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植云
(湖北省潛江市浩口中心衛生院 湖北 潛江 433116)
腹外疝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種腹部外科疾病,其中以腹股溝疝的發病率為最高(約占90%以上),其余還包括切口疝、臍疝、白線疝、造口旁疝及腰疝等罕見疝[1]。腹外疝可發生于任何年齡段,導致此病的主要原因是腹壁組織的硬度降低、腹內壓水平過高等。腹外疝會給患者帶來巨大的痛苦,可對其健康及生活質量造成嚴重的影響[2]。目前,臨床上常采用手術的方法治療該病。在本次研究中,為了探討分析用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腹外疝的臨床效果,筆者進行了以下研究:
本文的研究對象是2012年7月~2013年7月間我院收治的90例腹外疝患者,我們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45例)和研究組(45例),兩組患者的臨床表現及各項檢查結果均符合腹外疝的臨床診斷標準。在對照組45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32例,女性患者有13例,他們的年齡為18~74歲,平均年齡為41.4歲,他們的病程為1~17d,平均病程為3.4d,其中發生斜疝的患者有26例,發生直疝的患者有19例;在研究組45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35例,女性患者有10例,他們的年齡為18~72歲,平均年齡為42.8歲,他們的病程為1~18d,平均病程為3.3d,其中發生斜疝的患者有28例,發生直疝的患者有17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及病情等一般資料方面的差異均不顯著(P>0.05),不具有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研究對象的排除標準是:①年齡在18歲以下、75歲以上的患者。②發病時間大于20d的患者。③曾接受過疝修補術的患者。④存在肝臟器官異常,不能耐受手術的患者。⑤不愿參與本次研究的患者。
為對照組患者實施傳統疝修補術,主要采用Bassini法或McVay法對于高危結扎的患者進行手術時,股溝管后壁需進行加倍修補。為研究組患者實施無張力疝修補術,具體的方法是:首先,要使精索充分,需作切口后保護神經,分出和高位游離廟囊至內環口, 回納并收拾內容物,把充填物塞入頂部對準廟囊底部進行還納,直到充填物全部抵達廟環的邊緣范圍[4]。然后,要想對填充后的效果進行確切的分辨,就得使患者假裝咳嗽,再用不吸收縫合線將疝環及邊緣縫合。接下來把人工補片放置在腹股溝后壁的前方,要保證納精索能夠正常通過須得將補片剪出一個小開口,最后用2針將兩側補片的開口縫合,把部片固定住,患者的傷口用生理鹽水進行沖洗并逐層縫合[5]。
①手術時間。②術畢至下床活動的時間。③住院時間。④臨床療效。
①痊愈:患者的臨床癥狀完全消失,生活能力恢復正常。②有效:患者的臨床癥狀基本消失,生活能力有所恢復。③無效:患者的臨床癥狀無任何改善。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本次研究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分析,計量數據采用平均值±標準差(ˉ±s)表示,并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當P<0.05時視為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畢至下床活動的時間及住院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患者,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各項臨床指標的比較[ˉ±s]

表1 兩組患者各項臨床指標的比較[ˉ±s]
組別 n 手術時間(min)術畢至下床活動時間(h) 住院時間(d)8.56±1.52 6.13±1.21 8.3904 0.0000對照組研究組t P 45 45 104.23±12.15 64.23±9.81 17.1829 0.0000 30.81±2.33 18.02±2.11 28.0133 0.0000
在研究組45例患者中,臨床療效判定等級為痊愈的患者有22例,為有效的患者有12例,為無效的患者有1例,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7.78%;在對照組45例患者中,臨床療效判定等級為痊愈的患者有18例,為有效的患者有20例,為無效的患者有6例,治療的總有效率為86.67%。研究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詳情見表2。
腹外疝是一種較為常見的腹部外科疾病。患有腹外疝的患者年齡分段比較廣泛,各個年齡分段的人群都會患有此病,其引發此病癥的主要原因為腹壁組織強度下降明顯、且腹內壓水平過度增高。較為常見的腹外疝還有切口疝、臍疝、白線疝、造口旁疝等。一般藥物的治療效果相對來說比較緩慢,有時療效還會不理想,因此使用手術治療此病癥是目前首選的治療方法。無張力疝修術是一種以人工高分子的修補材料進行的修補縫合術,此項技術正在逐漸取代傳統疝修術,是臨床治療腹外疝方法所實施的主要方式。此項技術可以有效克服傳統疝修術對患者正常的組織以及患者生理解剖結構上造成的干擾,進行手術修補后患者周圍的組織會處于一種無張力的狀態,從而改善患者的局部疼痛以及不適感,做到有效降低患者病情的反復發作率。此項手術由于操作方法簡單,對組織上造成的損傷以及手術過程中出血量少、手術過后的黏連可能性也相比較傳統疝修術要低,同時對炎癥細胞的通過造成影響,使其感染率降低[8]。本次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畢至下床活動的時間及住院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患者,研究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用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腹外疝的臨床效果顯著,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韓孝鋒,張淑艷.腹外無張力修補術臨床療效[J].醫藥論壇雜志,2007,28(9):60,62.
[2]李夢涵.無張力腹外疝網片修補術的應用[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1,20(20):64-64.
[3]朱衛東.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腹外疝37例臨床分析[J].吉林醫學,2010,31(24):4168.
[4]於國平.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腹外疝的臨床分析[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3,6(33):124-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