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祥燕+廖金花+趙良忠

摘 要:食品工藝學實踐教學是食品類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重要環節,對于一般地方性本科院校,由于辦學經費和辦學場地的限制,實踐教學往往流于形式。該文針對目前地方性本科院校實踐教學存在的一些實際問題,以食品工藝學實踐教學為例,探索“校企合作、項目承載式”實踐教學模式的構建。
關鍵詞:校企合作;食品工藝學;實踐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 G642.4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6)01-116-02
食品工藝學實踐教學是食品類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重要環節。對于一般地方性本科院校,因辦學經費和辦學場地的限制,實踐教學往往流于形式,沒有受到重視,沒有與企業對人才的要求相銜接等原因,致使學生畢業走向工作崗位,動手能力差,不能勝任企業對人才的要求,適應新的工作崗位。為解決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深入分析了食品工藝學實踐教學體系(食品工藝學實驗、食品工藝學課程實習)目前存在的缺點,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針對食品工藝學的實踐教學,構建了以“校企合作、項目承載式”實踐教學體系。
1 目前食品工藝學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
1.1 實驗場地和經費不足 隨著高等學校擴招,高等教育的大眾化,學生人數的增多,有很多專業,一個專業就有幾百人,人數的急劇增多,而實驗場地和實驗儀器設備沒有跟上,原有的實驗場地和經費的不足,實踐教學流于形式,嚴重影響教學效果。
1.2 師資力量不夠,缺乏雙師型實踐經驗的指導老師 師資力量嚴重不足,尤其缺泛具有實踐經驗豐富的教師。
1.3 實驗小型化,缺乏大型儀器設備 食品工藝學實習很多項目都是手工化、小型化,沒有結合工廠的實際情況,很難起到實訓效果。并且隨著科學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新技術和新工藝被采用,老化的小型實驗設備不能滿足新技術的需要。
1.4 實訓時間比較少,不能很好的起到實訓的效果 本科院校相對職業學校,更重視理論教學,但是對于培養應用型人才的一般地方性本科院校,應增加實訓的時間,尤其是在工廠生產實習的時間,現有的生產實習時間很多高校一般為3~4周。筆者認為時間太短,在這么短的時間內進行生產實習,工廠一般不愿意接受,可以把生產實習延長至3~4個月,進行頂崗實習,學生會給公司創造較多價值,同時又能起到實習的效果。“校企合作、項目承載式”實踐教學以項目為載體,學校和企業為紐帶,有目的、有計劃地圍繞學生開展教學,學校與企業共享人才資源、設備資源和技術資源。建立以提升學生創新能力為核心的“先期介入式”的聯合培養機制,學生以課內實習和科學研究等方式深入生產第一線,結合企業和學校的科研項目,并由校內教師和企業專家共同指導,切實提高學生工程實踐能力、創新思維能力,達到實訓實習的基本要求。“校企合作、項目承載式”實踐教學,既為企業解決技術難題,又給學生提供“真槍實干”的鍛煉機會,形成企業、學校、學生“三贏”的局面,下面以湖南邵陽學院生物與化學工程系食品類專業為例,其體系框架見圖1和圖2。
2 “校企合作、項目承載式”實踐教學的優勢和建議
2.1 充分地整合資源,發揮各自優勢,做到互利互惠 學校與湖南李文食品有限公司、湖南湘窖酒業有限公司、湖南恭兵食品有限公司、湖南華鵬食品有限公司、北京康得利食品機械有限公司、湖南和鑫生物科技公司等行業骨干企業簽訂合作協議,建立技術研究中心,共同議定開發項目,共享人才資源、設備資源和技術資源。充分利用企業的資金和場地優勢,結合學校的人才優勢,做到強強聯合,真正做到工學結合,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起到實踐教學的效果。
2.2 讓學生較早地適應社會,提高適應工作能力 “校企合作、項目承載式”實踐教學能使學生結合老師和企業的科研項目,參與企業的生產和研發過程,更早地了解企業,知道企業需要什么樣的人才,有目的的培養自己,提高自己,提高工作能力和創新能力。
2.3 細化校企聯合培養協議 建議制定并落實企業、學校和學生3方協議。同時,調整企業提供經費的使用范圍。其中對學生的生活費,原則上進行統一,不足部分由學院從專項經費中提供;增加學生學習獎勵經費,按周記考核成績,進行發放;同時對留在企業工作的學生進行補貼,增加入職補貼項。
2.4 合理安排在企業實習的時間 很多高校實習時間一般為3~4周,而這么短的時間,企業一般不愿意接受,最近幾年學校根據實際情況,對實習進行了調整,一般安排在假期,充分利用學生在假期的休息時間,安排學生在校企合作的相關企業進行實習,企業根據學生的實習情況,給予一定的報酬,根據企業反饋的情況,學生取得了良好的實習效果。
2.5 建立校企聯合實驗室或實訓基地 根據學校和企業的相關協議,由學校提供場地,企業提供資金贊助,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和學校人才培養的要求,建立聯合實驗室或實訓基地,如邵陽學院康得利機械設備公司實驗基地、湖南李文食品有限公司實訓基地等。
參考文獻
[1]曾祥燕,譚建新,趙良忠.地方性本科院校食品類專業實踐教學內容和模式探討[J].中國電力教育,2014(14).
[2]邱麗芳,李德堯,張宇馳.高等職業教育頂崗實習長效管理機制的研究[J].中國電力教育,2011(34).
[3]趙良忠,夏 湘,黃大川.應用型高等院校食品類專業產學研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科教文匯,2010(12).
[4]公維余,張有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應加強實踐教學環節——以教育技術學專業為例[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09(4).
[5]武敏霞,張虹,杜建紅.以“雙證”為核心,改革實踐教學內容[J].時代教育,2008(1).
[6]趙良忠,劉建強,蔣盛巖.基于項目承載、協同創新模式的大學生創新中心建設探索——以邵陽學院食品類大學生創新中心為例[J].安徽農業科學,2015(3).
[7]鄒寧.地方性本科院校應用型人才培養研究[J].中國電力教育,2013(19). (責編:徐煥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