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凌啟

《憐香伴》自2015年1月創排以來,得到了各地觀眾的熱議及好評。李漁的原作表現了同性之間的愛情,但在浙話創作的這部戲中,用一種唯美的方式,來表現出人類情感中純真的一面。日前,浙話《憐香伴》的主創人員與上海的專家,共同就這樣一部昆曲話劇進行了研討,上海戲劇專家對該劇的主題思想、藝術形式、演員表演、舞臺美術等方面給予了肯定,并對該劇未來發展方向提出了更高的期許。
昆曲話劇,先鋒、時尚
昆曲話劇《憐香伴》以清初劇作家李漁的作品《憐香伴》為創作藍本,從400年前的揚州、60多年前的上海到當代的臺北,編劇用400年的時間跨度和三個特定的城市描繪了崔箋云和曹語花兩位女性相遇、相知、相守,生生死死,至死不渝的情感,并用昆曲貫穿全劇。《憐香伴》導演李伯男介紹說,面對中國話劇民族化問題與中國戲曲現代化問題,我們希望這個戲能夠把寫實與寫意兩種美學原則兼容,實現再現美學與表現美學兩種美學傾向的平衡,因此無論在導表演的追求當中,還是在演員舞臺呈現的落腳點上,我們都有自己的美學定位。所謂昆曲話劇,是對昆曲故事母體的一種當代解構和重構。它是一個話劇故事,中間又有昆曲藝術元素的介入。李伯男導演希望借此把傳統文化中最精粹的東西和最當代的表現結合起來。該劇的藝術顧問汪世瑜先生多次親到排練場對演員身段、臺詞、內外部表達進行指導與訓練,演員在傳統斯氏體系表演當中,融入了中國戲曲傳統美學的實踐。
“這是一出先鋒探索性的時尚戲劇。”上海的專家們認為,話劇《憐香伴》,將中國傳統美學與現實主義傳統做了有機的結合,體現了一種雅致,不低俗的風格,分寸感把握得好,而浙話在這部戲中的探索性努力,也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今話劇舞臺上,外在探索的多,而探索藝術精神的少。話劇《憐香伴》在題材上探索人類特殊情感中的小眾情感,寫的是情,在形式上探索寫意與寫實、表演與表現、詩詞與白話、古典與現代、昆曲與話劇的融合,非常大膽,有創新。專家們認為,傳播中華傳統美學精神,發掘和光大它的當代價值,話劇是責無旁貸的。浙話的《憐香伴》用昆曲來貫穿三個階段,把話劇的內心獨白、昆曲的背躬背白相結合,中西方文化不斷融匯、嫁接,具有自己的特色。
人性之美,哲學思考
李漁的《憐香伴》描寫的是女性同性戀,反映的是六百年前社會的現實。而浙話的《憐香伴》不是以此為著重點,出品方希望在這個戲中,觀眾能感覺到真情的可貴,從中看到美好的東西。研討會上,專家們認為,在這部戲中,人與人之間的這種“不是愛情,勝似愛情”的情感,已經遠遠超越了情欲,達到了一種精神升華的境界,是屬于柏拉圖式的感情,而這種感情在生活里是客觀存在的,是真實的,這也是人性的一種表現。對于這種感情的呈現是先鋒實驗的,是話劇該承擔的任務。浙話在這部戲里的實踐令人欽佩,他們的努力也很有內涵,很有深度。現在生活化的戲多,這種描繪帶有浪漫主義色彩的柏拉圖式精神戀愛的戲少,舞臺上需要這種題材,觀眾也喜歡這種情義。
這部戲同時也引發了專家和觀眾的思考,這種“意在言外,點到為止”的微妙情緒表達,啟發人們關注自己的感情。人類對外部世界的了解已經夠多的了,對于我們頭腦里面理性的、感性的東西確實是所知甚少,要發現它們,要愛惜它們,要珍重它們,因為它們最脆弱,最容易被別人和自己所否定。
真摯自然的表演風格
在《憐香伴》中,崔箋云和曹語花的扮演者是浙話青年演員蔣寧與高偉偉,她們演了三個不同時代的不同角色,從古裝、中裝到現代,這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專家們認為,二位年輕的演員成功地完成了演出任務。舞臺上,她們的表現得體、稱職,表演真摯、本色、自然,很雅很美。其中蔣寧在扮演崔箋云這個人物時候,把人物更加復雜的心理狀態表現了出來,不僅把男性化的女同演出來了,而且演得很干凈。蔣寧畢業于上海師范大學謝晉影視藝術學院,在舞臺上已經磨煉了8年時間,她平時對自己要求很嚴格,認真對待每一個角色,做好案頭的角色自傳,對角色把握比較準確,在舞臺上很老練,非常棒。因此在本劇中,兩位演員人物刻畫有個性,把握的分寸好,內心節奏準確,表演比較成熟,演出是成功的。同時,浙話一級演員、藝術總監宋迎秋在劇中扮演雨花庵主持靜觀師太,一級演員陳芊在劇中扮演齊媽,給專家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們認為,浙話的臺柱老演員在劇中擔任配角,老演員甘當綠葉扶持新演員,角色塑造上比較成功,很加分,也體現了浙話的團隊精神。
簡潔干練的舞臺美術
三個時空,400年的跨度,不僅給演員的表演提出了挑戰,也給舞臺美術部門提出了要求。如何快速在舞臺空間里表現跨越很大的三個不同時空,舞臺設計使用了兩個不同方向的斜框放在舞臺上,一前一后,配之以飄渺朦朧的紗幕,投影畫面隨時代變遷而變化。專家們認為,本劇舞臺美術斜框的使用充分利用了戲劇的假定性,簡潔寫意,在三個不同的時空里體現劇中人生活的動蕩的環境及扭曲的心靈。第一場崔曹二人晚上相思,僅有兩張椅子、兩束光,說盡相思;第二場時一張麻將桌,用打牌人幾句簡單的對話,反映了時代與人物關系,簡潔寫意。
在上海的研討交流會上,浙話總經理王文龍向上海專家表示,研討活動后,《憐香伴》會進一步打磨加工,進行修改提高,接下來該劇于12月參加李漁故鄉蘭溪舉辦的李漁藝術節和浙話新春話劇節演出,明年還將應邀赴臺灣參加浙江文化藝術周活動,赴德國參加法蘭克福文化藝術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