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良 戴 興
(江蘇省常州市金壇人民醫院消化內科 江蘇 常州 213200)
幽門螺桿菌相關性潰瘍是消化內科臨床上的一類常見病與多發病。此類疾病具有病情易反復發作的特點。為此病患者完全清除幽門螺桿菌的難度較大。為了提高該病的臨床治愈率,減少患者病情再次復發的風險及不良反應,近年來,我院消化內科分別使用四聯療法與序貫療法對該病患者進行治療。其中,使用序貫療法進行治療的患者取得了較理想的效果。現將具體情況報告如下:
本次研究的對象是2013年8月~2015年4月期間我院消化內科收治的110例幽門螺桿菌感染所致胃潰瘍患者。我們將這110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有55例患者。在觀察組中,有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26例。他們的年齡在27~63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2.39±3.47)歲。在這些患者中,潰瘍部位為胃體部的患者有18例(32.73%),為胃角部的患者有16例(29.09%),為胃竇部的患者有21例(38.18%)。在對照組中,有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7例。他們的年齡在26~62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2.41±3.54)歲。在這些患者中,潰瘍部位為胃體部的患者有18例(32.73%),為胃角部的患者有17例(30.91%),為胃竇部的患者有20例(36.36%)。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發病部位等一般資料方面相比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為對照組患者使用四聯療法進行治療。具體的給藥方法是:每次讓患者口服10mg的雷貝拉唑腸溶片(衛材藥業生產,國藥準字為H20090091)、500mg的阿莫西林(哈藥集團生產,國藥準字為H20044605)、250mg的克拉霉素(哈藥集團生產,國藥準字為H20000154)[1],以上藥物每日服2次。讓患者同時服用麗珠得樂沖劑。麗珠得樂沖劑(麗珠集團麗珠制藥廠生產,國藥準字為H10900086)的用法是:溫水沖服,110mg/次,4次/d。對對照組患者連續進行10d的治療[2]。為觀察組患者使用序貫療法進行治療,療程為10d。在進行治療的前5d:每次讓患者口服10mg的雷貝拉唑、500mg的阿莫西林。在進行治療的后5d讓患者每次口服10mg的雷貝拉唑腸溶片、100mg的左氧氟沙星(上海第一三共制藥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為H20000655)及250mg的克拉霉素,以上藥物每日服2次[3]。
觀察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HP的清除率及不良反應的發生情況。
①痊愈:治療結束后,經X線檢查或胃鏡檢查發現,患者胃內的潰瘍面愈合,并處于瘢痕期,疼痛癥狀消失。②顯效:治療結束后,經X線檢查或胃鏡檢查發現,患者胃內的潰瘍面基本愈合,疼痛癥狀基本消失。③好轉:治療結束后,經X線檢查或胃鏡檢查發現,患者胃內的潰瘍面縮小幅度在50%以上,存在少許的炎性反應。④無效:治療結束后,患者胃內的潰瘍面積無變化,疼痛癥狀無改善或有加重[4]。總有效率=治愈率+顯效率+好轉率。治療結束后,在患者空腹的狀態下對其進行C14呼氣試驗[5]。實驗結果的陽性指標:進行C14呼氣試驗的結果顯示DOB值>4.4。實驗結果的陰性指標:進行C14呼氣試驗的結果顯示DOB值<3.6。
我們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包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s)表示,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表示兩組的差異具有顯著性,具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結束后,觀察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2.73%,對照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70.91%。觀察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兩組相比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的比較(n,%)
治療結束后,觀察組患者HP的清除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兩組相比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HP清除率的比較 [n(%)]
在進行治療期間,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相比差異不顯著,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的比較(n,%)
抗生素療法是目前臨床上治療HP相關性潰瘍的常用方法。有研究發現,如果抗生素的使用方法不當或使用劑量不正確,常常會導致HP的耐藥性增強、抗菌效果降低,進而影響此病患者的后續治療,使其出現明顯的不良反應。相關研究的結果顯示[6],HP對甲硝唑的耐藥性超過了70%,對克拉霉素的耐藥性超過了20%,對阿莫西林的耐藥性為2.7%,對左氧氟沙星的耐藥性在1.4%~2.5%之間。盲目的使用抗生素對此病患者進行治療,不但會使患者在用藥進行治療期間出現不良反應,增加患者的痛苦,還會在一定程度上促使“超級細菌”的出現。因此,如何提高HP感染所致胃潰瘍患者的治療效果已經成為現階段消化內科臨床上研究的重要課題[7]。
在序貫療法的給藥方案中,在進行治療的前5d,為HP感染所致胃潰瘍患者使用阿莫西林進行治療,能有效地避免在進行治療的后5d使克拉霉素被HP轉移到細胞之外,促進了克拉霉素與核糖體的結合,進而提高了此藥的藥效。阿莫西林的耐藥性相對較低,能夠有效地破壞HP的細胞壁,進而提高HP對抗生素的敏感性。左氧氟沙星是臨床上治療幽門螺桿菌相關性感染的首選藥物之一,其HP的清除率可達70%[8]。
本次研究的結果證實,用序貫療法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所致胃潰瘍的效果顯著。此治療方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李清琛.序貫療法與傳統三聯療法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消化性潰瘍的臨床療效觀察[D].山東大學,2014.
[2]陳平,江明萬,于雙,王立友,田德安.標準四聯療法及序貫療法治療胃潰瘍幽門螺桿菌陽性患者療效分析[J].胃腸病學和肝病學雜志,2015,04:402-405.
[3]陳林才.序貫療法與傳統三聯療法治療幽門螺桿菌陽性消化性潰瘍的臨床療效對比分析[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5,10:1326-1328.
[4]陳言東,武金寶,周怡,任麗梅,黨彤.四聯療法治療幽門螺桿菌陽性胃潰瘍的臨床療效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2,08:172-173.
[5]李洪濤,張志旺,朱明樂,曾明芳,徐立梅.序貫療法治療胃潰瘍幽門螺桿菌陽性臨床觀察[J].右江醫學,2012,05:654-655.
[6]羅西蘭.四聯療法治療胃潰瘍幽門螺桿菌的療效評價[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4,15:42.
[7]鐘錦玉.序貫療法治療幽門螺桿菌陽性消化性潰瘍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傷殘醫學,2013,08:252-253.
[8]向福友.序貫療法與標準三聯療法治療幽門螺桿菌陽性胃潰瘍臨床效果對比觀察[J].中外醫學研究,2013,26: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