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嫻+陳健
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菩提路小學針對學生體能下降的現狀,通過各種有效形式和方法,依據我校的體育教學管理模式和陽光體育活動,尋找提升小學生健康水平的有效對策。同時,我校進行的體質測試結果表明:“學校體育管理模式對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研究”這一課題的實踐與探索,既能探索提升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方法,提高體育與健康課堂的教學質量,又能創建切合學生體質健康發展的、高效且實用的課堂,還能引導教師主動參與探究和實施,從而為學生自主參與體能鍛煉營造氛圍,最終激發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并樹立終身體育的意識。
一、研究的意義
近幾年,全國小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持續下降,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校不僅了解、掌握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更認真分析他們體質較弱的原因,最終將提升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作為學校體育工作的中心任務,并針對“學校體育管理模式對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研究”這一課題,展開實踐與探索。具體做法有兩點:一是切實抓好體育課堂教學,優化體育教學手段和練習方法;二是積極推進陽光體育活動的開展,切實保證學生每天鍛煉1小時。這樣,既能真正提高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又能樹立他們終身體育的意識,還對他們體育鍛煉習慣的養成具有重要意義。
二、研究的目標
研究的目標有五點:一是整理與優化學校體育模式管理的研究,二是“陽光體育活動”練習運動負荷實施與管理的策略性研究,三是“陽光體育活動”練習形式管理的策略性研究,四是“體育課堂”教學與主教材內容搭配模式的管理相對性研究,五是“體育課堂”教學的評價方法管理研究。
三、研究的方法
研究的方法有四個。其一,調查研究法,即通過問卷、座談等方式,全面了解當前學校的體育教學管理模式以及陽光體育活動的滿意度,并收集教師和學生的建議等。其二,文獻研究法,即通過查閱國內外有關學校體育課程改革方面的論文、著作、報告、報紙和雜志等,以尋求可供借鑒的優秀資源,從而為研究奠定基礎。其三,邏輯分析法,即通過研究前后學生的指標數據變化,分析學校的體育管理模式是否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并提升他們的體質健康水平。其四,實驗研究法與對比法,即根據《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和《廣東省中小學生體能素質評價標準》等指標,分析學生的體質健康情況,然后,依據實驗方案進行相應的體育教學,并對比實驗前后的相關數據,從而分析實驗前后的變化。
四、研究的對象
研究對象為我校的1 463名學生,其中,男生748人,女生715人。
五、研究的內容
研究的內容有五個。其一,采用多種形式與方法,了解學生最初的體質健康水平。其二,鼓勵學生走向操場、走進大自然、走到陽光下,從而形成體育鍛煉的熱潮。其三,根據學生的年齡、性別和體質等,積極探索適應學生特點的體育教學方法與活動形式,并指導他們開展有計劃、有目的、有規律的體育鍛煉,以努力改善他們的身體形態和機能,從而增強他們的運動能力,最終提升他們的體質健康水平。其四,確保學生每天鍛煉1小時,并認真執行國家課程標準,保質保量地給他們上好每節體育課。其五,體育教學管理的研究內容包括:制度建設、教師管理、課程實施、有效教學、教材配備、評價措施、學生體質體能監測與數據處理以及實驗結果對體育教學管理基本模式的反饋修正等。
六、實施的舉措
我校體育課題組多次進行學習研討,并充分利用體育教學管理和陽光體育活動等舉措提升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
1.開展活動,提高質量
我校按規定既開齊、開足體育課程,又在學校開展大課間活動和創辦快樂體育園地,還有計劃地開展課外體育活動,以給學生營造良好的體育鍛煉氛圍,從而激發他們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例如,每天不少于30分鐘的大課間活動。大課間活動安排在每天上午的第二節課和第三節課之間進行,內容有廣播操、自編操、跑操和其他形式的體育活動,從入場到結束的整個過程均由音樂控制。由于大課間體育活動的工作內容較多,因此,我們號召班主任、任課教師一同督促、檢查與配合,從而形成共同管理和教導學生的局面。大課間活動的開展,不僅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滿足他們的各種運動需求,更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和運動規律。當學生樂于主動、快樂地參與體育運動時,他們的體質健康水平自然得到提升。
2.關注個體,永不放棄
我校的宗旨是不放棄每一個體育學困生。據此,從2011年3月開始,每天下午4點到4點30分,由體育教師親自輔導體育學困生。這時,班主任會參考體育教師提供的體能數據,并結合實際情況,選出3至5名體育學困生(特別是肥胖或瘦弱的體育學困生)參加每天下午的訓練。經過一段時期的努力,體育學困生的體質健康狀況有所提升。
3.家校合一,團結協作
為了不斷提升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我校積極聯系家長,力求做到家校合一,團結協作。具體有三點。其一,每學期初,學校會在學校的電子屏幕上展示這學期要檢測的項目與訓練方法,既便于學生、家長共同收看,又提示家長指導、督促孩子刻苦練習。其二,學校體育教師聯合家長幫助學生制訂平時家庭訓練計劃以及寒暑假體育活動計劃,并收集有關資料,建立信息反饋制度,以便及時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其三,學校邀請家長共同參與體能測試工作,以使家長及時掌握孩子的體育鍛煉情況。
4.激發斗志,勇于進取
為了充分調動學生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學校會給在體育運動中表現出色的學生頒發雛鷹獎章,以激發學生的斗志,使他們為了取得優秀的成績而努力拼搏。體育的魅力在于競爭,因此,學校結合體育傳統和特色,積極開展跳繩、踢毽子、乒乓球、廣播操、羽毛球等各項體育競賽活動,這樣,既激發學生的集體主義情感,又能使學生從體育鍛煉中獲得快樂,并實現自我價值。
七、管理的方法
1.加強體育教學管理
加強體育教學管理的方法有兩個。其一,我校制定了《菩提路小學體育課堂教學內容列表》,并以此方案為主線,逐步收集優秀教學課例,從而建立完善的體育教學課程資源包。其二,完善體育課堂教學管理,建立體育課評價體系。具體有三點。一是根據教學計劃確定的考核項目和現行《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1年版)》,在每個單元教學結束時均須進行項目考核,并把考核成績及時向學生反饋。這一成績是學期考核和學年考核的組成部分之一。二是每學年的第一學期末根據已考核的各單元項目的成績,綜合評定學生學期成績的等級(優秀、良好、合格和待及格)。三是學年考核要認真執行市教育行政部門頒布的考核辦法和記分方法,并按照四個層面(出勤與表現、體育與健康基礎知識、身體素質與運動能力以及運動技能及技巧)綜合評分。
2.營造體育鍛煉的氛圍
為了營造體育鍛煉的氛圍,我校有三個舉措。其一,每當組織大型體育運動會及體育競賽時,學校都將“健康第一”“陽光體育、健康生活”“每天鍛煉1小時,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輩子”等理念通過橫幅的形式進行宣傳。其二,平時,在學校的櫥窗和宣傳欄中適時對“陽光體育運動”進行宣傳。其三,評選“陽光少年”“體育之星”等,以激勵學生爭彰評優。總之,健康、奮斗等理念已深深地影響了廣大師生,并促使他們積極參加體育運動。
3.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在體育教學中,我校注重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具體有三點。其一,注重學生的自我學習、自我發現和自我創新。引導學生發現問題,以提高他們對運動規律的認識,從而產生濃厚的體育鍛煉興趣。尤其是在理論課的教學中,教師可根據教材的內容設計需要重點掌握的技術要點,并要求同學思考、分析和交流,這樣,便加深學生對運動規律的理解,從而提高他們的理性認識,最終更快地掌握各項技術要點。其二,教師應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以營造快樂的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的熱情,從而促進他們身體素質的提高。其實,自主學習的過程就是學生不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和獲得新知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作為組織者、引導者的教師應善于設疑引思,以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其三,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性,相信他們的學習能力和創新精神,以適應當前的形勢對教育的要求。
八、結論與建議
三年的課題實踐與探索,既推動學校體育工作的開展,又使陽光體育活動向著規范化、制度化和常態化的方向發展。在今后的實踐與探索中,我校將加大體育教學管理和陽光體育活動的管理力度,通過有效的方法進一步提升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具體工作有三個。其一,將體育課堂教學與教材內容有效、科學與合理地結合,以切實提升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并進行有效管理。其二,對陽光體育活動的管理目標、設計定位以及管理手段應作為后續研究的重點。其三,通過實驗與研究,建立更加科學、合理的學生體質健康管理制度,并對每個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進行跟蹤式管理,從而完善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管理體系。
(作者單位: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菩提路小學)
(責任編輯:梁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