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 健 朱儉東 周 俊
(江蘇省啟東市人民醫院ICU 江蘇 啟東 226200)
重度顱腦損傷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種急危重癥。此病主要是由于患者的頭部遭受直接暴力或間接暴力引起的。
臨床調查發現,重度顱腦損傷患者常會并發肺部感染[1]。
為了探討導致重度顱腦損傷患者發生肺部感染的危險因素,
筆者選取我院在2010年9月至2015年10月期間接收的104例重度顱腦損傷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對其進行了以下研究,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在2010年9月至2015年10月期間接收的104例重度顱腦損傷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這104例患者的病情均符合重度顱腦損傷的臨床診斷標準[2],且均經影像學檢查得到確診。他們GCS(格拉斯哥昏迷評分量表)的評分均在3分至8分之間。在入院時,他們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惡心、嘔吐、肢體癱瘓、失語和呼吸循環衰竭等癥狀。根據這104例患者發生肺部感染的情況將其分成肺部感染組(n=52)和非肺部感染組(n=52)。肺部感染組患者中男性與女性的比例為31例:21例。他們年齡的范圍在21歲至81之間,平均年齡為(50.30±8.52)歲。他們中有48例患者的病因為發生車禍,有2例患者的病因為從高處墜落。非肺部感染組患者中男性與女性的比例為32例:20例。他們年齡的范圍在22歲至80之間,平均年齡為(50.41±8.23)歲。他們中有46例患者的病因為發生車禍,有5例患者的病因為從高處墜落。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對這兩組患者使用廣譜抗生素、激素進行治療的情況、發生水代謝紊亂和意識喪失的情況、接受侵入性治療的情況等可能引起其肺部感染的危險因素進行調查和分析,從中找出肺部感染組患者發生肺部感染的危險因素。
1.3 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18.0軟件對本次實驗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各項臨床資料的對比 與非肺部感染組患者相比,肺部感染組患者中使用廣譜抗生素、激素進行治療的人數更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非肺部感染組患者相比,肺部感染組患者中出現水代謝紊亂、意識喪失癥狀的人數更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非肺部感染組患者相比,肺部感染組患者中接受侵入性治療的人數更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各項臨床資料的對比 (n,%)
2.2 進行Logistic多因素回歸分析的結果 進行Logistic多因素回歸分析的結果顯示,使用廣譜抗生素進行治療和出現水代謝紊亂癥狀是導致重度顱腦損傷患者發生肺部感染的主要危險因素。
臨床調查發現,合并肺部感染的重度顱腦損傷患者的死亡率非常高。因此,對導致重度顱腦損傷患者發生肺部感染的危險因素進行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使用廣譜抗生素、激素進行治療、出現水代謝紊亂、意識喪失癥狀和接受侵入性治療都是導致重度顱腦損傷患者發生肺部感染的危險因素。筆者結合自身的臨床經驗對各項導致重度顱腦損傷患者發生肺部感染的危險因素及其誘發機制進行了分析,總結如下:(1)重度顱腦損傷患者常處于意識喪失狀態。此時,重度顱腦損傷患者的吞咽反射功能會逐漸減弱。因此,患者極易因誤吸胃內容物而發生吸入性肺炎。(2)出現水代謝紊亂癥狀的重度顱腦損傷患者的機體長期處于能量消耗的異常狀態,會導致其體內的負氮平衡被打破,從而增加了各種致病菌入侵其體內的風險[3]。(3)使用廣譜抗生素、激素對重度顱腦損傷患者進行治療,會導致其免疫力下降,從而會增加其遭受致病菌感染的風險[4]。(4)部分重度顱腦損傷患者在入院后需要接受鼻飼插管、氣管插管和氣管切開等侵入性治療,這些侵入性操作會使患者的支氣管直接暴露在空氣中,容易導致致病菌入侵其支氣管,從而引發其肺部感染[5]。
綜上所述,使用廣譜抗生素進行治療和出現水代謝紊亂癥狀是導致重度顱腦損傷患者發生肺部感染的主要危險因素。臨床醫生應對上述情況予以關注。
[1] 王明盛.重型顱腦損傷并發肺部感染67例分析[J].實用醫學雜志,2012,28(18):3111-3113.
[2] 季文英,項賢美,張青麗,等.重型顱腦損傷并發肺部感染的原因分析及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1,26(9):813-814.
[3] 林靜,溫晶晶.重型顱腦損傷并發肺部感染的原因及護理[J].中國基層醫藥,2011,18(10):1438-1439.
[4] 居興云,王紅梅,陳志剛,等.重型顱腦損傷并發肺部感染30例原因分析及早期護理干預[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26):90-91.
[5] 韓平.重型顱腦損傷病人氣管切開術后并發肺部感染的原因分析及護理[J].全科護理,2010,08(25):2289-2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