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敏 李光勝 劉 慶 唐浩然 李曉天
目前,臨床上通常使用Fastin帶線錨釘對膝關節內側副韌帶出現Ⅲ度斷裂的患者進行手術治療[1]。Fastin帶線錨釘的螺釘為自攻螺絲,其材質為鈦合金。此類錨釘具有良好的組織相容性,其表面的螺紋較深,因此具有較強的把持力,可在患者出現斷裂副韌帶的附著點重 建其韌帶的止點[2]。為了進一步探討用Fastin帶線錨釘治療膝關節內側副韌帶斷裂的臨床效果,筆者進行了本次研究。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本次研究的對象是近期我院收治的26例膝關節內側副韌帶斷裂患者。在這些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9例。他們的年齡在29~65歲之間。其中,左膝關節內側副韌帶出現斷裂的患者有14例,右膝關節內側副韌帶出現斷裂的患者有12例。在這些患者中,因交通事故致傷的患者有10例,因跌倒致傷的患者有16例。這些患者受傷至就診的時間在1~10天之間。這些患者入院后,其患肢均存在膝關節腫脹、關節內側壓痛的癥狀,對其進行內側副韌帶張力試驗[3]的結果均為陽性。對這些患者的患肢進行MRI檢查,其膝關節內側的副韌帶均出現斷裂,其均符合進行手術治療的指征。
這些患者入院后,為其均使用Fastin帶線錨釘進行手術治療。具體的手術方法是:對患者進行硬膜外麻醉。在患者的患肢扎上氣囊止血帶,在其膝關節的內側做一個弧形切口,逐層切開此處的皮膚組織,出現瘀血的部位即為副韌帶斷裂的部位。在這些患者中,斷裂的部位為脛骨髁部附著點的患者有10例,為股骨髁部附著點的患者有16例。找到患者副韌帶斷裂的位置后,為其清理附著點處的軟組織,并將其刮成新鮮、粗糙的骨折面。在與骨面垂直的方向鉆入Fastin帶線錨釘(DePuy Mitek螺紋型帶線錨釘),確保錨釘的釘尾埋入患者骨面以下約2mm,并對其附著點進行重建。在此期間,如果感到阻力較大,應為其鉆孔。然后,將錨釘尾部的高強度滌綸編織縫合線收緊,并將其編織在患者患肢膝關節內側的副韌帶里,將其與副韌帶的斷端進行縫合。在進行手術的過程中,發現有9例患者患肢骨附著點的位置出現撕脫性骨折,但其骨折片的體積較小,且不累及關節面,因此無法直接對其進行固定,于是僅將這9例患者的骨折片去除,其余的手術操作與其他患者相同。手術結束后,讓患者的患肢保持屈膝的狀態,屈膝的角度為20°~30°,用石膏對其患肢膝關節以下的部位進行固定處理。在術后的第1天,指導患者進行股四頭肌的功能訓練。在術后的2周,為患者拆線,在術后的4周,為其去除石膏,并指導其進行膝關節主動屈伸訓練及抗阻力屈伸訓練、股四頭肌的力量訓練,根據其病情的恢復情況適當地調整訓練的強度及范圍。
手術結束后,對這些患者均進行9~27個月的隨訪,在隨訪期間,觀察這些患者進行治療的效果。
在進行手術前后,分別使用Lysholm 膝關節評分標準對這些患者患肢膝關節的功能進行評定。該評分標準共包括行走情況、是否需要支撐物、是否出現絞索癥狀、下蹲情況、膝關節的穩定性、疼痛的程度、腫脹的程度及上下樓梯的情況八項內容。得分越高,說明患者患肢膝關節的功能越好。
我們采用SPSS15.0統計學軟件包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用()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進行隨訪的結果顯示,在這26例患者中,有24例患者患肢的膝關節穩定,無壓痛,可以進行正常的生活及工作。有2例患者進行膝關節副韌帶張力試驗的結果為陽性,但其正常的生活及工作均不受影響。對這26例患者進行X片檢查的結果顯示,其均未出現錨釘松動、脫落的情況,其患肢膝關節的間隙對稱。在進行手術前,這些患者Lysholm膝關節的平均評分為(35.5±1.36)分。進行手術后,這些患者Lysholm膝關節的平均評分為 (92.06±4.02)分,明顯高于進行手術前的水平,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表1 這26例患者在進行手術前后其膝關節Lysholm評分的比較(n,分)
研究發現[4],膝關節在進行屈曲、伸直動作的過程中,其內側的副韌帶始終有一部分纖維處于緊張的狀態,以保持其穩定性,使其同側的股骨及脛骨不能相互遠離,從而將其活動度有效地限制在一定的范圍內。由于膝關節內側的副韌帶可以控制脛骨在股骨下方略外的旋位,這使其在膝關節過度旋轉時會出現斷裂。膝關節內側的副韌帶可在任何部位上出現斷裂,其最常見的斷裂部位為股骨或脛骨的附著點[5]。
研究發現,對此病患者膝關節的穩定性進行評估可明確其是否存在進行手術治療的指征。膝關節內側副韌帶出現Ⅲ度斷裂的患者,需要進行手術治療。臨床上對此類患者進行手術治療的方法有很多。對于膝關節內側副韌帶上下止點出現斷裂的患者,臨床上對其進行鉆孔絲線縫合術或“U”形釘固定術。對于膝關節內側副韌帶損傷嚴重、修復后牢固性較差的患者,臨床上在對其患處進行直接縫合的基礎上,利用膝關節附近的軟組織(半腱肌腱、股薄肌腱或闊筋膜等)對其斷裂的副韌帶進行修補,或將其正常的肌腱移位,通過肌肉的拉力來加強其膝關節的穩定性[6]。針對傳統方法存在的固定效果差、創傷性大、需要進行二次手術等缺點,我院使用Fastin錨釘技術為此病患者重建膝關節內側副韌帶的止點,并對其副韌帶進行修復。在本次研究中,有1例因車禍導致膝關節內側副韌帶斷裂的男性患者,該患者的年齡為32歲。該患者入院后,我院使用Fastin帶線錨釘對其進行手術治療。下圖依次為該患者在術前進行MRI檢查的結果及術后進行正位及側位X線攝片的結果。

圖 1

圖 2

圖 3
Fastin帶線錨釘的優點為:患者膝關節內側出現斷裂的副韌帶被錨釘固定在原位,不會改變此處正常的解剖結構,可以有效地恢復此病患者膝關節內側副韌帶的功能。Fastin錨釘的釘尾帶有2根高強度的滌綸線,用其對患者患側的副韌帶進行編織縫合后,可以有效地恢復和增強患者副韌帶的力量,進而為膝內側副韌帶膠原纖維的早期恢復提供充足的時間[7-8]。在使用該技術對此病患者進行手術治療時,應注意以下幾點:①術中應對附著點處的骨面進行處理,清除其骨表面多余的軟組織,將其刮成粗糙的骨面,以便術后韌帶在此處生長、附著。②術中應將錨釘完全擰入骨質中,以確保錨釘的穩固性。③擰入錨釘的部位必須有足夠的骨量[9]。
本次研究的結果證實,用Fastin帶線錨釘治療膝關節內側副韌帶斷裂的效果顯著。此治療方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 張燕,魏煥萍,單云官,等.膝內側副韌帶解剖與臨床研究現狀[J].解剖與臨床,2005,10(2):167-168.
[2] 鐘世鎮.骨科臨床解剖學[M].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878-887.
[3] Lyscholm J, Gillguist J. Evaluation of knee ligament sur gery results with special emphasis on use of a scoring scale [J]. J Sport Med(Am), 1982, 10: 5.
[4] 邱貴興,戴尅戎.骨科手術學[M].第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610.
[5] 周捍東,孫強.膝內側副韌帶損傷治療現狀及進展[J].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 2010,25 (5):572-574.
[6] 創利,葛建飛,田守進,等.帶線錨釘治療膝關節急性韌帶損傷18例臨床分析[J].海南醫學,2010.21(17).78-79.
[7] 張中興,許峰,陳煥詩.帶線錨釘治療膝關節內側副韌帶止點Ⅲ度損傷[J].骨科,2014.5(3).140-142.
[8] Kerinc Hopgoodp,Banks AJ. Delayed repair of the quadric eps using the mitek anchor system: a case report and re view of the literature [J].Knee, 2006, 13(2): 161.
[9] 田健,范存義,蔡培華,等.縫線錨釘修復腱性組織止點區斷裂傷的失效原因分析[J].中華創傷骨科雜志,2010,12(9):842-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