段、儀器設備管理制度、安全制度、學生實驗守則、檔案管理、人員管理等方面,并實現實驗教學管理的全面信息化和自動化。
參考文獻
[1]金定洲.開放式電工電子實驗室建設的探討[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08(2):111-112.
[2]張偉峰,閆大順.地方院校開放式實驗教學模式探討[J].農業網絡信息,2011(4):128-130.
[3]宋繼田,李占勇.對開放式實驗教學的理解與思考[J].化工高等教育,2011(2):34-36.
[4]劉冰.開放式實驗教學的嘗試[J].科教園地,2011(4):282.
(責編:張長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