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衛娜
上頜后牙區牙列缺損是臨床上常見的牙齒缺失類型。上頜后牙缺失會導致患者的上頜竇氣化以及其缺失部位的牙槽骨出現生理性骨吸收,從而造成其缺牙區骨量不足[1]。近年來,我院聯用骨擠壓上頜竇內提升術與骨擠壓種植術治療上頜后牙區骨量不足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將此情況報告如下: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間我院收治的37例上頜后牙區骨量不足的患者。本次研究中患者的納入標準是:①患者無手術禁忌癥。②患者種植區上頜骨的寬度充分。③患者缺牙區牙槽骨的高度<8mm,其種植體的長度<8mm。患者的排除標準是:①患者酗酒或其每天吸煙超過10支。②患者存在嚴重的心、肝、腎等器官功能障礙。③患者患有鼻炎、鼻竇炎、糖尿病、骨質疏松癥或惡性腫瘤。④患者患有精神類疾病或存在認知功能障礙。在這些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4例,其年齡為16~71歲,平均年齡為(46.51±6.22)歲,其缺牙區牙槽骨的高度為2.7~7.6mm,平均高度為(5.16±1.86)mm。
我院對這37例患者均聯用骨擠壓上頜竇內提升術與骨擠壓種植術進行治療。具體的方法是:指導患者取半臥位,對其進行常規消毒鋪巾與局部浸潤麻醉,首先用骨擠壓上頜竇內提升術對其進行治療,方法是:在患者缺牙區的牙槽骨頂部做一個水平切口,剝離并暴露其缺牙區的牙槽骨,翻起其臉頰一側的黏骨膜瓣,充分暴露其上頜竇的前外側壁,然后根據術前拍攝的患者上頜竇的曲面體層片進行定點鉆孔。使用內提升工具在患者上頜竇的前外側壁進行開窗,窗口的下緣位于其竇底的上緣,并保持與其竇底平行。敲擊內提升工具使患者的上頜竇底骨折,然后逐級提升其上頜竇底的位置至接近正常的高度。接下來使用骨擠壓種植術對患者進行治療,方法是:用先鋒鉆在患者的牙槽骨頂點進行鉆孔,為其預備種植窩。當先鋒鉆鉆至距患者竇底1mm時,對其進行逐級備孔。用骨擠壓器對患者的竇底進行沖頂,然后在其鉆孔內植入短種植體,并在其缺牙區填塞骨替代材料。最后用生物膜對其種植體進行覆蓋,并關閉其創口[3]。術后對患者進行常鎮痛與抗感染治療,并叮囑其在術后1個月、3個月、6個月、1年、2年時前來復診。
(1)判定種植體種植成功的標準為:①種植體周圍的黏膜健康。②種植體無松動。③患者術后未出現疼痛、感染、神經系統疾病、異物感以及下頜神經管損傷等癥狀。④對患者進行影像學檢查顯示其種植體周圍無連續透影區。⑤手術一年內患者的垂直骨吸收<2mm,一年后其每年的垂直骨吸收<0.2mm。③種植體美觀,患者較滿意。(2)觀察并記錄這37例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情況。(3)比較這37例患者在進行治療前后其缺牙區牙槽骨高度的變化情況。
用SPSS15.0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正負標準差()表示,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
這37例患者均順利地完成了手術,且其術后均未發生嚴重的并發癥。這些患者種植體的骨結合情況以及其咀嚼功能均較好,均無明顯的骨吸收情況,其牙齒種植的成功率高達100%。
這37例患者在接受治療前其缺牙區牙槽骨的平均高度為(5.16±1.86)mm,在接受治療后其缺牙區牙槽骨的平均高度為(7.69±1.75)mm。這37例患者在接受治療后其缺牙區牙槽骨的高度明顯優于接受治療前,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詳見表1。
表1 37例患者在進行治療前后其缺牙區牙槽骨高度變化情況的比較(s,mm)

表1 37例患者在進行治療前后其缺牙區牙槽骨高度變化情況的比較(s,mm)
缺牙區牙槽骨高度的平均值治療前(n=37)2.7 7.6 5.16±1.86治療后(n=37)5.9 9.1 7.69±1.75 P<0.05 <0.05 <0.05時間段 缺牙區牙槽骨高度的最小值缺牙區牙槽骨高度的最大值
進行骨擠壓上頜竇內提升手術是目前臨床上治療上頜后牙區骨量不足的主要方法之一。近年來的大量臨床研究證實[5],在對患者進行骨擠壓上頜竇內提升手術后立即對其進行骨擠壓種植手術的效果較為理想,可有效地提升其缺牙區牙槽骨的高度,修復其缺失的牙齒,并能避免對其造成二次損傷。
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這37例患者均順利地完成了手術,且其術后均未發生嚴重的并發癥,其牙齒種植的成功率高達100%。這37例患者在接受治療后其缺牙區牙槽骨的高度明顯優于接受治療前,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可見,聯用骨擠壓上頜竇內提升術與骨擠壓種植術治療上頜后牙區骨量不足的臨床效果顯著,可有效地提升患者缺牙區牙槽骨的高度,修復其缺失的牙齒,且安全性較高。
[1] 蔡 煒,盧 寅,郭 玲,等.改良上頜竇外提升同期種植術的臨床觀察[J].瀘州醫學院學報,2015,3(38):243-244.
[2] Joe Jacob K,George S,Preethi S,et al.A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endoscopic middle meatal antrostomy and caldwell-luc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maxillar y sinusitis[J].Indian J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2011,63(3):214-219.
[3] 羅智斌,鄧慧芬,張清彬,等.Ankylos種植系統在上頜竇外提升同期種植中的作用[J].中國口腔種植學雜志,2012,17(1):27-30.
[4] 王 方,范 震,王佐林. 改良上頜竇底提升術的臨床應用[J].口腔頜面外科雜志,2013,23(2):110-115.
[5] 黃偉張志勇吳軼群等.上頜竇開窗植骨種植修復的遠期效果評價[J]. 中國口腔頜面外科雜志2011.9(9):387-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