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志遠
(常州市新北區孟河人民醫院 江蘇 常州 213138)
脛骨平臺骨折是臨床上較常見的骨折之一。脛骨平臺是膝關節重要的負荷結構,在發生骨折時可使膝關節發生嚴重的功能障礙,并可因脛骨內外平臺受力不均而引發骨關節炎[1]。脛骨平臺的結構復雜,其周圍的組織韌帶較多。因此,對脛骨平臺骨折患者進行手術治療的難度較高,并且易引發較多的術后并發癥。臨床實踐證實,采用鎖定鋼板內固定術治療脛骨平臺骨折的效果確切,創傷性小,導致術后并發癥的幾率較低[2]。為了探討用鎖定鋼板內固定術治療復雜性脛骨平臺骨折的效果,我院將18例復雜性脛骨平臺骨折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及觀察組,為觀察組患者采用鎖定鋼板內固定術進行治療,為對照組患者采用空心釘內固定術進行治療,然后對比觀察其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本研究中的18例患者均為2010年1月到2015年1月我院骨科收治的復雜性脛骨平臺骨折患者,其中包括男性10例,女性8例,其年齡為25~75歲,平均年齡為(50.27±5.79)歲。這些患者均發生單側脛骨平臺骨折,其中包括左側脛骨平臺骨折患者7例、右側脛骨平臺骨折患者是11例,因發生交通事故而導致骨折的患者12例、因從高空墜落而導致骨折的患者6例,Schatzker分型為Ⅴ型的患者11例、Schatzker分型為Ⅵ型的患者9例。隨機將這些患者分為對照組及觀察組,每組各9例患者。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較差異不顯著,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為兩組患者進行消腫、鎮痛等常規治療,若其患處出現炎癥應對其進行消炎治療,在患者的病情符合進行手術治療的條件時對其進行手術治療。為觀察組患者采用鎖定鋼板內固定術進行治療,手術方案是:對患者進行全身麻醉,使其取側臥位,根據其骨折情況為其選擇合適的手術入路和最佳的鋼板放置部位,為其做膝前內外雙切口、膝前內切口或膝前外切口,充分暴露其骨折部位,設計復位參考平面,對塌陷和分離的骨折進行修復,盡可能恢復關節面的完整性。若患者發生嚴重的骨缺損可對其進行去髂骨填塞治療,用克氏針臨時固定骨折部位,在X線下觀察關節面的恢復情況,若關節面不平整可繼續進行調整,若關節面平整可采用鎖定鋼板進行內固定,擰入螺釘,放置引流管進行常規引流,縫合手術切口。為對照組患者采用空心釘內固定術進行治療,手術方案是:對患者進行全身麻醉,使其取側臥位,對其患肢進行適度的牽引后內收內旋其患肢,在C臂X線機下對骨折進行撬拔復位,恢復脛骨平面的平整性,在股骨頭頸內平行置入三枚空心鈦釘,使下位螺釘盡量靠近股骨矩,使三釘呈倒品字型分布。在確認骨折復位良好、固定牢靠后放置引流管進行常規引流,縫合手術切口。在術后對兩組患者進行預防性抗感染治療,并指導其進行康復訓練。
在對兩組患者進行治療后采用HSS膝關節評分的標準評估其臨床療效。HSS膝關節評分的內容包括膝關節是否疼痛(30分)、膝關節的功能(22分)、膝關節的活動度(18分)、膝關節周圍肌肉的肌力(10分)、膝關節是否屈曲畸形(10分)、膝關節的穩定性(10分)及相關的減分項目。若患者的HSS膝關節評分在85分以上可判定其療效為優,若患者的HSS膝關節評分為70~84分可判定其療效為良,若患者的HSS膝關節評分為60~69分可判定其療效為可,若患者的HSS膝關節評分在60分以下可判定其療效為差。優良率=(優例數+良例數)/總例數×100%。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的出血量、骨折愈合的時間、住院的時間及術畢至可負重的時間。
采用SPSS—16.0統計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進行X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手術療效的優良率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表1 對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的分析[n(%)]
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的出血量相比較差異不顯著,無統計學意義(P>0.05)。與對照組患者相比,觀察組患者術后骨折愈合的時間、住院的時間、術畢至可負重的時間均較短,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詳情見表2。
表2 對兩組患者手術指標的分析(±s)

表2 對兩組患者手術指標的分析(±s)
組別 例數 手術時間(min) 術中出血量(ml) 骨折愈合時間(d) 住院時間(d) 負重時間(d)觀察組 9 130.25±12.55 55.43±1.28 96.46±12.38 6.98±2.31 100.65±17.25對照組 9 132.17±10.24 61.42±1.40 112.35±23.68 14.16±1.28 131.24±15.47 t- 0.543 0.412 3.876 2.877 4.126 P- 0.231 0.124 0.012 0.035 0.009
在骨折患者中,脛骨平臺骨折患者約占4%-5%。脛骨平臺的解剖位置較特殊,其周圍的結構較復雜。復雜性脛骨平臺骨折主要由間接或直接暴力所致。當人體從高處墜落,足部先著地且向側方倒下時,可因扭轉力作用于膝關節[3]而導致脛骨外側或內側平臺塌陷性骨折。當暴力直接作用于膝內側或外側時,膝關節可發生內翻或外翻,使內外側脛骨平臺發生骨折,并使其周圍的韌帶受損。在臨床上,空心釘內固定術是治療脛骨平臺骨折的傳統方法,其療效較好,但治療的時間較長,創傷性較大,患者在術后恢復的速度較慢,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較高。研究發現,應用鎖定鋼板內固定術治療脛骨平臺骨折可獲得較牢靠的固定效果,對關節面構成有力的支撐,并可通過外置導向器進行螺釘經皮擰入鎖定操作,因此較少發生內固定失敗的情況。
本研究的結果顯示,用鎖定鋼板內固定術治療復雜性脛骨平臺骨折可取得顯著的臨床效果,促使患者在術后更快地恢復,此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吳多慶.鎖定鋼板內固定治療復雜性脛骨平臺骨折23例療效研究[J].重慶醫學,2011,40(30):3092-3094.
[2]喻鐘.鎖定鋼板內固定治療復雜性脛骨平臺骨折的臨床療效研究[J].中國醫療前沿,2011,6(10):41-42.
[3]曾志華.鎖定鋼板內固定治療脛骨平臺骨折的療效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2,10(1):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