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學森
·中醫中藥·
銀杏達莫注射液對急性腦梗死患者炎癥因子的影響
柴學森
目的探索銀杏達莫注射液對急性腦梗死患者白細胞介素8(IL-8)及腫瘤壞死因子α (TNF-α)水平的影響。方法108例急性腦梗死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54例。對照組給予常規基礎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銀杏達莫注射液,20ml/次,靜脈滴注,2次/d,療程為14 d。分別于治療前、治療后2周抽取靜脈血,觀察患者TNF-α、IL-8指標變化以及臨床療效。結果治療后觀察組總有效率85.2%高于對照組68.5%,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兩組TNF-α水平、IL-8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TNF-α水平、IL-8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TNF-α水平、IL-8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組間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急性腦梗死患者采用銀杏達莫注射液治療,能夠改善患者臨床療效,可能與降低血清炎癥因子水平有關。
銀杏達莫注射液;急性腦梗死;白細胞介素8;腫瘤壞死因子α
中醫稱急性腦梗死為中風,中醫臨床認為血瘀是腦梗死的基本病機[1]。銀杏達莫注射液是一種以擴張血管和保護缺血腦組織的中藥復方制劑,在臨床心腦血管疾病治療中應用能夠調節炎性細胞因子的產生,抑制炎癥反應[2],進而調節缺血機制,促進患者康復。本次選取本院2014年11月~ 2015年10月收治的108例急性腦梗死患者隨機分為兩組進行對比研究,分析銀杏達莫注射液的有效機制,總結臨床療效,具體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4年1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08例急性腦梗死患者,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54例。對照組中男32例,女22例;年齡39~72歲,平均年齡(57.0±6.4)歲;其中伴有高脂血癥23例,糖尿病8例,冠心病5例,高血壓13例。觀察組中男33例,女21例;年齡40~72歲,平均年齡(58.0±5.4)歲;其中伴有高脂血癥22例,糖尿病9例,冠心病5例,高血壓12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及合并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所有患者均由核磁共振成像(MRI)或頭顱CT檢查證實為腦梗死。②在發病72 h內入院。③入院時病情穩定,意識清醒。④所有患者及家屬對實驗均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心肝腎功能障礙的患者。②妊娠或哺乳期的女性。③有其他腫瘤及免疫系統疾病患者。
1.3 方法 對照組均給予降糖、擴充血管、保護腦細胞、降壓、降脂、抗血小板、抗腦水腫等對癥支持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銀杏達莫注射液(貴州益佰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52020032),20ml/次,加入0.9%氯化鈉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靜脈滴注,2次/d,療程為14 d。所有患者在治療前及治療后2周時,于清晨空腹采血3ml,血清TNF-α、IL-8水平測定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ELISA),試劑盒均由上海酶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嚴格按照說明書操作。
1.4 療效評定標準 治愈:患者肌力Ⅱ~Ⅳ級、語言通順、神志清、獨立行走、生活自理;顯效:患側肌力提高2級以上,生活部分自理,語言能力得到明顯的改善;有效:患者的肢體靈活性、語言得到一定改善,但仍存在障礙;無效:體征、癥狀無改善甚至加重死亡。總有效率=(治愈+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5.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治愈15例,顯效20例,有效11例,無效8例,總有效率為85.2%;對照組治愈8例,顯效16例,有效13例,無效17例,總有效率為68.5%,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216,P<0.05)。
2.2 兩組治療前后TNF-α水平比較 治療前觀察組TNF-α水平為(17.76±3.88)mg/L,對照組TNF-α水平為(18.28±3.63)mg/L,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719,P>0.05)。治療后,觀察組TNF-α水平為(10.56±3.72)mg/L,對照組TNF-α水平為(12.91±4.20)mg/L,治療后兩組TNF-α水平均顯著下降,且觀察組TNF-α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3.078,P<0.05)。
2.3 兩組治療前后IL-8水平比較 治療前觀察組IL-8水平為(40.02±17.42)μg/L,對照組IL-8水平為(39.82±16.18)μg/L,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062,P>0.05)。治療后,觀察組IL-8水平為(25.52±6.66)μg/L,對照組IL-8水平為(28.58±7.89)μg/L,治療后兩組IL-8水平均顯著下降,且觀察組IL-8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2.178,P<0.05)。
急性腦梗死是臨床常見病之一,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其急性期的治療效果決定患者的預后,主要的臨床主癥為口眼歪斜、偏癱、神時昏蒙。中醫認為本病的主要發病機制是心肝脾腎失調、神明失養、血瘀痰凝、風痰瘀血阻滯腦絡[3]。很多研究顯示,炎癥反應是腦梗死的危險因素[4],TNF-α可以啟動炎癥反應,誘導IL-8產生;IL-8又可對TNF-α進行負反饋調節,導致腦梗死范圍擴展。
銀杏達莫注射液主要成分為銀杏內酯、白果內酯及銀杏黃酮苷及雙嘧達莫,是銀杏葉的提取物。銀杏黃酮苷能擴張腦血管,促進腦血液循環,改善和保護腦細胞[5,6];抗血小板凝集,防止血栓形成;白果內酯和銀杏內酯是天然的血小板活化因子的拮抗劑。直接影響了腦梗死的發生及發展。本文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總有效率85.2%高于對照組68.5%,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兩組TNF-α水平、IL-8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TNF-α水平、IL-8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TNF-α水平、IL-8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組間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急性腦梗死患者采用銀杏達莫注射液治療,能夠改善患者臨床療效,可能與降低血清炎癥因子水平有關。
[1]安鑫,張連運,苑奇志,等.缺血性中風病的中醫理論研究概況.光明中醫,2016,31(8):1205-1206.
[2]徐偉鋒.急性腦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脂蛋白(a)和超敏C反應蛋白檢測的臨床意義.浙江中西醫結合雜志,2014,24(9): 790-791.
[3]張慧.銀杏達莫注射液治療急性腦梗死32例.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3,8(10):21-22.
[4]朱友江,朱海波.急性腦梗死患者血清 IL-8、TNF-α、hs-CRP 的動態監測及臨床意義.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5,36(13): 1868-1869.
[5]吳小兵,孫建華.銀杏達莫注射液對急性腦梗死患者臨床療效及炎性指標影響.中國現代醫生,2011,49(3):15-16.
[6]梁丹,陳嘉升,廖日房.銀杏達莫注射液對急性腦梗死患者腦血流及血清炎性細胞因子水平的影響.今日健康,2016,15(2): 51-5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24.115
2016-11-23]
113008 撫順市中醫院神經內科