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舜珊
慢性盆腔炎是婦產科臨床上的常見病和多發病。近年來,該病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慢性盆腔炎患者的臨床表現主要是腹部疼痛、脹痛、白帶異常、性交疼痛、月經失調等,可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嚴重的影響[1]。以往臨床上常使用西藥為該病患者進行治療,但臨床效果不甚理想。在本次研究中,為了探討分析用中醫療法治療慢性盆腔炎的臨床效果,筆者進行了以下研究:
本文的研究對象是2013年2月~2015年4月間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我們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50例)和研究組(50例),兩組患者的臨床表現及各項檢查結果均符合慢性盆腔炎的臨床診斷標準。其中,對照組50例患者的年齡為21~58歲,平均年齡為(40.2±1.2)歲,其病程為1~9年,平均病程為(4.6±0.6)年;研究組50例患者的年齡為20~55歲,平均年齡為(40.1±1.1)歲,其病程為1~8年,平均病程為(4.5±0.5)年。兩組患者在年齡、病程及病情等一般資料方面的差異均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對象的排除標準是:①不愿參與本次研究的患者。②對本研究所使用藥物過敏的患者。
采用西醫療法為對照組患者進行治療,采用中醫療法為研究組患者進行治療,然后觀察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并將對比的結果及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的分析。
1.2.1 對照組患者 采用西醫療法為對照組患者進行治療,具體的方法是:①將1.2g的克林霉素混入250ml的生理鹽水中為患者進行靜脈滴注,2次/天,連續治療2周為1個療程,連續治療2~3個療程。②將0.8g的替硝唑混入250ml的生理鹽水中為患者進行靜脈滴注,1次/天,連續治療2周為1個療程,連續治療2~3個療程。
1.2.2 研究組患者 采用中醫療法為研究組患者進行治療,具體的方法是:①中藥內服法:取丹參、銀花各30g,當歸、赤芍、桑寄生各12g,厚樸、枳殼、元胡各10g,香附6g。將上述藥物洗凈后用清水煎煮,去渣取汁,可每日服1劑,分早晚兩次服下(飯后),連服2周為1個療程。②中藥外治法:取紅藤、蒲公英、紫花地丁等各30g。將上述藥物洗凈后煎成濃湯,去渣取汁,于患者月經走后的第3天開始對其進行盆腔內灌注治療,1次/天,連續治療2周為1個療程。對于盆腔內存在包塊的患者,可在上方的基礎上加入桃仁、莪術;對于腹痛癥狀較為劇烈的患者,可在上方的基礎上加入香附、延胡索;對于存在腹部冰冷的患者,可在上方的基礎上加入附子。
①治愈:患者的臨床癥狀完全消失,月經恢復正常,各項免疫指標恢復正常。②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有所改善,月經基本恢復正常,各項免疫指標基本恢復正常。③無效:患者的臨床癥狀無改善,甚至在加重。治療的總有效率=治愈率+緩解率。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本次研究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分析,計量數據采用平均值±標準差表示,并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當P<0.05時視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4.0%,對照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78.0%,研究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下表。

表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的比較(n,%)
在研究組50例患者中,發生腹部疼痛的患者有2例,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為4.0%;在對照組50例患者中,發生惡心、嘔吐的患者有7例,發生腹部疼痛的患者有2例,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為18.0%。研究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慢性盆腔炎是婦科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種疾病,具有病程較長、復發率較高、難以治愈等特點,可對女性的身心健康造成嚴重的影響。近年來,該病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研究證實,性生活不潔、經期不注意衛生、嗜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疲勞過度是誘發慢性盆腔炎的重要因素。以往,臨床上常使用青霉素、甲硝唑等西藥治療該病,但臨床效果并不理想[2]。近年來的研究發現,采用中醫療法,即使用具有解毒、清熱、活血等功效的中藥采用內服外治的方法治療慢性盆腔炎的臨床效果十分顯著。在本次研究中,為了證實這一觀點,筆者采用西醫療法為對照組患者進行治療,采用中醫療法為研究組患者進行治療,然后對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進行回顧性的對比分析。分析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研究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一結果與趙冬[3]等研究人員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
綜上所述,用中醫療法治療慢性盆腔炎的臨床效果顯著,此方法不僅能提高患者的臨床治愈率,還能降低其不良反應的發生率、減輕其經濟負擔,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 王滿華,王瑜華.慢性盆腔炎婦產科臨床治療效果觀察[J].中國保健營養(下旬刊),2013,23(10):5795-5796.
[2] 馬莉,孫琴.慢性盆腔炎婦產科臨床治療效果觀察[J].醫學信息(下旬刊),2013,26(10):175-176.
[3] 趙冬.慢性盆腔炎婦產科臨床治療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3,7(9):14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