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寧波
(江蘇省太倉市第一人民醫院婦產科 江蘇 太倉 215400)
乳房脹痛是產婦在生產后常見的癥狀之一。多數產婦在生產后的第2~第3天會發生乳房脹痛。產婦發生乳房脹痛的主要表現為乳暈變硬、乳頭變短、胸部脹痛等。導致產婦發生乳房脹痛的原因主要為:產婦乳房內的乳汁不能及時排出,導致其乳管淤塞不通,使乳汁郁積成塊,最終使其出現乳房脹痛的癥狀[1]。臨床研究表明,產婦乳汁積滯會使其發生感染,導致其體溫升高,嚴重者甚至可并發急性乳腺炎。近年來的臨床實踐表明,對產婦實施個性化護理的效果較好,可有效地減輕其產后乳房脹痛的程度。為了進一步探討對產婦實施個性化護理對緩解其產后乳房脹痛的臨床效果,我們對近年來在我院進行分娩的200例產婦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1年2月~2015年4月期間在我院進行分娩的200例產婦。這些產婦均為足月自然分娩,均為單胎妊娠。這些產婦所產新生兒的體重均在3000g~4500g之間,且均能自行吸吮母乳。在這些產婦中,排除患有精神類疾病的產婦,排除存在乳頭凹陷的產婦。我院隨機將這些產婦分為甲組和乙組,每組各有100例產婦。甲組產婦的年齡為22~35歲,平均年齡為(28.5±6.5)歲。其中,有初產婦73例,有經產婦27例。乙組產婦的年齡為23~34歲,平均年齡為(29.1± 4.8)歲。其中,有初產婦70,有經產婦30例。兩組產婦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1.2.1 我院對甲組產婦進行常規護理,內容包括: 對產婦及其家屬進行健康教育,使他們了解進行母乳喂養的好處。教會產婦進行母乳喂養的姿勢、技巧及護理乳房的方法等。告知產婦的家屬合理地為產婦安排膳食,讓產婦多食用富含熱量、維生素、蛋白質的食物,少食用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忌食辛辣等具有刺激性的食物。
1.2.2 我院對乙組產婦進行個性化護理,具體的護理方法是:①進行健康教育:向產婦詳細地講解進行母乳喂養對新生兒的益處,對存在母乳喂養認識誤區的產婦進行耐心細致的解釋,以消除其不必要的緊張、焦慮等情緒。②進行乳房清潔:指導產婦在進行哺乳前先清洗乳房,并在其乳頭上涂抹植物油,待其乳頭上的垢痂變軟后,再用含堿量低的肥皂水進行清洗,最后用溫水擦洗其乳房、乳頭和乳暈。③進行哺乳指導:首先,協助產婦選擇坐位、側臥位或環抱位等正確的哺乳姿勢。其次,指導產婦將乳房輕輕地托起,用乳頭逗引新生兒的下唇,當新生兒張口的幅度為最大時,將乳頭送入其口中。當新生兒停止吸吮乳頭時,指導產婦用食指輕輕按壓新生兒的下唇,使空氣可以進入其口腔,以消除其口中的負壓,然后再輕柔地將乳頭從新生兒的口中移出。④進行飲食護理:告知產婦不可挑食,要注意營養均衡。讓產婦多食用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的食物,多食用蔬菜和水果。叮囑產婦忌食冰淇淋、茶及含咖啡因的食物,以防其乳房的腫脹感加重。對于因身材臃腫而急于進行節食減肥的產婦,要對其說明利害關系,告知其在哺乳期進行節食減肥會使其乳房組織受累,導致其乳房縮小,勸導其應正常地飲食、合理地飲食。⑤進行乳房按摩:指導產婦每天進行乳房按摩,并教會其按摩乳房的方法:將一只手的食指、中指、無名指并攏,放于對側的乳房上,以乳頭為中心,按順時針的方向由乳房外緣向內側進行按摩,每次按摩的時間為10~15分鐘。
1.3 觀察指標 觀察并記錄兩組產婦在生產后的第1~第4天其乳房脹痛的程度。我院將兩組產婦乳房脹痛的程度分為I度、Ⅱ度和Ⅲ度。I度:產婦的乳房觸之如嘴唇,且存在輕度的脹痛癥狀。Ⅱ度:產婦的乳房觸之如鼻尖,且存在中度的脹痛癥狀。Ⅲ度:產婦的乳房觸之如額頭,且存在重度的脹痛癥狀。②我院將兩組產婦進行母乳喂養的情況分為完全進行母乳喂養、進行混合喂養和進行人工喂養。母乳喂養的成功率=(完全進行母乳喂養的例數+進行混合喂養的例數)/總例數×100%。③調查兩組產婦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我院將兩組產婦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分為滿意、比較滿意、不滿意三個等級,總滿意率=(滿意的例數+比較滿意的例數)/總例數×100%[2]。
1.4 統計學方法 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本次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產婦在生產后第1~第4天其乳房脹痛程度的比較
經護理,兩組產婦在生產后的第1天其乳房脹痛的程度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乙組產婦在生產后的第2~第4天其乳房脹痛的程度明顯輕于甲組產婦,二者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在生產后第1~第4天其乳房脹痛程度的比較(±s)

表1 兩組產婦在生產后第1~第4天其乳房脹痛程度的比較(±s)
75 25 26 74 P 值 > 0.05 < 0.05 < 0.05 < 0.05組別 例數(n) 產后第1天 產后第2天 產后第3天 產后第4天I Ⅱ I Ⅱ Ⅱ Ⅲ I Ⅱ + Ⅲ乙組 100甲組 100 100 0 94 6 93 7 80 20 81 19 52 48
2.2 兩組產婦母乳喂養成功率的比較 經護理,乙組中完全進行母乳喂養的產婦有56例,進行混合喂養的產婦有32例,進行人工喂養的產婦有12例,其母乳喂養的成功率為88%(88/100)。甲組中完全進行母乳喂養的產婦有38例,進行混合喂養的產婦有39例,進行人工喂養的產婦有23例,其母乳喂養的成功率為77%(77/100)。乙組產婦母乳喂養的成功率明顯高于甲組產婦,二者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產婦對護理服務滿意度的比較 經護理,乙組中對護理服務感到滿意的產婦有74例,感到比較滿意的產婦有24例,感到不滿意的產婦有2例,其對護理服務的總滿意率為98%(98/100)。甲組中對護理服務感到滿意的產婦有42例,感到比較滿意的產婦有40例,感到不滿意的產婦有18例,其對護理服務的總滿意率為82%(82/100)。乙組產婦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明顯高于甲組產婦,二者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臨床研究表明,多數產婦在生產后的第2~第3天會發生乳房脹痛。乳房脹痛會嚴重影響產婦對新生兒進行母乳喂養的質量[4]。李瑞梅[5]等學者認為,對產婦進行個性化護理的效果較好,可有效地減輕其乳房脹痛的程度。進行個性化護理就是通過對產婦實施乳房按摩等手段,對其乳頭和乳房產生刺激,使其大腦底部的垂體前葉形成泌乳反射,最終可促使其分泌乳汁,并能減輕其乳房脹痛的程度。
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經護理,乙組產婦在生產后的第2~第4天其乳房脹痛的程度明顯輕于甲組產婦,乙組產婦母乳喂養的成功率明顯高于甲組產婦,乙組產婦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明顯高于甲組產婦,二者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與閆素芹[6]等學者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可見,對產婦實施個性化護理的臨床效果顯著,可有效地減輕其產后乳房脹痛的程度,提高其母乳喂養的成功率及其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
[1] 鐘艷.護理干預對減輕產后乳房脹痛的研究[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4,25(3):664-665.
[2] 郝桂琴.早期定時乳房護理干預對減輕產后乳房脹痛及促進泌乳的效果分析[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3,10(13):2481-2482 .
[3] 熊翠珍.個性化護理對減輕產后乳房脹痛的效果觀察[J]現代護理,2012,28(11):157-158.
[4] 曾華.中草藥植物精油聯合產后乳房康撫按摩對產婦泌乳的影響[J]中國婦幼保健,2014,29(7):2337-2338.
[5] 李瑞梅.減輕產后乳房脹痛的護理干預[J]護理研究,2013,17(6):707-708.
[6] 閆素芹.護理干預對減輕產后乳房脹痛的臨床效果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2012,5(12):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