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張博|文
中國最大的海藍寶,世界上最大的自然銅以及產自巴西的花形片狀碧璽等一大批國內外精品礦物寶石正在運往郴州的路上。
郴州是全球有名的有色金屬之鄉,現已經發現的礦種達110種,探明儲量的7類70多種,預計價值超萬億元。鎢、鉍儲量全球分列第一和第二位,鉬儲量全國第一,石墨儲量全國第一,錫儲量全國第三,鋅儲量全國第四。其他礦石品種也極其豐富。郴州還被譽為“世界級巨量金屬堆積區”, 是“中國觀賞石―礦物晶體之都”、“中國銀都”。郴州礦物晶體在國際國內享有盛譽,礦物寶石資源居全國首位,是名副其實的“金玉郴州”和“寶石王國”。
第四屆中國(湖南)國際礦物寶石博覽會將于今年5月19日~23日在湖南省郴州市舉辦。5月4日,郴州舉行了“魅力礦博 世界共享”中外媒體礦博行集中采訪活動,記者探訪了郴州企業、地質公園、礦山博物館等地,親身感受這座“寶石王國”的獨特魅力。
在礦博行第一站,記者來到了金貴銀業股份有限公司。金貴銀業是一家以白銀為主的生產制造企業,具體來說,金貴銀業是一家從事“從富含銀的鉛精礦及鉛冶煉廢渣廢液中綜合回收白銀及鉛、金、鉍、銻、鋅、銅、銦等多種有色金屬”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擁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全國領先的白銀清潔冶煉與深加工技術及以白銀為核心的全產業鏈,白銀產量居全國同類企業前列,是我國白銀生產和出口的重要基地之一,同時也是國內第一家以白銀為主業的上市公司。

近年來,有色金屬行業整體低迷的宏觀市場環境對金貴銀業的發展也產生了一定影響。但公司利用規模優勢,技術優勢、品牌優勢,點價經營模式有效控制成本與市場風險,同時在地方政府的政策扶持下順利渡過了難關。
據了解,2015年,金貴銀業生產白銀851噸,產量居全國同類企業第一位。2015年,公司銷售收入首度超50億元(58億元),實現凈利潤1.18億元。產品產量與銷售收入同比增長幅度均在35%左右,凈利潤同比也有小幅增長。2016年一季度,公司生產經營形勢良好,主要產品生產均超出年度計劃進度,部分產品產量創歷史新高,累計完成銷售收入13.22億元,同比增長20.46%。
2016年4月20日,金貴銀業發布定向增發18.8億元的公告,募資將用于2000t/a高純銀清潔提取擴建項目、3萬t/a二次銻資源綜合利用項目、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建設項目以及償還銀行貸款。項目投產后白銀產量將達到2000噸,位居全球第一。項目的擴建不僅體現在產能上的優勢,在技術上,金貴銀業同樣重視“綠色”發展在公司未來發展中的重要方向。
金貴銀業的“無砷煉銀”技術是其自主研發、全球獨創的清潔白銀冶煉技術。該技術破解了困擾白銀傳統冶煉千年的砷害難題,得到國家“863計劃”重點支持。“無砷煉銀”技術具有回收率高、無砷毒害,清潔環保等突出優點,既能夠有效降本增效,實現資源高效利用,又能夠有效控制污染,實現環境無害清潔化生產,經濟和社會效益非常顯著。
為適應當前經濟形勢,在今年“礦博會”期間,金貴銀業還將舉辦“互聯網+有色金屬高峰論淡”;創建于2015年11月的“找金銀網”也將于今年5月20日正式上線。
作為此次“礦博會”的三大分展館之一的柿竹園礦山公園博物館是由郴州市人民政府申報,于2010年獲得國土資源部第二批國家礦山公園建設資格。公園規劃面積129990畝,核心景區面積70590畝,項目投資6.3億元。其中柿竹園國家礦山公園博物館建筑面積6600平方米,其中,展廳面積4400余平方米,分為兩層,上層以科普教育為主。館藏品約8000余件,是介紹在國際地質界享有“世界有色金屬博物館”盛譽的柿竹園礦區獨特成礦地質、富饒礦產資源、千年礦業歷史以及湖南柿竹園有色金屬有限責任公司礦業發展現狀、資源綜合利用、綠色礦山建設成就等。博物館由魅力柿竹園、物華天寶、千年礦業、資源綜合回收及利用、綠色礦業、璀璨的礦物寶石等六個專題展廳及報告廳、接待休息廳組成。下層以觀賞性為主,展覽來自各地的礦物寶石。
說到“世界有色金屬博物館”,就不得不提到湖南柿竹園有色金屬有限責任公司。柿竹園是一家集采礦、選礦、冶煉、資源綜合回收、產品研究開發于一體的國有大型礦山企業,現隸屬于世界500強的中國五礦集團。
柿竹園公司采礦權面積達35平方公里,擁有鎢鉬鉍特大型多金屬、野雞尾銅錫等礦床,礦產資源十分豐富,保有資源儲量鎢、錫、鉍、鉬、螢石分別達到66萬噸、50萬噸、29萬噸、12萬噸、6900多萬噸。因儲量大、品種多、品類全,被中外地質專家譽為“世界有色金屬博物館”。 未來公司將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為發展理念,建設中國五礦集團的稀有金屬產業升級基地,打造中國五礦集團礦山企業標桿,把全國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設得更好。

閃鋅礦

寶石級綠螢石

白水晶
作為考察路線之一的桂陽寶山國家礦山公園,是一個以寶山礦山本部為基地、以古現代采礦遺跡為核心景觀、以礦冶歷史文化為主題,充分展示古代和現代采掘工藝流程為主要內容的一個時尚特色旅游項目,能使游客獲取新奇的體驗,被譽為湖南文化旅游的一朵奇葩。
公園分為“一心七區”,即游客服務中心、井下探秘區、露采場景區、礦冶博覽園區、子龍訓練營區、觀景臺(烹采園區)、礦冶文化風情園區、選冶工藝參觀區。這里有國內罕見的露天單體采礦區、中南有色礦山較為現代化的豎井、世界最大的銅錢幣主題雕塑、財富大道;井下有色彩斑斕的孔雀石、晶瑩剔透的冰晶針、刺激的礦井探險和3D電影,而古時遺留下來的眾多老窿洞,更是一部千百年來寶山悠久的采礦史!
展區以有色金屬的生產流程與工藝為主體內容,為人們全景展示有色金屬從大自然中來,經過鉆、采、選、冶的過程并流通到人們生活中,一方面展示有色金屬的來之不易,另一方面也展示寶山的流程與工藝的演變歷程,開拓創新,繼往開來。
鉆探和選礦,通過設備微縮模型,回顧并展望現代寶山礦業三個發展階段不同的采礦方法:露天采礦,到1995年露采閉坑、轉入井下采礦以及未來采礦,并特意設置虛擬無人采礦互動裝置,讓觀者通過與無人采礦操控臺互動,了解智能化采礦的先進性。彰顯寶山人與時俱進、勇于創新的發展思路。
綠色礦山戰略是新時期寶山的核心戰略,國家礦山公園、尾礦綜合利用項目、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廢渣流治理和邊坡治理工程構成完整的戰略體系。通過微縮模型和光影藝術,聲光電互動沙盤全景展現美麗寶山的美好未來,見證湖南首個國家級工礦旅游項目的美麗夢想。觀者還可騎上自行車,通過VR互動漫游系統,游弋于寶山的壯麗之中,穿巷道、下仰天鍋、觀地下銀河等地質遺跡,甚至可以跳出寶山看寶山,在桂陽的山水中體驗八寶之地的旖旎風光。
通過在這座礦山公園開啟的一段穿越時空的旅程,記者體驗到了寶山深厚的人文底蘊,博大的礦冶文化和奮進的企業精神!
即將舉辦的第四屆礦博會繼續堅持“匯聚全球資源,打造國際品牌,擴大交流合作,弘揚科學文明”的宗旨,以“礦晶產地年”為主題,以世界礦物晶體產地精品礦物為主要展示內容,以舉辦國際礦物高峰論壇、礦業科普、國際友好城市締結為主要活動內容,通過打造國際礦物寶石的品牌會展,建立國際礦物寶石電子商務平臺,建立礦物寶石產業園區,推進礦物寶石產業的轉型升級和科學發展,以向世人充分展示郴州“世界有色金屬博物館”、“中國礦物晶體之都”的獨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