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治:加強信息化建設 打造“陽光”交易平臺
◎ 平波(長治市產權交易市場,長治046000)
長治市產權交易市場(以下簡稱“市場”)自成立以來,始終堅持加大產權交易的信息化建設力度,努力把信息化建設與規范交易結合起來,把推進產權交易的信息化與產權市場的創新結合起來,致力于打造一個“陽光”交易平臺,為產權、股權、債權、物權、實物資產等更好地流轉,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2004年長治市場剛成立時,信息化建設起點很低,僅由兩臺電腦和一個簡單的網站組成,只能完成基本的信息發布工作。當時長治市屬企業改制剛啟動,市場的信息化已無法適應發展的需要。市場領導對信息化建設非常重視,集中人力、物力、財力搞信息化研究和規劃,在裝修新辦公樓之前,派信息部人員到北京、天津、石家莊等地交易機構參觀學習,在學習了北京產權交易所、天津產權交易中心、河北省產權交易中心等機構信息化建設的基礎上,設計了長治產權信息化建設方案,在新裝修的產權交易大廳配備了電子顯示屏、投影、監控、音箱等電子設備,安裝了異地同步顯示系統、電子競價系統。每人配備了一臺電腦,市場還配備了攝像機、數碼相機,為市場信息化建設打下了基礎。
2009年,市場新領導上任,對信息化建設更加重視,經常召集信息化相關人員開會,安排部署信息化建設相關方面的工作,配備了高端數碼相機、筆記本,將交易大廳電子顯示屏更換為全彩色,可以流暢地播放視頻、圖片信息。與北京金馬甲產權網絡交易公司合作,開通了網絡競價系統、動態報價系統,安裝了辦公自動化系統,對長治產權網進行了改版,新網站內容更豐富、版面更美觀,與山西省產權交易市場合作,開通了產權交易系統,在信息發布方面,與中國企業國有產權交易機構協會、北京產權交易所、新浪產權、天津產權交易中心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面對移動互聯網浪潮,開通了長治產權微信公眾平臺,市場信息化建設又上了一個新臺階。
信息化平臺的搭建,有效地降低了長治產權的交易風險,有力地促進了產權交易的規范化,推動
了產權交易內控機制新秩序的建立。通過信息化手段,對產權交易流程實施嚴格監控,強化了產權交易系統中的內控機制,大大減少了因人為操縱造成違規交易的可能性和因人為疏漏失誤帶來的交易風險,有效地降低了企業國有產權交易過程中的法律制度風險。
信息化使產權交易更加透明,激發了市場活力,顯著提升了發現買主,發現價格的功能,確保了企業國有資產保值增值。一是擴大了產權交易信息發布的范圍,提高了市場發現買主的能力。產權轉讓信息通過長治產權網發布,使境內外各類投資者可以在第一時間看到相同的信息,擴大了產權轉讓對買主的信息幅射面,同時也吸引了各類所有制資本進場交易。二是提高了企業國有產權交易的透明度,顯著提高了市場發現價格的能力,參與競買的意向受讓人,通過信息網絡向出讓人表達獨立的價值判斷信息,最終受讓方通過網絡系統決定價高者得,提高了產權轉讓的增值率,有效地促進了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網絡競價系統的實施,為市場運行增添了新動力,充分發揮了信息化手段在發現買主、發現價格方面的強大功能。

信息化建設拓展了產權市場合作的新空間,一是以信息帶制度,推動了市場運行規則和制度的逐步統一,信息系統的設計思想和應用模式體現了交易制度的整體要求,各地產權交易機構在制度、規則和程序建設上都各有千秋。各地交易機構通過共建信息網絡系統,相互學習借鑒規則、程序和制度上的優點,取長補短,共同進步,有利于推動產權交易規則、程序和制度的逐步統一。二是以信息帶合作,推動與異地機構的共建共贏,通過與各地交易機構交流,在信息化方面實現了共同提高。三是以信息帶項目,大大延伸了市場平臺。通過異地同步顯示系統,在更大范圍內發布信息,擴大了信息的輻射范圍,延伸了產權交易市場平臺,有力地推動了異地項目的運作。
信息網絡技術全面應用,方便了交易各方,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交易成本,提升了產權市場的形象:一是提高了操作效率。以前多數通過人工辦理的業務流程,如信息發布、審核、舉牌報價、交易鑒證以及產權交割等,現在都可以通過信息網絡系統以更規范、更安全、更便捷的方式完成,大大提高了規范操作的效率;二是提高了市場開拓效率。借助信息化、網絡化手段,長治產權的工作人員在異地可與機構保持動態聯系,隨時將項目基本情況和進展情況通過網絡進行實時鏈接,延伸了市場平臺的服務功能;三是提高了交易效率。通過信息化管理手段,交易機構可以為交易主體提供高效的服務,也有效地降低了交易成本。使業務人員從大量繁瑣的事務性工作中解放出來,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方案設計、策劃等工作中,大大提升了市場平臺的綜合服務質量。
長治市產權交易市場將緊跟信息化發展步伐,全面提升服務水平,真正成為“公開、公平、公正、規范”的陽光交易平臺,為長治的轉型跨越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作者為長治市產權交易市場副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