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城市老年人體育健身現狀、制約因素與促進對策
蔣滿意
(浙江經貿職業技術學院 基礎教學部,浙江 杭州 310018)
摘要:體育健身事關老年人健康水平與生活質量以及眾多社會問題,需要加強研究與管理。研究通過問卷調查等多種研究方法,從老年人關于體育健身的知、信、行及相關基礎設施與組織管理等方面分析杭州城市老年人體育健身現狀與制約因素,并據此提出了相應的促進對策,以供類似城市制定老年人體育健身相關政策時參考。
關鍵詞:杭州;城市老年人;體育健身;調查
基金項目:杭州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常規性立項課題研究成果(D12WH09)
收稿日期:2015-05-20
作者簡介:蔣滿意(1978-),女,湖南岳陽人,講師,碩士,主要研究方向:體育教學方法,體育養生.
文章編號:1004-3624(2015)06-0034-07
中圖分類號:G812.48
文獻標識碼:A
Abstract:Fitness has an effect on the elderly health and quality of life as well as many social problems, needs to be studied and administered. By surveying the elderly residing in the city zone of Hangzhou and using other research methods, this paper investigate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restricting factors of Hangzhou urban elderly fitness from the elderly’ knowledge, attitude and practice about fitness, related infrastructure,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accordingly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facilitative countermeasures, in order to offer reference to government of similar cities on constituting policy relevant to the elderly fitness.
Study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Restricting Factors and Facilitative
Countermeasures of Fitness for the Elderly Residing in Hangzhou City Zone
JIANG Man-yi
(Department of Basic-courses Teaching, Zhejiang Economic and Trade Polytechnic, Hangzhou 310018, China)
Key words:Hangzhou; the elderly residing in the city zone; fitness; survey
我國是世界上人口老齡化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2011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資料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比例上升到13.26%。《浙江省2012年老年人口和老齡事業統計公報》顯示,按戶籍人口統計,浙江省2012年末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857.69萬人,占總人口的17.87%。杭州市發布的2013年老齡事業統計公報顯示,按戶籍人口統計,2013年底,杭州全市60歲以上老年人口134.88萬人,占總人口數的19.1%。老年時期是人體細胞、組織、器官不斷衰老、生理機能逐步下降的人生階段,容易引發各種慢性病,是腫瘤、呼吸系統疾病、風濕病以及諸如高血壓、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高發人群。有調查顯示,80%左右的老人患有2種以上疾病,最多者同時患有8種慢性病。此外,我國很多老年人還伴有孤獨癥等多種心理疾病。老年人不良的身心健康問題降低了其生活質量,增加了社會與家庭的負擔,成為個人、家庭、政府與社會各界共同關心的重要問題。由于老年人參與體育健身活動能有助于促進老年人身心健康,增強其社會認同感、存在感[1],體育健身活動已成為老年人健康促進的重要手段之一。
老年人體育健身活動已得到國家、浙江省與杭州市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并在諸如《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老齡工作的決定》(中發[2000]13號)、《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1995年頒布)、《浙江省老齡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杭州市“十二五”老齡事業發展規劃》以及2011年出臺的《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老年體育工作的通知》等多項政府文件中明確規定了鼓勵或支持老年人參與體育健身的工作目標與政策措施。但是,任何政策措施的出臺與修訂都需現行進行相關的調查研究。本研究旨在通過對杭州城市老年人進行入戶調查,從老年人關于體育健身的知、信、行及相關基礎設施與組織管理等方面分析杭州城市老年人體育健身現狀與制約因素,并據此提出相應的促進對策供類似城市有關部門政策制定時參考。
1研究方法與數據
1.1研究方法
本研究先通過檢索國內老年體育相關政府網站與學術資源數據庫,分析有關老年人體育健身的相關期刊論文、研究報告與政府有關政策文件,確定研究思路,進而展開訪談與調查研究等,并在此過程中向多位從事老年人體育健身研究的專家與相關管理的政府官員咨詢。在此基礎上,本研究再在專家幫助下設計調查問卷進行大規模抽樣調查,以獲取更為準確的量化數據。
本研究現場訪談與大規模問卷調查的對象都是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為避免在老年人健身場所調研可能會遺漏不常參加體育健身的老年人,研究者均采用了隨機選擇入戶調查的辦法。對于方便自己填答問卷的老年人,調查人員在老年人填答問卷時負責現場解釋問卷內容。對于不方便填答問卷的老人(如文化程度較低或視力不佳的老人),則采用由調查者根據調查內容向老人口頭提問,再根據老人的回答意思代替老年人在問卷上做填答。
本研究通過大規模問卷調查,對所收集的問卷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并結合理論思考與邏輯推理分析判斷影響杭州城市老年人體育健身狀況的深層次原因,并據此提出相應的對策。

表1 調查樣本的地區與性別分布
1.2調查樣本數據描述性分析
本項目采用由經過培訓的課題組成員與學生入戶調查的方式開展調查,現場完成問卷填答與回收,共完成了348份有效問卷。調查樣本的性別與所在區縣分布情況見表1。
本次調查樣本的年齡分布如圖 1所示。因本次調查對象限定年齡為60~80歲之間的老人,采用白天上門調查的方式,可能因為該時間段許多70歲以下的老人外出了,所以樣本中70歲以下老人數量偏少。

圖1 調查對象年齡分布情況
2杭州城市老年人體育健身現狀
本研究發現,杭州城市多數老年人體育健身意識較強,能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且不少老年人具有商業性體育健身消費意愿,但仍然有許多老年人缺乏體育健身意識,多數老年人普遍缺乏體育健身知識與技能,很多老年人感覺參加體育健身時仍然存在活動地點與健身設施方面的不便。此外,杭州城市老年人體育健身相關基層組織活動不夠有力。
2.1多數老年人能經常參加體育鍛煉
2011年杭州市經常參加體育健身活動的老年人口已達896 258人,占老年總人口(1 204 520人)的74.26%。老年體育人口比率居全省各地市前列[2]。本研究發現,老年人每周參與體育健身活動鍛煉身體的次數分布情況見表2問項Q1所示,即僅僅有8.91%的老年人幾乎不參加體育健身活動,大多數老年人每周都會程度不一地參加體育健身活動。其中,約36.21%的老年人每周鍛煉1~2次,約23.85%的老年人每周鍛煉3~5次,約20.98%的老年人每周鍛煉6~8次,10.06%的老年人每周鍛煉9次或以上次數。
2.2不少老年人具有商業性體育健身消費意愿
調查發現,杭州有一定數量的城市老年人愿意參加商業性體育健身消費,見表2問項Q2所示,杭州市總計約有29.60%的老年人愿意參加商業性體育健身消費,這為杭州大力發展老年體育健身相關產業提供了市場基礎。
2.3老年人普遍缺乏體育健身知識與技能
調查發現,老年人普遍缺乏體育健身相關知識與技能。表 2問項Q3顯示高達58.33%的老年人并不清楚哪種體育健身方法比較適合自己,也只有20.69%的老年人似乎知道一點點哪種健身方法適合自己,而僅僅只有約20.98%的老年人比較清楚或非常清楚其適合進行哪種體育健身方法。進一步的調查問題顯示,大多數的老年人并不能熟練掌握其常用體育健身方法的技術要領。如表 2問項Q4顯示,高達59.77%的老年人對其常用體育健身方法技術要領掌握得不太熟練或非常不熟練,25.86%的老年人也只是對其常用體育健身方法技術要領掌握得馬馬虎虎而已,而僅僅只有約14.37%的老年人能比較熟練或非常熟練地掌握常用體育健身方法的技術要領。
2.4多數老年人體育健身意識較強,但仍有不少老年人體育健身意識薄弱

表2 樣本數據描述性分析(N=348)
表2問項Q5顯示,盡管高達58.33%的老年人具有較強的體育健身意識,但仍然有13.79%的老年人認為其不是很有必要參加體育鍛煉,甚至仍然有10.06%的老年人認為其根本沒有必要參加體育鍛煉,也還有高達17.82%的老年人認為參加不參加體育鍛煉無所謂。當進一步問及參加體育健身活動是否能有效促進其現在的身體健康時,高達61.49%的多數老人認為體育健身活動能或一定能促進其現在的健康水平,而有23.85%的老人認為參加體育健身活動不太可能或不可能促進其健康水平。此外,仍然有高達14.66%的老人對體育健身活動與健康促進之間的關系持懷疑態度,認為很難說參加體育健身一定能促進其健康水平,如表 2問項Q6所示。
2.5多數老年人感覺平時體育健身時找個合適的健身場所與設施并不方便
表2問項Q7顯示,當問及調查對象平時參加體育鍛煉時找個合適的健身場所與設施是否存在不便時,有共計高達67.53%的老人表示比較不方便或非常不方便,而表示比較方便與非常方便的老年人合計僅占總數的18.97%,也只有僅僅13.51%的老年人表示勉強算方便而已。這些數據表明,多數老年人表示其在所生活小區中或附近參加體育鍛煉是找個合適的健身場所或設施并不方便。
2.6老年人體育健身活動相關基層組織活動不夠有力
杭州基層社區老年人體育活動管理者多屬非專業的兼職性質,多由志愿者承擔,這導致他們一則沒有足夠時間精力,二則缺乏專業知識對老年人進行指導。調查顯示,多數老年人表示他們很少接到參加諸如友誼賽、健身經驗交流會等跨社區聯合體育活動的邀請,如表2問項Q8顯示,共計高達81.61%的老年人表示他們很少或幾乎沒有收到過參加諸如友誼賽、健身經驗交流會等跨社區聯合體育活動的邀請,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杭州市老年人體育健身活動相關基層組織活動不夠有力。
2.7多數老年人空閑時間充足,但這并未有效促進老年人參加體育健身
我國早在上世紀70年代就開始全國范圍內實施計劃生育,杭州市現已建立了非常完善與發達的托兒與幼兒教育機構,杭州城市老年人現在不必像他們的父輩一樣花大量的時間用在照顧孫子孫女等事情上,只是協助其子女照顧孫子孫女,并幫助子女完成一些家務活動。表2問項Q9顯示,有約71.84%的老年人表示其平時生活比較空閑或非常空閑,約13.51%的老年人平時生活不忙,但也不空閑,真正很忙的老年人僅僅占總體的14.66%。
理論上,大多數老年人生活都比較空閑,就可能有更多的時間用于體育健身,其參加體育健身活動的次數也應該越多。但事實并非如此,老年人平時生活空閑程度與其參加體育健身活動的次數僅僅存在較弱的相關性。表3顯示,老年人平時生活空閑情況與其每周參加體育健身活動次數的相關僅為0.101,也僅僅在0.05的顯著水平上顯著大于零而已,表明他們僅僅存在較弱的顯著相關性,這可能與現實中存在許多不利于老年人參加體育健身的制約因素有關。

表3 調查對象平時生活空閑情況與其每周參加
注:*相關系數在0.05的顯著水平上顯著大于零(雙尾檢驗);表7同
3杭州城市老年人體育健身制約因素
杭州城市老年人體育健身活動受到多方面、多層次因素的影響。本研究調查發現,部分老年人對體育健身活動功效的認識不足而導致的體育健身意識不強,部分老年人缺乏體育健身相關知識與方法,現有老年人相關體育健身設施布局不科學,老年體育基層組織活動不力等是目前杭州城市老年人體育健身制約因素。
3.1部分老年人對體育健身功效認識不足導致其參與體育健身意識不強
老年人都希望自己身體健康,但有些老年人體育健身意識薄弱,把健康寄托于藥物和保健品,渴求靈丹妙藥,而忽視更為重要的體育健身活動。這在很大程度上根源于老年人對體育健身與其健康促進之間關系的認識并不是很清楚,如表 2問項Q6顯示有近38.51%的老年人懷疑甚至否定其現在參加體育健身能促進其身體健康水平的提升。老年人的這種關于體育健身功效的認識不足會直接降低其參與體育健身活動的內在動力,從而降低其體育健身的意識強度,這得到了本研究調查數據的支持。如表 4顯示,老年人對體育健身活動功效(是否能促進其健康水平的提高)的認識與其參與體育健身活動的意識強弱存在顯著正相關性,即兩者相關系數為0.713,在0.01的顯著水平上大于零。

表4 調查對象關于體育健身功效的認識與其參
注:**.相關系數在0.01的顯著水平上顯著大于零(雙尾檢驗);表5,6同
3.2老年人體育健身相關知識與方法的缺失妨礙老年人參加體育健身活動
老年人應掌握正確的體育健身知識與方法,才能更加科學地參加體育健身活動,達到較好的健身效果,從而會進一步促進老年人更為積極主動地參加體育健身活動。否則,則可能會因為健身知識與方法的缺失而降低健身效果,甚至對身體造成不必要的損傷,進而可能會對老年人參加體育健身活動的意愿造成負面影響。表 2問項Q3顯示,不太清楚與非常不清楚哪種體育健身方法比較適合自己的老年人分別達到了34.20%與24.14%,而表示比較清楚或非常清楚的老年人分別只占14.66%與6.32%。表 2問項Q4顯示,非常不熟練與不太熟練常用體育健身活動技術要領的老年人分別達到24.71%與35.06%,而回答比較熟練與非常熟練的老年人分別僅占9.48%與4.89%。這種對健身相關知識與技能的缺乏會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老年人參加體育健身活動,這得到了本次調查數據的支持。如表 5顯示,杭州老年人體育健身知識掌握程度與其每周參加體育健身次數的相關系數達到0.528,并在0.01的顯著水平上顯著大于零,表明前者是后者的重要影響因素。
3.3老年人體育健身相關設施布局不合理,不利于老年人進行體育鍛煉
表2問項Q7表明,多數老年人表示其在所生活小區或附近找個健身場所與設施進行體育鍛煉存在很大的不方便,這主要表現為其所生活小區體育場所與設施缺乏或不足。杭州市每年為體育設施的建設投入了大量的經費,但這些體育設施主要設置在街道公共場所或各類公園中,而老年人平時生活的活動空間主要仍然在其生活的小區中。杭州多數小區在開發中并沒有充分考慮體育設施的配置,小區現有體育設施要么是象征性的,要么主要服務于青少年或為商業性收費設施(如游泳館等),而真正能為老年人所歡迎且方便使用的體育設施不多。

表5 調查對象體育健身知識掌握程度與其每周
老年人體育設施配置不合理給老年人參與體育鍛煉造成極大不便,從而不利于老年人進行體育健身活動,這得到了樣本數據的支持。如表 6顯示,老年人感覺參加體育鍛煉的方便程度與其實際每周參與體育鍛煉的次數的相關系數為0.682,且在0.01的顯著水平上顯著大于零,表明它們之間存在顯著相關性。

表6 調查對象感覺參加體育鍛煉的方便程度與其每周
3.4老年體育基層組織活動不力,不利于老年人參與體育健身活動
表2問項Q8顯示,杭州市老年人體育健身活動相關基層組織活動不夠有力。老年體育基層組織開展活動乏力不利于在老年人群中形成濃厚的體育健身文化氛圍,也難以充分發揮基層體育組織對老年人健身活動與方法的正確引導,從而不利于老年人更多更好地參加體育健身活動。因此,老年體育基層組織活動不力,不利于老年人參與體育健身活動,成為杭州城市老年人體育健身的制約因素,這得到了樣本數據的支持。如表 7顯示,杭州老年人收到參加跨社區聯合體育活動邀請的頻率與其每周參與體育鍛煉次數的相關系數為0.236,且在0.05的顯著水平上顯著大于零,這表明兩者之間存在顯著相關性。

表7 調查對象收到參加跨社區聯合體育活動邀請的頻率
4杭州城市老年人體育健身促進對策
根據上述杭州城市老年人體育健身的現狀及所存在的制約因素,應通過采取多種措施增強老年人體育健身意識,采取多種措施加大對城市老年人體育事業的資金投入并科學統籌規劃城市體育健身場所與設施等資源配置,加強老年人體育健身活動的指導與組織管理水平等多種措施促進杭州城市老年人更好、更方便、更主動、更科學地參與適合自身的體育健身活動。
4.1采取多種措施增強老年人體育健身意識,鼓勵其參加體育健身活動
意識是行動的先導,老年人只有具有科學合理的健身意識才可能更加積極有效地參與健身活動。老年人體育相關知識與技能的掌握程度,尤其是其關于自己參與體育健身活動對其身體健康水平提高影響的認識對其體育健身意識的形成與其每周實際參與體育鍛煉的次數具有重要的影響。因此,應通過宣傳教育、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幫助等方式使老年人深刻認識清楚體育健身活動對其健康水平提升的效用與重要意義,并幫助其掌握足夠的體育健身知識與技能。如可在電視節目中增加有關老年人體育健身知識的內容或者利用多種媒體與社團平臺積極開展相關講座與技能培訓,為老年人體育健身提供全方位的服務[3]。此外,也可通過多種措施營造老年人參與體育健身的良好文化氛圍。如通過社團、社區和媒體的信息和宣傳服務,經常性地報道一些老年人體育健身先進人物、先進集體,體現社會對老年人健身活動的關注,營造出“人人健身”的健身氛圍,也可通過開展多種老年體育活動等方式將社區老年體育文化融入杭州休閑城市建設中。
4.2加大老年人體育健身場所與設施建設與資源投入力度
必要的老年人體育健身場所與設施的存在是支持杭州城市老年人體育健身的前提條件。但表2問項Q7顯示多數老年人感覺平時體育健身時找個合適的健身場所與設施并不方便。這與杭州城市目前老年人體育健身場所與設施總量不足有關,故應加大老年人體育健身場所與設施建設。老年人體育健身場所與設施不足的直接原因往往是資金短缺。政府的財政預算中應有固定資金支持老年人體育健身事業,并且其增長幅度不應低于總預算的增加幅度。政府部門應在法規政策制定和實施過程中大力支持基層社區和體育社團獲得社會資源的幫助,比如給予那些長期支持老年體育健身事業的企業相關優惠政策,以增加社會資源對老年人體育健身事業的資金投入與其它支持[4]。杭州市屬于經濟發達地區,社會人均收入水平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表2問項Q2顯示杭州市有相當多的老年人愿意接受商業性體育健身消費,表明杭州城市存在一定的老年體育消費市場。因此,政府還可鼓勵社會資本投入進入老年人體育產業,推動杭州城市老年體育產業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杭州城市老年人體育健身場所與設施的供應。
4.3合理規劃城市體育健身設施和場所等資源配置并加強管理
表2問項Q7所顯示多數老年人感覺平時體育健身時找個合適的健身場所與設施并不方便與杭州城市現有體育健身場所與設施的資源配置不合理有關。如杭州市大型體育場館數量過高,社區體育健身設施不足,適合用于老年人健身的設施則更少。按發達國家的標準,競賽場館和群眾健身場館比例為1∶100,而杭州則為不到1∶20左右[5]。有些小區在修建時就無視了居民的健身需求,有的雖然修建了健身設施與場所,卻沒有考慮到是否親民便民,許多體育設施由于管理與維護不當,使用壽命縮短。杭州城區盡管有許多各類學校的體育場所與設施等資源,但由于管理難度大等多種原因,這些體育資源并未能有效地向社區居民(尤其是向老年人)開放使用。因此,杭州城市應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1995年頒布)等政策文件規定,將老年人體育健身等公共體育健身設施納入城市總體規劃,以地方立法形式規定對公共體育健身設施進行科學規劃[5],把體育健身設施建設與布局納入到具體的社區規劃與小區建設中[6],現有體育設施和場所也應對老年人設法優惠或免費開放。
4.4加強老年人體育健身活動指導并定期監測其體質健康狀況
表2問項Q3與Q4以及表5的分析表明,杭州市多數老年人普遍缺乏體育健身知識,并對所常用的健身方法的技術要領等技能掌握得非常不夠,這成為老年人參加體育健身活動的重要制約因素。如一些老年人由于缺乏專業指導,進行體育健身時不但達不到健身效果,甚至還傷害了身體[7]。因此,當前應重點發展壯大老年體育社會指導員隊伍,并加強培訓,不斷提高其指導水平。目前杭州市大部分社會體育指導員均為中老年人,多為兼職,其指導水平多數較低。因此,有關部門應繼續動員體育相關人才加入志愿者行列,為老年人服務,同時繼續吸收身心健康、文化素質較高且具一定體育健身知識與技能的低齡老年人加入老年體育社會指導員隊伍。
不同體質與健康狀況的老年人適合選用的體育健身方法不同,老年人應根據自己的健康狀況選用相應的健身方法。但表2問項Q3顯示,杭州城市多數老年人并不清楚其應該選用何種健身方法。這與老年人并不經常清楚地認識自己健康狀況有關。因此,為加強對老年人科學參與體育健身活動的指導,應特別注意采取多種途徑加強老年人體質健康的定期監測。
4.5加強老年人體育健身相關組織建設與管理
表2問項Q8與表7相關分析表明,杭州城市老年人體育健身活動相關基層組織活動不夠有力,并成為老年人體育健身的制約因素。社區體育社團是社區老年人體育健身的重要平臺之一,它的組織和管理直接關系到老年人體育健身活動開展的質量[8]。因此,杭州市政府與社會各界應通過培育并有效管理好老年人體育社團等多種措施設法加強杭州城市老年人體育健身活動相關組織建設,并逐漸探索出符合杭州市情的城市老年人體育社團管理模式和運行機制[9]。老年人體育社團的建設與管理需要政府部門與體育社團自身的共同努力。政府部門應為老年人體育社團創造政策法規條件,培養輸送專業人才,并重點做好體育社團自身無法解決的一些問題。體育社團應努力做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監督”,積極為老年人提供體育健身指導等服務。
參考文獻
[1]張曉燕.老年群體健身氣功鍛煉對幸福感維度的影響研究——以成都市為例[J].搏擊(武術科學),2014(3):99-100.
[2]杭州市老年人體育協會.杭州老年體育,2013(1).
[3]莊永達,董立群.人口老齡化背景下浙江省城市社區體育服務發展策略研究[J].浙江體育科學,2009,31(5):18-21.
[4]爾雨田.城鎮老年體育健身活動現狀及應對策略——以天津市武清區為例[J].當代體育科技,2013(8):85-87.
[5]雷哲,侯斌.我國公共體育健身場地設施規劃分析[J].體育文化導刊,2010(7):62-65.
[6]顏小燕,王奇.基于人口老齡化視域:對城市社區老年體育健身服務的實證性研究——以安徽省部分城市社區為例[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13(3):303-306.
[7]黃山,鄭賀,李顯國,等.安徽省城市社區老年體育健身現狀的調查與分析[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10(11):16-19.
[8]汪華娣.人口老齡化背景下社區體育現狀調查研究——以杭州市老齡人為例[J].浙江體育科學,2011,33(5):126-128.
[9]張曉飛.我國社區體育組織管理服務體系的研究[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7(1):38-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