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安軍|文
銅陵有色在獲得“全國質量獎”后,將全員績效管理、對標管理、卓越績效自我評價作為繼續推進卓越績效模式抓手,并設立“銅冠卓越績效獎”進行引導,促進了發展質量穩步提升,樹立了企業競爭的新優勢。
銅陵有色金屬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銅陵有色”)2010年正式實施卓越績效模式,對照《卓越績效評價準則》,經過三輪“評價-改進-創新-分享”循環,經營質量水平和綜合競爭能力實現了較大提升,于2012年獲得第十二屆“全國質量獎”。
如何鞏固創獎成果,如何在日趨激烈的競爭中保持優勢?公司認為,需要用卓越績效模式作為發展新動能,持續推動公司有質量的發展。公司將卓越績效模式的管理精髓貫穿于全員、全過程、全方位,以全員績效管理、對標管理、卓越績效自我評價等工作為抓手,并設立“銅冠卓越績效獎”用于表彰實踐卓越績效模式成績突出的單位。
公司通過分析企業發展方向和實現績效目標(戰略目標)的所有關鍵環節和重要路徑,運用平衡計分卡原理,從戰略目標中提取和分解了25個關鍵業績指標(KPI),以此為源頭,層層分解為各級組織和全體員工績效指標,確保公司戰略有效實施和落地(圖1)。


公司全員績效管理體系遵循PDCA原則,主要包括績效計劃、績效實施、績效評價、績效反饋與改進、績效結果應用等五個環節在內的完整循環上升的流程(圖2)。其中績效結果主要應用在以下方面:發現員工技能短板,開展有針對性的培訓;作為獎金分配和薪酬調整的主要依據;用于員工職位調整與晉升;強化員工對企業文化認同等。
公司以全員績效指標體系為基礎,分層建立公司、二級單位兩個層級的對標指標體系和各個崗位的對標指標體系,共選取公司級對標指標60個,二級單位對標指標192個。
對標指標既有過程性指標,也有結果性指標,并從可比性和可學性上選取標桿。標桿選定后,按照“二八”原理,以最迫切、最關鍵的環節為切入點,研究制定對標方案和趕超路線圖和時間表,選擇自主創新、技術引進等路徑,明確改進指標的具體措施,把目標任務分解落實到生產經營各個環節和各個崗位,確保目標清晰、節點分明、責任到位。
公司還對對標改進過程的質量進行定期測量,這些測量指標包括質量、成本、時間等有效性指標。在對標活動中形成的有效操作參數、控制措施、工藝方法等及時“建模”,鞏固對標成果。
評價以《卓越績效評價準則》為標準,對戰略規劃期間內的工作和當年度的重點工作進行全面自我評價,并形成《自我評價報告》。通過自我評價和外部專家對《自我評價報告》的評審,為企業尋找新的改進空間和創新方向,促進企業的持續發展和成功。
為避免二級單位的自我評價流于形式,公司依據《卓越績效評價準則》,結合全員績效管理、對標管理、年度重點工作、上年度評審中發現的普遍弱項、未來發展的挑戰等若干方面,每年編制和發布年度《卓越績效自我評價要素》。《卓越績效自我評價要素》根據公司不同產業特點各有側重,如礦山單位突出安全,冶化單位突出環保,加工,完全市場化單位突出顧客與市場等。
各二級單位對照年度《卓越績效評價要素》開展診斷式的自我評價,在此基礎上編制完成《自我評價報告》。公司從自評師專家庫抽調自評師對各二級單位《自我評價報告》進行成熟度評審,形成《評審意見》反饋給各二級單位,并提煉二級單位中值得推廣的最佳實踐進行分享。
各二級單位將《評審意見》中的管理弱項納入該單位新一年度工作計劃中加以改進和創新,公司在新一年的年底以適當方式對改進成果進行驗證。
“銅冠”是公司的品牌。公司設立“銅冠卓越績效獎”的目的,就是以提升企業的整體績效和發展能力為目標,通過正向激勵,引導二級單位主動運用卓越績效模式開展工作。
每年銅冠卓越績效獎名額不超過4個,公司45家二級單位參加評選,競爭較為激烈。評選的主要依據是《自我評價報告》成熟度得分,對符合條件且綜合得分靠前的二級單位,進行現場驗證《自我評價報告》的真實性、推進卓越績效模式工作的有效性,再通過公司勞動競賽委員會研究、董事會審定等環節,確定年度獲獎單位。對獲“銅冠卓越績效獎”的單位,其最佳實踐和成功經驗,將在公司門戶網站上進行分享。
公司建立了實施卓越績效模式領導小組,公司主要領導為主任,其他高管為副主任,專家委成員和各部門主要領導為委員,主要承擔管理項目推動、重大改進決策、工作方案審批,專業管理領域改進協調等工作。下設卓越績效管理辦公室,是由各部門管理或業務骨干組成的跨職能工作團隊,在領導小組的領導下負責卓越績效常態化管理的各項工作。
公司先后制定了《卓越績效模式第二階段推進工作要點》、《卓越績效評價管理辦法》、《銅冠卓越績效獎評審管理辦法》、《卓越績效自評師專家庫管理辦法》、《組織績效評審管理辦法》、《對標管理辦法》等文件,公司還依據上述文件制度,相應出臺《加強卓越績效管理意見》、《組織績效管理辦法》、《關于開展“對標挖潛、降本增效”活動的實施意見》等年度工作計劃及實施文件。
公司在每年度的預算中,都根據該年度實施卓越績效管理的工作計劃,安排有一定的專項管理費用用于管理活動的開展,包括銅冠卓越績效獎的獎金。遇有政府或行業協會組織,公司參與的重大卓越績效管理活動,還特批專項費用,從而保證了公司及二級單位的卓越績效模式實踐能夠充分開展。
一是企業管理實現持續進步。公司卓越績效模式的管理實踐獲得了2013年度工信部“全國質量標桿”稱號,2015年度中國有色金屬工業企業管理現代化成果一等獎。各項關鍵指標得到明顯改善。以2015年為例,公司層面60項對標指標中,9項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36項指標好于上年、10項好于近5年最好水平。員工隊伍整體素質有新的提高,2013年以來,員工共提出各類改善提案53萬多條,實施近萬條。共有5個QC小組獲得“全國優秀QC小組”稱號,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
二是發展質量得到新的提升。公司銷售收入近四年實現連續10%左右的增幅,連續五年蟬聯皖企第一,全國500強位次逐年前移。資產總額每年達上百億元規模的增長,行業領先地位進一步鞏固。特別是2015年,在有色金屬產品價格大幅下跌、人民幣大幅貶值的情況下,銷售收入仍然保持了7.8%的增長。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2013年以來,銅加工材產值在公司總產值中占比快速提高。建成一批廢雜銅綜合利用、有色金屬二次資源回收與綜合利用等項目,實現了從開發資源到高效利用資源的轉變。
三是國際化經營取得重要進展。進出口總額繼續保持全國同行業前列,與鸚鵡螺公司簽署海底礦加工合作協議,成為全球第一家參與海底礦選冶企業。2015年12月,公司厄瓜多爾米拉多銅礦項目正式開工。
四是科技實力進一步增強。2013年以來,共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7項安徽省科技進步獎、8項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科學技術獎、2項中國循環經濟協會科學技術獎,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的發展步伐進一步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