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章 吳 君 陸 爽
(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感染科 貴州 貴陽 550004)
在傳染病學的教學工作中存在著諸多的難題。例如,在為醫學生講授“新發傳染病”(此類疾病在臨床上較少見)的課程時常存在教材的內容滯后、視頻資料較少等情況,難以滿足醫學生對最新臨床知識的需求。多媒體教學即采用多媒體工具進行教學,其教學效果生動形象。案例教學法是一種圍繞典型案例進行教學的方法。二十世紀初,美國哈佛大學的法學院與醫學院相繼開始使用案例教學法進行教學。此后,哈佛大學的商學院開始在教學工作中推廣使用此教學法。近年來,案例教學法作為一種成熟的教學方式,已經在醫學教學的工作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1]。近年來,我們聯用案例教學法與多媒體教學法進行傳染病學教學,充分地調動了學生學習該科知識的積極性,增強了其進行臨床操作的能力,獲得了理想的教學效果。現將相關的情況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中的165名學生均為我校2009級及2010級五年制臨床醫學專業的本科學生,其中有男生81名,女生84名。將其中83名2010級學生納入實驗班,將82名2009級學生納入對照班。在參與本次研究前,兩個班級學生的學習 成 績相當、其授課進度和授課教師相同。兩組學生的一般資料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教學方法 為實驗班學生選用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程明亮與陳永平主編的《傳染病學》(案例版)進行“霍亂”、“狂犬病”兩個章節的教學。為對照班學生選用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楊紹基與任紅主編的《傳染病學》(第七版)進行“霍亂”、“狂犬病”兩個章節的教學。為實驗班學生聯用案例教學法與多媒體教學法進行教學,為對照班學生采用多媒體教學法進行教學。
1.2.1.1 案例教學法 針對“霍亂”、“狂犬病”兩個章節的內容進行案例收集,根據目前這兩種傳染病防治方案的改良情況調整相關案例的內容,進而編寫難易度適宜、兼具典型性、啟發性、趣味性的案例。將相關案例涉及的圖片、視頻等資料發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前預習案例資料,自行查詢與該案例相關的知識。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將相關的案例展示在PPT上,提出疑問,引發學生思考,并與學生進行討論、問答等互動,靈活地將相關的知識點介紹給學生。在進行案例討論的過程中,教師應調動學生參與討論的積極性,引導學生對相關案例進行不同角度的分析。若學生在進行總結發言時存在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含糊不清、界定不準等情況,教師應對其進行適時的提示和說明,使其能夠深入理解和掌握相關的醫學知識。
1.2.1.2 多媒體教學法 將與霍亂與狂犬病相關的知識要點、該病患者病情的診斷報告、體征圖像等臨床資料按照一定的教學需要進行排序和整理,經過適當的剪輯和優化后制成多媒體課件(PPT)。應在課件中添加一些生動形象、具有典型性的圖片或視頻。例如,可在“霍亂”章節的課件中加入脫水期患者出現典型脫水體征的圖片,在“狂犬病”章節的課件中加入狂犬病興奮期患者典型癥狀及體征的視頻。在授課時,使用多媒體工具向學生展示課件的內容,播放相關的影像資料,用豐富的圖片及生動的視頻代替枯燥的文字,為其講解相關的傳染病學知識,加深醫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記憶。
1.2.2 問卷調查 采用我校自制的調查問卷對兩個班的學生進行調查,評估其中對傳染病學感興趣、對學好傳染病學有信心及對目前的傳染病學教學法感到滿意的學生所占的比例。在本研究中共發放調查問卷165份,回收有效調查問卷163份,回收率為98.7%。在相關的課程結束后,對兩個班的學生進行霍亂與狂犬病章節知識的理論考試,然后對比分析兩個班學生的考試成績。
1.2.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5.0統計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對兩班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的分析 與對照班學生相比,在實驗班學生中對傳染病學感興趣、對學好傳染病學有信心及對目前的傳染病學教學法感到滿意的學生所占的比例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表1 對兩班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的分析 [n(%)]
2.2 對兩班學生理論考試成績的分析 與對照班學生相比,實驗班學生的理論考試成績較優,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2。
表2 對兩班學生理論考試成績的分析(±s)

表2 對兩班學生理論考試成績的分析(±s)
組別 人數 理論考試成績(分) t值 P實驗班 83 88.5±1.8 18.58 <0.05對照班 82 82.6±1.9
多媒體教學即采用多媒體工具進行教學,其教學效果生動形象,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進行多媒體教學時,可使用多媒體工具展示患者病情的診斷報告、體征圖像等臨床資料,使學生更全面地認識相關的疾病[4],使教學信息迅速地在教師與學生之間傳遞,從而可調動學生學習相關知識的積極性,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此外,在進行多媒體教學的過程中還可為學生呈現豐富的醫學知識,并對這些醫學知識進行橫縱向的對比分析,突出其中的重點和難點。
案例教學法是一種圍繞典型案例進行教學的方法。此教學法可真實地模擬臨床實踐活動,以提出問題為切入點,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結合教學目標和教學要求引導學生對典型案例進行積極的思考及深入的探究,使其將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操作技能相結合,更有效地學習相關的醫學知識[2,3]。在使用案例教學法進行傳染病學教學時,教師可以將臨床病案直觀地呈現在學生面前,讓其帶著疑問和興趣進行學習,充分調動其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提高教學工作的效率與質量。
本研究的結果顯示,聯用案例教學法與多媒體教學法進行傳染病學教學可顯著提高醫學生的學習信心、學習興趣及學習成績,此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 潘季彰. 新發傳染病[M].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5.
[2] 陳耀凱. 王宇明. 傳染病學教學必須適應新形勢的需要[J].醫學教育探索,2006,5(3):238-239,244.
[3] 丁洋,李智偉. 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方法在傳染病教學教學中的應用 [J] 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8,5(5):173-174.
[4] 范學工,歐陽顆,方小年,等.傳染病新形勢引發的教學改革與思考[J].醫學教育,2003,2(1):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