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曉艷
坐在窗前,望著陽臺上開得美艷的花,風一吹就會有花瓣飄進客廳里。兩年前買這盆花時,它只有枝葉,賣花人說,好好等待,它自有繁花似錦的一天。于是,不顧一切地抱它回家,施肥、澆水和修枝,并耐心等待。終于,它繁花似錦的一天到來了。愛花,不僅愛花的嬌艷欲滴,更要愛靜待花開時的從容與美好。同樣,作為班主任,當面對如花般美好的學生時,也要堅信“站在彼岸,靜待花開”的理念。
在辦公室里,常常聽到班主任這樣質問學生,“今天上課為什么又走神”“為什么總喜歡和老師對著干”……其實,初中生違抗師命,恰恰代表他們的自我覺醒(渴望用自己的眼睛審視這個世界,渴望有機會自己管理自己的生活)。面對這一切,班主任不必驚慌、指責和憤怒,只需等待、寬容和引導,最終學生自然會呈現一份獨特的美好。
罷操事件
在初三歷史、生物會考的早晨,德育處教師到我這里告狀:“你們班今天早晨全體罷操?!蔽页粤艘惑@,心想:昨晚已經跟他們說好了,今天照常出操。究竟是怎么回事?我帶著疑問,快步走進教室,看到學生都在專心復習歷史、生物。我意識到:現在不是處理這件事的時候,所以我裝作什么事都沒發生,只告訴學生考試別緊張,然后叮囑他們考試的注意事項。
會考結束后,我找來班長詢問早晨發生的事情,她理直氣壯地反問:“都要會考了,還做什么操?”我明白了:原來學生是為爭取復習時間而罷操。下午,我找來所有班委,主要談兩件事:其一,會考已結束,老師衷心希望所有同學在這次會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績;其二,對今天早晨的罷操事件,希望大家冷靜思考,當我們的需要被否定時,我們該怎么辦?請大家回去將自己當時的想法、現在的認識以及內心的困惑寫下來。然后,班委回教室了。教室里,學生還在等著,以為老師會批評他們,但我沒有那樣做。
第二天上午,通過細讀班委的文字,我了解了他們內心的想法。當天下午,我召集班委開會,大家暢所欲言。周一的班會課,我們的主題是“科學地處世,藝術地生活”,學生不僅認識到這節班會課的意義,更聯想到之前的罷操事件。沒有說教,只有引導,學生自然明了。他們在自主地成長。
“理發”風波
班上要轉來一名新生——學生小張。德育處主任告訴我:“這個學生不好管,在原來的學校,他從不理短發,你必須想辦法讓他把頭發理短?!睂W生小張終于來了。他的頭發長而有型,樣子有些慵懶,說實話,這孩子挺帥氣。
為了讓學生小張理發,我對他說了三句話。第一句:“今天,你積極主動地給其他同學發書,我覺得,你是個樂于助人的學生?!边@時,我發現他的表情變得柔和。接著,我說第二句:“我特別羨慕你們,青春無敵,不需要任何裝飾,怎么樣都好看,你看我,就得靠燙頭、染頭,打扮得年輕一些。”他一愣,看看我,抿一下嘴說:“老師,您挺年輕的。”然后,我說第三句:“小伙子挺帥氣,留個小平頭更好看,今晚去理發吧,我相信你會做得很好。”可能是我的信任感動了他,于是,他點點頭說:“老師,今晚我肯定理發。”
第二天,學生小張的頭發變短了,但仍不合格。放學后,我找到他說:“老師遇見難題了,我想你肯定能幫我解決。”他聽了,很高興。我繼續說:“德育處的老師和我說,你有進步,頭發變短了,但還是長了一些,需要再理。如果今晚你不能理成平頭,德育處的老師明天還會找我。我會很為難。不過老師相信,你能把頭發再理短一些,對嗎?”他點點頭說:“老師,我再去理發?!本瓦@樣,學生小張的頭發終于符合了學校的要求。后來,我在班上表揚他守信用,答應的事就能做得很好。
某天晚上,學生小張的母親給我打電話說:“孩子回家說您對他特別好,信任他,他不會辜負您。他讓我每天晚上看著他寫作業,還主動復習……”學生小張的母親說著說著,聲音竟然哽咽了。后來,我才知道,以前全家人不管怎樣費心,都管不了學生小張。
作為班主任,要敢于以一個學生的一生為期限,等待他們成長,別為他們暫時的表現而煩躁、失望。只有信任學生,樂于等待他們慢慢成長,他們才能真正明白做人的道理,這樣,德育的標準與內涵才能深入他們的內心,并內化為他們的自我價值判斷。
做了二十多年的班主任,我深深感到,愛是教育學生的基礎。這種愛可理解為:對學生思想的引導、學習的引領,遇事不責怪他們,盡量少批評他們,入情入理地啟發和教育他們。簡言之: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此外,班主任要理解學生。當學生犯錯時,班主任應了解具體情況,尊重學生的想法,以幫助他們分析原因,并和他們一起解決問題。
當然,班主任工作瑣碎而復雜,除了“愛”與“理解”,班主任還應具有教育的智慧,以充分關注學生的人生。冰心老人說:愛在左,理解在右,智慧在中間,走在生命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將這一徑長途,點綴得花香彌漫。我想,這就是班主任工作的理想境界。
(作者單位:山東省威海市環翠國際中學)
(責任編輯:梁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