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忠 張炳仁|文
近些年電線電纜行業無限放大鋁合金電纜的應用范圍,積極推動“鋁進銅退”工作,這一方面不利于電線電纜行業的健康發展,同時造成銅桿市場的萎縮;受整個宏觀經濟的影響,電線電纜行業受到嚴重沖擊,對銅桿的需求疲軟,今年上半年的市場表現明顯低于2015年。銅桿市場長達十幾年的快速增長或就此終結,進入平穩期或下降期。
作為銅桿生產企業的管理人員,對行業的運營現狀有深刻的體會,當前,我國銅桿線行業面臨產能嚴重過剩、財務及物流費用高、價格風險高等諸多問題,筆者認為,行業協會應加強引導,企業須加強自律,共同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據筆者調研了解,目前中國銅桿線行業生產經營主要存在以下特點:
銅桿線產業屬于資金密集型產業,所需流動資金大,財務費用高。銅桿線行業平均的資金周轉天數受到原料供應區域、產品銷售區域、付款方式及生產組織形式等諸多條件的影響,各個銅桿生產企業差異較大,平均的周轉天數在20天左右。據此測算,運營1條30萬噸銅桿連鑄連軋生產線所需流動資金7-10個億,分攤到噸桿財務費用140元,日均7元/噸。
物流運輸費用高。這里面包括兩部分費用,一部分是原料運輸費用,另一部分是銅桿的運輸費用,銅桿生產企業綜合物流運輸費用達到300元/噸左右;運輸方式主要有鐵路(1000公里以上)和公路(1000公里以下)兩種。銅桿生產企業要控制物流費用在400元/噸以內,這就限制了原料的采購區域和銅桿的銷售區域,也是銅桿生產企業選址的重要依據,要么在銅原料豐富的地區,要么在銅桿消費集中區域。
據統計,以上財務費用和物流運輸費用已占到市場允許的加工費的50%左右。
價格風險高。由于受供求關系、貨幣政策、美元指數、庫存、宏觀經濟狀況、國內外政治經濟環境等因素的影響,銅的價格近幾年呈現劇烈波動,原料采購到銅桿變現時間差造成銅桿價格風險高。銅桿生產企業盡管采取原料采購與銅桿銷售實時點價對沖及套期保值等風險防控手段,但由于原料采購的定價模式和產品銷售的定價模式往往不能實現完全對應,鋪底周轉的銅金屬也不能完全實現套期保值,留有敞口,價格風險仍然影響著銅桿生產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活動。
銅桿市場風險高。市場風險一方面來自替代品的威脅,另一方面來自下游電線電纜行業發展的影響。近些年電線電纜行業無限放大鋁合金電纜的應用范圍,積極推動“鋁進銅退”工作,這一方面不利于電線電纜行業的健康發展,同時造成銅桿市場的萎縮;受整個宏觀經濟的影響,電線電纜行業受到嚴重沖擊,對銅桿的需求疲軟,今年上半年的市場表現明顯低于2015年。銅桿市場長達十幾年的快速增長或就此終結,進入平穩期或下降期。
行業產能嚴重過剩。按照安泰科的統計數據,至2014年銅桿產能已達到1162萬噸,到目前又有約60萬噸進口生產線產能,擬建或在建的進口先進產能還有約200萬噸,總計產能將達1400萬噸,而實際上市場的銅桿需求在550-600萬噸之間,產能的利用率不到50%。產能已嚴重過剩,但各區域仍有一些生產線在繼續建設、籌建,同時也有些生產線胎死腹中,有些生產線由于受原料、資金和市場的影響,調試完成后即停產,有些銅桿企業低于成本價傾銷,對正常的銅桿市場造成沖擊。
銅桿行業的季節性影響比較大,銅桿生產線不能均衡組織生產,年實際產量低于設計產量。
為促進銅桿線行業健康發展,行業協會應加大引導力度,行業企業應加強自律。筆者有以下幾項具體建議。
從行業協會角度來說,一是結合供給側改革,嚴格控制銅桿產能的擴張,這是行業健康發展的必由之路。建議行業協會加大引導力度,推動擬建銅桿項目充分調研論證,避免盲目建設。銅桿項目投資不算大,產值較高,企業在對融資能力、原料的控制及議價能力、下游客戶的控制及議價能力、生產成本、銷售費用及盈利能力未完全調研論證清楚的基礎上盲目建設,最終事與愿違。建議行業協會廣泛收集擬建銅桿項目信息,及時向項目的決策層提供風險警示報告,同時建議大項目的可研報告要有行業主要會員單位共同出具的警示報告。此外,行業協會應通過制訂環保、能耗等強制性行業標準,強制淘汰一批“黑桿”生產能力。
二是積極協調“互聯網+銅桿”的新模式,行業協會應為銅桿交易價格的平穩保駕護航。銅桿要參照電銅等大宗商品的交易模式,由行業協會協調可以進行期貨交易,由期貨交易所對銅桿供應商進行考核評價,確定是否可列入上市交易品牌,同時在全國不同地方建設銅桿交割庫,為銅桿交易模式、價格公平透明化開辟一條新路。
從行業企業角度來說,首先,各企業應加強自律,促進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在價格自律方面,大型銅桿生產企業間為爭奪市場份額競爭激烈,屢屢出現不可思議的傾銷價格。建議行業協會每年組織一次銅桿生產企業的高層圓桌會議,簽署自律宣言,確定年度銅桿加工費底線,各單位自覺接受行業協會的監督。
在風險自律方面,電銅的原料供應已基本實現了現款現貨,但銅桿行業還存在賬期銷售的現象,一方面造成銅桿生產企業資金緊張,另一方面造成風險陡增,部分銅桿生產經營企業經歷了經銷商賬期及資金鏈斷裂問題的嚴重影響,走向了經營的困境。建議行業重點企業全部取消賬期銷售,嚴格控制經營風險。
在區域自律方面,某些區域市場各銅桿生產企業均沒有絕對的競爭優勢,市場競爭較混亂,極大地影響了各個銅桿企業的利益,行業各大主要企業要針對特定的區域形成自律公約,維護區域市場的健康發展。這方面國內幾個重點企業針對某區域組織召開了高層論壇,進行了有益的嘗試。
其次,行業各企業要發揮各自優勢,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實現利益最大化。
區域優勢在于原料及產品綜合運輸費用有比較優勢,遠端市場很難消化占比大的運輸費用,要將有限的精力放在做好有區域優勢的市場,做好全方位的服務工作,免除消費者的后顧之憂。
準確定位各自的產品細分市場。部分企業可以專注于拉制“雙零線”產品市場和高品質漆包線市場,而一部分企業則可以專注于量大面廣的電力電纜銅桿市場。
三是,行業內各主要單位之間要實現合作共贏。包括市場合作,行業各單位之間逐步實現信息共享,共同維護有序的原料市場和銅桿產品市場環境;技術合作,行業主要單位均引進美國南方線材公司或德國西馬克·梅爾公司的連鑄連軋生產線,除部分企業在生產“雙零”銅線用銅桿上有一定的工藝訣竅,其他生產工藝基本雷同。建議行業協會每年組織一次重點企業技術交流大會,就開展備品備件國產化、降低成本、提高設備運行效率及穩定產品質量方面開展交流;備件緊急互助,行業主要單位之間可以考慮分別儲備一部分不常用備件或設備,在緊急情況下互相調用,在調用時除付設備本身的采購費用外,還可以考慮收取一定比例的調用金;人才合作,行業各主要單位之間可以加強生產線設備維護、工藝質量管理、操作方面人才的交流合作,整體提升行業設備維護及質量管理水平。可以嘗試建立人才庫,付費服務;產品合作,考慮相同品質的產品互相貼牌,實行等量的就近交割,減少各自的遠程運輸費用;市場分析合作,行業各主要單位之間要將各自分析的銅原料供求關系、價格走勢及下游需求變化等信息進行共享,提高各企業的風險預警能力;風險控制合作,行業各主要單位之間要互相交流學習風險防控手段,提高風險控制能力。
與此同時,筆者呼吁加強下游電線電纜質量監管,打擊偽劣產品。電纜偽劣產品的存在,客觀上使一些質量低劣的“黑桿”產品有了生存空間,打擊偽劣產品必然推動銅桿行業的質量提升,使行業承擔起“中國制造”的歷史責任,促進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