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舒娜
hs-CRP是由肝臟合成的一種全身性炎癥反應急性期的非特異性標志物,也是發生心血管危險事件的預測因子之一。為了進一步探討hs-CRP的含量與高脂血癥患者血脂水平的相關性,我院對2014年3月~2015年5月期間收治的100例高血脂癥患者和進行體檢的30例健康人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4年3月~2015年5月期間我院收治的100例高脂血癥患者和進行體檢的30例健康人。這100例高脂血癥患者的病情均符合以下情況:①患者的病情均符合《內科學》[1]第6版中規定的高脂血癥的診斷標準,并被確診。②患者均未患有嚴重的臟器損傷、免疫系統損傷及敗血癥等。在高脂血癥組的100例患者中,有男性56例,女性44例。他們的平均年齡為54.3±3.7歲。在健康組的30例研究對象中,有男性17例,女性13例。他們的平均年齡為55.2±3.8歲。兩組研究對象在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方面相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兩組研究對象hs-CRP的含量和APO A的水平、APO B的水平、TC的水平、TG的水平、HDL-C的水平和LDL-C的水平均使用生化分析儀進行檢測。進行檢測的方法為:①告知患者在進行采血前的12h內禁食。②抽取受檢者5ml的早晨靜脈血作為血液標本,使用生化分析儀對血液樣本中hs-CRP的含量、APO A的水平、APO B的水平、TC的水平、TG的水平、HDL-C的水平和LDL-C的水平進行檢測。③本次研究使用的儀器為日立-76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所有試劑均由株式會社日立高新技術公司生產。
我們使用SPSS17.0軟件包對本次實驗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高脂血癥組患者hs-CRP的含量、TC的水平、TG的水平、LDL-C的水平、APO B的水平均明顯高于健康組研究對象,其HDL-C的水平和APO A-I的水平均明顯低于健康組研究對象,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高血脂癥患者hs-CRP的含量與其TC的水平、TG的水平、LDL-C的水平、APO B的水平呈正相關性,且明顯高于正常值。但患者hs-CRP的含量與其HDL-C的水平、APO A-I的水平呈負相關性。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研究對象hs-CRP的含量及其血脂水平檢測結果的比較
高脂血癥患者的血脂水平升高后,其紅細胞的粘稠度會隨之增加,其血液的流速會相對減慢,使附著在其血管內皮上的單核細胞進入到皮下間隙形成含有脂質的巨噬細胞或泡沫細胞。這些細胞沉積在血管壁上會分泌許多活性因子,這些活性因子會促進hs-CRP、淀粉酶A等炎性介質的分泌[2]。相關的研究表明,在誘發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中,能夠進行預測和預防并具有臨床價值的因素有血脂水平異常、超敏C反應蛋白升高和凝血因子異常[3]。進行超敏C反應蛋白檢測有助于對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進行評估。進行血脂檢測和超敏C反應蛋白檢測的結果同時出現異常的患者,其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明顯高于只有一項檢測結果出現異常的患者[4]。
綜上所述,高脂血癥患者hs-CRP的水平可隨著其TC的水平、TG的水平、LDL-C的水平和APO B的水平的升高而升高。這說明,高脂血癥患者hs-CRP的含量與其血脂水平具有相關性。因此,可將檢測hs-CRP作為診斷高脂血癥的輔助檢查方法。
[1] 葉任高,陸再英.內科學[M].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825-828.
[2] 馬紅雨,周金立,趙瑞敏等.飛行員超敏C反應蛋白與血脂水平相關分析[J].中華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03,14(2):113-115.
[3] 宋潔,王海英,曹燕等.血清C反應蛋白與冠心病相關性的研究[J].西南國防醫藥,2008 , 18(2):190-191.
[4] 趙花,張紅,李嬌穎.高血脂患者237例血清hs-CRP測定結果分析[J].第四軍醫大學學報,2007,28(12): 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